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651-4¶ (自动笺注)
玄奘三藏師資叢書卷下
日本(佐伯定中野達慧)共編
*No.1651-4
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并序)
朝散大夫撿挍太子左庶子使持節
州諸軍事金州㓨史御史中丞
車都尉賜紫金魚袋李宏慶
安國寺內供奉講論大德建初
公元682年
吏部李侍郎又碣文法師
以皇唐永淳元年
壬寅日
卒於慈恩寺翻譯院。
有生五十一歲也。
十日
陪葬樊川元奘法師塔。
起塔焉。
塔有院。
公元683年
二年二月五日
異時門人安國寺三教大德賜紫
法師美林。
先師舊塔摧𡉏。
遂唱其首。
率東西街
右者
奏發舊塔。
起新塔。
功未半而疾作
會其徒千
人。
盡出常所服玩
向來箕斂金帛
高足僧令撿。
公元684年
俾卒其事。
明年七月十三日
令撿奉行師言
啟其故
公元685年
塔。
得全軀。
西國法。
焚而瘞之。
其上起塔焉。
明年
公元684年
十月
行狀
宏慶撰其銘。
熟聞師之本末
不能
牢讓
師姓尉遲
諱基
字[序-予+(朝諱)]道。
其先朔州人
累世以功
名。
爵祿
先考都督
伯父鄂國公
國初有大
勳力
[序-予+(朝諱)]道身長六尺五寸
敏悟
屬文
尤善於句
讀。
凡經史皆一覧無遺
三藏法師[序-予+(朝諱)]奘者。
多聞第一
見[序-予+(朝諱)]道。
頗加竦敬曰。
若得斯人
傳授釋教
流行
竭矣。
因請於鄂公
鄂公感其言奏報
天子許之。
年一十七。
既脫儒服
披緇衣。
伏膺奘公
未幾冰寒
於水矣。
師先儒學詞藻
詔講譯佛經論卅餘
部。
草疏義一百本。
大行於時
謂之慈恩疏。
餘崇
佛像
日持經戒。
光感應者。
不可勝數
嗟乎[序-予+(朝諱)]道。
家世朔漠
宜以茹毛
飲血鬪爭
煞戮背義
妄信為
事。
今慕浮屠教。
苦節希聖
深入其奧。
與夫鄂公
佐聖
立國
成身退。
出于其類。
一代賢人
實稟氣習
俗。
不能染也明矣。
退為銘曰。
佳城之南兮面南山
 [序-予+(朝諱)]奘法師兮葬其閒
 基公既歿兮陪其後
 甲子一百兮四十九
 碣文移入兮本寺中
 曇景取信田舍翁
 義林高足兮曰令撿
 親承師言精誠
 試具畚鍤兮發[序-予+(朝諱)]堂
 全身不朽兮滿異香
 銘誌分明兮是[序-予+(朝諱)]道
 齒白骨鮮兮無銷耗
 瑞雲甘雨兮晝濛濛
 神祇悉窣兮羅壽宮
 依教茶毗兮得舍利
 金瓶盛之兮埋厚地
 建塔其上兮高巍巍
 銘勒貞石無媿辭
 深谷為岸兮田為瀛
 此道寂然兮感則靈」
*No.1651-5
大唐大慈恩寺法師基公碑
朝請大夫撿校史部侍郎李又撰
東郡寺主沙門正演書
法師諱基
字洪道
姓尉遲氏
代郡人也。
其先魏之別
部。
家代以將師為雄。
大父懿常寧公。
伯父敬德鄂國
公王
宗松洲都督
咸有勳烈
之國史。
法師植微
妙之玄根
靈祇之秀液。
胎而神應
金杵之祥。
則殊表。
得殊輪之相。
岐嶷見於能言
精微徵於始學。
在家壟。
首習儒經
一覧心傳
耳蹔聞而口諷。
性與道合
思若有神
其時玄弉法師
