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碑¶ (自动笺注)
宋文憲公護法卷第四皇金華宋濂雲棲祩宏輯虞山謙益
*碑
**重興太平萬壽禪寺碑銘
公元1374年
洪武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呈帝御武樓下中書
丞相胡公惟庸百官晚朝上詔曰太平府萬壽
禪寺復還浮屠氏彼道者流當自造玄妙觀居之
先是有詔江東州縣各留寺觀一區以聚道釋
之眾餘皆罷斥寺適在所斥之數玄妙觀道士以觀
卑陋而寺之室宇尚虛擅假之以為棲止地越
公元1377年
十年皇上知之故特有是詔于是緇流咸集手
香華望闕遙拜以謝寵恩既退復相與言曰
寺即吳之化城當吳之時佛法雖至中國大江
南則無有赤烏中康居沙門僧會實來祈獲釋迦
文佛真身舍利始創三寺其二即金陵保寧海鹽
金粟其一即今寺也在郡治西北若干步及宋武
帝築凌歊臺黃山嘗遶寺中立為二十八子院度
一千人寺益增重由唐以來尤多名僧其清升者
舍利塔戒壇風亭李太白季父陽冰來游
賦詩亭中有升公湖上燦然有辨才之句縣
李玄新造銅鐘白又為作一時高風雅韻固巳
照映古今宋景德間敕改化城萬壽安撫使
張安國書其門額自時厥後明悟大師新來為住
當世名士楊次公郭功父皆與萬新游其倡酬
之詩至今人能誦之元祐初僧文躍進聖德六首
公元1129年
朝論嘉之奏錫紫衣師建炎三年寺燬于金兵紹
興某年郡守郭偉因築州城移寺于武雄營其地去
郡治之東若干步重搆之功則慈濟大師蘊文也繼
公元1165年
蘊文而主寺事者乾道元年法清併子院為二十
而去其八寶祐某年則妙淨修放生池石架梁干
公元1297年
上元大德元年善才創外三門及重閣五楹
公元1329年
嚴奉一大藏天曆二年則喜聖建大雄調御之殿
公元1344年
重紀至正四年宗明大鴻鍾而覆以岑樓惟茲
蘭若自吳至今巳歷一千二百有餘歲名人輩出後
經營一朝夕矧又遭逢有道之朝尊崇像教使
既廢而復興吾儕敢不竭力上承德意寺舊以甲乙
相傳子院尚存一十有八盍若合為一更十方
剎請高行僧主之言巳眾僧翕然同辭白于當塗
縣曰百福山海智公廣慈圓悟大師曇芳忠公
得法上首踐履無愧古人願使居之縣言之府府
上之儀曹儀曹達于中書得報下如所請海岩既蒞
勇于有為既葺調御殿重飾佛菩薩法天王
像又建圓悟九楹間改子院殿堂水陸梵變修
內外三門周垣三百六十餘文用功歲月則自
公元1347年
七年之冬以至十年海岩以成之為不易
命道證玅期來徵予記予以年耄辭而天界大禪師
泐公及虛白公力為之請乃作而言曰世降道微
斯民難治頑嚚狡狂日接踵而生非西方聖人
演為果報之說豈易懾其非心柳子厚所謂陰翊
王度者是巳歷代帝王敬恭匪懈聖世為尤
以此也況萬壽一郡之首剎海與其徒殫志
畢慮唯恐有廢墜又援荊國王文公蔣山故事合諸
子院而為一亦可謂之賢矣雖然有成有壞世間相
毗盧樓閣不離世間不即世間斯得萬劫長存
善學佛者又當于此求之銘曰。
像法東流達于真丹赫兮焞焞如日行天大江之南何獨不照神師實求敷其化導精誠上通籲之益堅設利忽降有聲鏗然啟大伽藍如鼎斯峙茲惟化城
 皇明照燭洞見毫髮
 詔下九天還其故物龍象駿奔有嘆有吁自非
 帝力奚能致斯乃鳩乃功乃萃乃積精一心承休德夷者崇之[乳-孚+黑]者飾之缺者完之什者植之棟宇翬飛舟彠藻麗兜率天宮移人世有鍾鍠鍠有鼓龐龐說法于堂其聲孔揚其聲孔揚黑白聳聽結習皆空各正性命惟皇御曆手執金輪與佛同仁覆燾無垠太史造銘贊揚
 帝德鑱諸堅玟昭示無極
**句容奉聖禪寺興造碑銘
句容縣之東四十五里有地曰白土邍陸衍迤
蒼潤鬱岡虎耳良常諸山屹立東西聯輝分彩
神秀之所融會奉聖禪寺宅焉按金塔寺記初
永定梁武帝時有大桑門寶亮主之帝方尊崇