像教侵微
佛滅之久。
先遊天竺
大俘真記。
訓譯屬授。
必待其人。
以師天假至聰
入深慧。
鍾鼓[手-于+ㄎ]宮而聞外。
桃李
言而自蹊。
乃請於鄂國
以為弟子
方託以金牒
言。
傳其玉箱之莪。
遂特降恩旨。
捨家從釋。
又別奉明
制。
操筆賦詞。
支郎之在俗。
信安隻之得聖。
真乘
化城
妙簡增其潤色
飜授巳畢。
聲花遂尊。
乃化代
朦。
修法義。
所造二諦唯識等章。
法華瑜伽等疏。
一百餘部。
中自原
外薄瀛壖
聿來周受。
取為准的
有善說之妙。
必造於微。
其明也日月掛於心臺
迅也風霜落於談柄
將鴦掘魔不能為智。
鵬耆舍無
所施辨。
豈唯直比山濤能摧庾高而巳。
加以又持五
行之禁。
握利釰而無傷
六法之檀。
得意珠而不守
嚴戒真施。
進力行。
常月彌勒一軀
日誦菩薩
一遍
願生兜率
求其志也。
又有通神之應。
然可
觀。
曾於代郡五臺山。
造玉石文殊像。
金字般若經
有神瑞雲
嬰拂臺宇。
燭燿函笥。
無至靈。
則何
公元683年
臻此。
能事巳畢。
示化於几。
永淳二年歲次壬午
一月庚寅朔十三日壬寅
終於京兆大慈恩寺飜經
院之小房
以其年十二日四日
於此地。
所以
弉公也。
弉公釋門宗匠
皇代名德
應天神龍皇帝
緇徒
弉公弟子
與師同學
神龍啟運
躍飛天。
湹洛舊京
歷樊壯而悲陳迹
[序-予+(保禾)]弉公而加廟侍。
惟法師詣門人。
有利上人者。
師之神足
宿植賢
果。
保遊秘藏
勝理盡該。
精行無缼。
我師之學。
膺闕
𨓍之問。
入談舟扆。
風範而如存。
出奉翠華
郊壟而
增惻。
歲月之淪𧵍意[幸*寸]樹之遷訛
乃纂其休音。
銘茲石。
其辭曰。
淳源
 澆風
 有大力
 拔迷方
 破煩惱
 庇清凉
 唯我師
 受佛記
 譯仁典
 增法事
 為妙藥
 解狂醉
 得四淨
 遁六難
 一切法
 無想
 示有死
 入泥洹
 聖人
 萬物
 乘天言
 臨下土
 信蘭菊
 榮終古
(案。
年代并和曆錄壬午永淳元年
文云
永淳二年歲次壬午者。
是可誤也。
唐永淳元年
公元415年
當倭天武天皇即位十一年壬午也。
言天武天皇
公元682年
者。
淨原天皇也。
自基滅度永淳元年歲次壬午
公元548年
延曆七年歲次。
戊辰合一百七年也。
釋善殊記)。
*No.1651-6
大慈恩寺大乘沙門主大師
姓蔚遲。
諱基。
字洪道
鄂公敬德之姪。
衛公敬宗之子
幼年慕道
三藏大師出家
疏造百本
五天梵語皆通。
俗年
公元683年
五十有三。
至永淳二年歲次壬午十一月庚寅朔
十三日壬寅
終于京兆大慈思寺翻經院矣。
唐朝太宗皇帝御製讚曰。
「巨哉哲仁
 逈然出群
 疏造百本
 才過萬人
 妙閑性相
 理契天親
 口飜四辯
 詞發大雲
 昂昂藏藏
 法中之王
 面舒滿月
 雙眸電光
 昏衢麗日
 若海津
 聊申讚謨
 孰能寅揚」
公元984年
時太宗太平興國九年八月十七日
東京梁苑
左衛大相國寺釋迦文院寫得。
扶桑巡禮五臺
沙門算題記。
*No.1651-7
大唐大慈恩寺大師𦘕讚
特進門下侍郎鎮西員外都督江滿昌
慈恩大師尉遲
 諱大乘長安人
 族貴五陵三輔
 鄂公敬德是其親
 智勇冠世衛霍
 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師稱大聖
 生立碑文絲綸
 羯羅藍位多正夢
 漠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神珠寶杵
 託干胎中吉兆頻
 身相圓滿誕育
 肜雲成盖覆菓脣
 眼浮紫電夏天
 面駐素娥秋夜
 少少之時早拔萃
 齠齔之間含慈惇
 依止三藏性相
 三千徒裏絕等倫
 七十達者賢聖
 就中大師深入
 亞聖具體顏子
 窮源盡性同大鉤
 三性五重唯識
 愽涉學海要津
 百部䟽主五明
 著述以來誰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
 皆有證據永因循
 伯牙響琴徒秘典
 卞和玉獨霑巾
 論鼓一振疑關破
 他宗望風自委塵
 對龍象眾能降伏
 昇師子座嚬伸
 每月必造慈氏
 一生偏慕兜率
 每日必誦菩薩戒
 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時高樓秋燈
 有人窺見逡巡
 大光普照觀自在
 金手染翰顯其真
 不圖土化等覺
 開甘露門兆民
 自書般若何所
 清凉山五臺
 瑞光赫赫慶雲
 文殊現示宿因
 遊愽陵原製玄贊
 法華賾旨傳遠賓
 當寶塔品人有夢
 諸佛證明遍照
 二十八字一挑句
 文章微婉獲麟
 傳導大師以此
 千佛滅度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
 齒牙煥炳光曜
 咫尺龍顏鳳詔
 出入金殿陪紫震
 天不與善化緣盡
 歲五十三俄巳泯
公元683年
 永淳二年十一月
 仲旬三日忌辰
 先師側行祔禮
 風悲雲愁松筠
 本願不回彌勒
 生第四天步華
 名垂萬古五竺
 玄蹤雖多盡難陳」
*No.1651-8
心經幽贊序(苗神容製)
云。
大乘基法師
三藏法師
入室也。
俗姓遲氏
地開隻服。
家藏祝光之勳。
庭列
鍾。
門啟[這-言+(厂@若)]𡱝之貴。
法師始自參玄之歲。
即厭持梁。
志學之年。
俄隨法侶
辭[((└*且句-口+匕))*(白-日+片)]。
門而趍宴坐
禪袍
習經行。
含梵干之前風。
禪門首席
雪峯
節澄
澹乎無繫
悠然獨往
智涵定水
業峻𡺸山。
無遺登心記。
海激雷奔之迅。
遠挹驚談。
崩雲屑雨
之奇。
高推逸辨。
澄什而多裕。
越生肇而餘閑。
囑累
之義攸歸。
授記之期斯得。
既而聲雄朝野
被參墟。
禪枝高柳之都。
智釰含寶符之氣。
下無伏鬼。
競同
懷璽之勤。
斜距飛狐
爭類欵聞之學。
代郡清凉之[阜-(白-日)+大]。
道契文殊
樓煩賈氏之廛。
神交惠遠
下官謬因
驅馹。
爰踐六飛之地。
勸預人倫
欣聽一音之說。
寫瓶
非喻。
傾河莫擬。
金聲遠絕
浮學海而無涯
玉吻徐開。
注詞江而不竭
法師見[弟*令]心戰
用拯迷途
悲其常𥧌
之昏。
錫以司方之授。
遂因慈誘
示高文。
釋般若
心經
名為幽贊
其道備其詞遠。
為趣也深。
為文也約。
片言必善。
三界高驤
一字無刊
六塵而秀。
上窮
盡性
山鳴鷲嶽巔。
藏往知來
氷釋獲池之際欲詮
其事。
見推為序春言多幸
雖承四句之恩。
瞻我勞生
何𦱳一塵之墨。
然則音可述懷
信授而斯行。
幽偈
方宣。
大雄而演頌。
敢因如是
爰磬我聞。
俾夫庶類
開曚。
玄門適道
群生鑿竅
正法歸真
以看
千篇
之如左。
*No.1651-9
唐故白馬寺翻譯惠沼神塔碑(并序)
㓨史李邕
觀夫譯悲智者。
了義不證。
真實者。
匪悟見不傳
是故法雨一句
心田沃土
覺□□□照身林之
大根
所以感攝雲來
白麋至。
方丈之至。
天若人。
微妙之音。
至矣備矣
允茲在茲。
和上諱玄
字惠沼
姓劉氏
彭城人也。
曾祖秦隨音州北海縣
因家住
淄川
誕育不辰
慈愛云□□□黃衣
挹鞠于外家
餘。
又以黃被覆
歸本宅。
能言乃曰。
往來法。
有黃
者何也。
驚異之。
五歲繼親喪。
悲慟過禮
識者
至性所致
秊十有二。
即求出俗
十有五。
睿宗
誕。
有制度□□入道
甞讀金光明經
雙見王子救虎。
尸毗代鴿。
悅然有捨身之志。
遂赴山巖
交親權途僶
俛旋𥰼秊秊廿。
下問要言
愽通經藏
講法般若
涅槃等經。
皆智發宿報。
緣通前佛
廿□□圖華。
草繫
之時。
人我俱去。
浮囊之際。
□□兩忘
夢吐地身。
便登
公元672年
山頂
智者謂云。
五欲之毒。
萬法之高。
咸亨三年
服膺安基二師
福智七德
其解其空也。
既證我
聞。
其問□□也。
更即汝說。
慈雲觸石
少陰滿空
德□□瓶。
乃一瓦而容海。
因號山東一遍照
瑳切
法花無垢金剛般若上下瑜伽雜集唯識因明
俱舍。
大小幽旨
見道義。
交激累曰。
述作萬言
因見
道章
二師歎曰。
法門後進
一人也。
何□□而云惠
照耶。
後行化諸郡。
敷演群經
氷釋蟄戶啟明
雷作
而為芽花出
檀園遶。
咨稟萌奔者。
不可勝計
諺曰。
河南照天下。
自此傳授
廿餘年。
又撰能斷般若
光明盂蘭盆溫室等經疏惠日了義燈等凡六
十卷
翻經律論等三百餘軸。
盛行於代。
至若上作
漸門。
所以內外律。
定慧復得。
所以超修捨[*車]思猶
笙簧法音
沐浴智海。
地遷於九。
義念於三。
花□□駢
闐。
讚揚翕習
自下國。
終聞上京
首上四朝
綿曠一
紀。
且驛徵者三。
謁詔講者兩。
開恩補綱。
大德者六
員。
勅翻積經論者四。
結壇降雨者。
一日入內
坐夏
也。
如霧□□然飛。
依人而表。
子惠沖微惠勝說耶
含朏惠日福琳無著法山惠融龍興寺上座惠祥
微寺惠光大雲寺惠燈法通徒藏惠明正等惠嵩
法濟寺惠仙等。
住持五部
至圓曾性。
□習群經
至明
曒日
荷生之心滅不滅之因。
是用追恩遶贊述
乎。
生前之右。
匪獨衡山
歿後之。
豈伊廬岳
其詞曰。
安住上首
 和合真僧
 高步十力
 是入一乘
 法界若海
 碩行如陵
 灯傳自覺
 夢叶明微(其一)
 堅守律儀
 愽聞經藏
 照宣貝葉
 啟明金杖
 雖有情業
 義道無量
 八部往還
 四生回向(其二)
 累朝情遇
 一時敷演
 誘進州邑
 弘翻宣輦
 大德恩
 三綱詔選
 齊纏感夜
 留流□□(其三)
 興言弟子
 落妖有因
 天聞聖德
 物陽春
 卿中七輩
 殿上三人
 鑽智慧火
 熱煩惱薪(其四)
 垂蓮表祥
 特花告玄
 訓導十方
 四句職比
 即緣生
 定水不流
 覺燈長曙(其五)
 靈櫬反葬
 佛子祖行
 幡花撲地
 齊祭傾城
 晴景雪下
 虗空鐘鳴
 黃霰慘送
 素鶴歡迎
 信諸天
 有感尊宣
 三世之無情(其五)」
公元714年
(沼法師
開元二年歲次甲寅十二月十七日滅度
其甲寅
至于延曆七年歲次戊辰
合七十五年。
開元
公元825年
二年甲寅當日
本世之元天皇即位和銅七年
寅也。
追得碑文釋善珠之)。
公元728年
(奈良珍襲上經真蹟幸得借之。
當溜
州會之法筵
更寫之了)。
公元1905年
(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末學定胤)
*No.1651-10
大周西明寺大德圓測法師佛舍
利塔銘(并序)
貢士宋復撰并書
法師諱文雅
字圓測
羅國王之孫也。
三歲出家
請業
初於常辯二法師聽論。
天聦警越。
雖數千萬
言。
一歷其耳。
不忘於心。
正觀中大宗文皇帝
度為僧。
住京元法寺
乃覧毗曇成實俱舍婆娑等論。
古今章疏
無不閑曉
名聲藹著三藏法師奘公
天竺將還法師預夢。
婆羅門授果滿懷
其所
勝因夙會。
奘公一見
契合莫造。
即命瑜伽
唯識等論。
兼所翻大小經論
皎若生知
被召
西明寺大德
成唯識論十卷
解深蜜經疏十
卷。
王經三卷
金剛般若
所緣論。
般若心經
義經等疏。
羽翼祕典
耳目時人
所以贊佐奘公
使佛法東流
大興無窮之教者也法師樂山水。
往依終南山雲際寺
又去寺三十餘里。
閴居一所
八年
西明寺僧徒邀屈還寺。
成唯識論
時有中
天竺三藏地婆訶羅
至京奉
勅。
簡召大德五人
令與譯蜜嚴等經法師即居其
首。
後又召入東都講。
譯新華嚴經
卷軸未終。
遷化
公元696年
授記寺。
萬歲通天元年七月二十二日也。
春秋
八十有四
其月二十五日
燔於龍門香山寺北谷
便立白塔
京學徒。
西明寺主慈善法師
大薦福寺
德勝莊法師等。
當時巳患禮奉無依
遂於香山
所。
分骸一節
盛以寶函石槨
別葬於終南山豐德寺
東嶺上法師甞昔往游之地。
墓上起塔
塔基內安
舍利四十九粒。
今其路幾不通矣。
峭壁嶄絕
林鬱
閉。
險僻藏疾
人跡罕到。
埋光蔽德。
徒有歲年
孰知
仰。
由是同州龍興寺王院越法師
勤成志願
公元1115年
   大宋政和五年四月八日
就豐德分供養
并諸佛舍利
又葬於興教寺奘公塔之左。
創起新
塔。
規範基公之塔。
一體無異
并基公之塔。
即舊而新
之。
金輪寶鐸
層構雙聳。
矗如幻成。
其下各環以廣廡。
神像崇邃
左右以祔奘公焉。
俾至者景慕起信
何時而巳也。
及於塔之前
創修獻殿六楹落成
贊之日。
不暇求能成文者。
丐余直序其事繫之以銘。
銘曰。
貝葉西來兮其功大
 教流中區兮斯永賴
 法匠有憑兮誠際會
 香山迢遙兮悶幽宮
 豐德峻阻兮藏靈蹤
 後人依歸兮何適從
 有越作緣神助
 雙塔屹立兮基是式
 以祔奘公兮豈窮極
 終南相高兮峻倚天
 盛德巍然兮銘石鐫
 來者瞻仰兮千萬年」
玄奘三藏師資叢書卷下(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