乘聞精通義學命撰涅槃經疏參訂辨博允契朱
佛甚深微玅之旨寺因籍之增重與諸大剎爭雄
兵燹縱橫寺日隳廢偽吳楊氏據有金陵檢校
僕射許褒遵厥父司空雍之命新作之割腴田在句
丹徒若干畝以飯浮屠夫人景氏猶以為未足
復施句容若干埤益宣城比丘曰義爽曰廷
規行峻潔僕射具疏延居寺中蓋大和年間也至
宋大中祥符初始賜今額沿于宋季又復摧敝弗支
群僧皆風雨散去丹徒之田亦為閭右民施茂等所
元至元中住持平山坦公不憚四千里之遠北訴
中書文江總攝且命下其符于鎮江凡歷七
載之久殫三往返之勤侵疆平山遷化滅庵受
公元1342年
公繼之後雖數易其主而未遑設施至正二年癸未
岩禪師往補其處當屢廢之餘室如縣罄積逋
未庚者踰五千緡笑晝夜不自寧議鬻不毛之山
以償敝衣縮食孜孜興建為務不四三春秋
于倉帛溢于囊乃剪歲荒乃闢靈場乃樹棟梁九年
公元1350年
巳丑釋迦寶殿明年庚寅摶土塑佛菩薩大弟
護法神諸像環以大阿羅漢慈容穆如几座香
華嚴如式未幾三解脫門又成右設涅槃
居以處有僧伽左建僕射父子祠而他施者附之
公元1351年
明年辛卯演法之堂又成名之曰正法眼三月
棲禪之室又成名之曰清淨覺海且拓其術徑別築
小山以為喉衿通名曰定林山西廡及眾寮次第
而就又四年乙未像四天王神于山門繚以周垣
袤三百餘堵委蛇縵迴如雲橫阜截防限遂嚴又明
年丙申禪師保寧懷楚公南宗定公先後而
至皆刻厲有為益其土田當是時大建都江左
浙右猶未盡平寺當毗陵京口之衝騎步之兵爨
息者旁午睹其宏敞嚴飭戟手相戒不可犯洪武二
公元1370年
庚戌仲綸公來司寺事病東廡未稱也撤其
故腐易以新堅而規制于是乎大備殿以間計者凡
三室與門如殿之數堂如門之數而溢其二兩廡如
堂之數而加以七倍其懸鍾之樓則仍其舊焉仲綸
潛心內行四眾之所趍仰且念笑岩錙銖之積以
克潰于成視衒奇鉤貨以病民相去萬萬苟不圖
之顯刻金石後來何自而知之力請濂為之記
公元1411年
夫自辛卯兵變以來江淮南北所謂名藍望剎多化
煨燼之區而狐兔之跡交道過其下者無不為之
太息奉聖禪居有如魯靈光巋然獨存非惟浮碧
照映山色水光之際而鍾魚之互答初不異
承平時豈亦有數存于其間雖然人事之盡誠足
以勝天自非之者疊矩重規求其持久不墜
此或未之見也讀予文者尚念昔人搆締之艱而繼
承于無窮哉笑岩名善愈族某氏明之昌國說法
仲芳倫公耆舊僧宗鉉笑岩同邑人是寺之役其
功為最多繫之以銘曰。
「皇矣像教西徂東丕建塔廟牖于民衷青天震雷以聳群聾蹶然以興豁爾而聰句容之墟白土之里川媚山輝靈龢萃止阿練若雄焉中峙由梁洎元成壞凡幾有偉一師飛錫而嘆不創寶所妄邪孰閒白業所感在彈指間靡仆不起何闕弗完湧殿峨峨飛樓[泳-永+裔][泳-永+裔]像變嚴嚴梵夾晢晢觚稜騰翔舟艧絢麗兜率天宮下移人世粵自興戎劫火颺埃莊嚴勝域鞠為草萊此獨巋然鸞騫鳳迴都人聚觀一何壯哉賦形兩間固囿乎數人定勝天如鳥建羽千里奮飛能令顛墜式纘式承胡寧弗顧寶華樓閣不涉有無光明發舒號為毗盧遍覆大千了無欠餘凡爾方袍攝心澹洎來居來游無證無作太史勒文因病注藥尚祛昏迷同歸妙覺
**重建繩金寶塔院
南昌城南佛剎千福相傳唐天祐中異僧
一之所建也當經營之初發地得鐵函四周金繩
道中有古劍一設利三百餘顆青紅間錯其光燁然
于是寶塔設利藏焉千福繩金塔落成
之日爇栴檀香氣鬱結空濛僧伽大士顯形
上正與塔輪相萬目咸睹君子疑異僧蓋大士
幻化初郡火焚堪輿家謂塔足以厭勝之巳
公元1065年
果驗宋治平乙巳知軍州事程公某以其有關于
公元1150年
民最為吉徵鳩錢二十五萬修之紹興庚午尚書
公某來佩郡符復倡眾洊葺之一旦塔影倒現于治
工游氏家上廣下銳層級明朗寶輪重蓋一一具足
公元1362年
元至正壬寅戎馬紛紜院宇鞠為椔翳惟茲塔巋然
公元1365年
獨存瓴甓亦且摧剝殆盡乙巳夏六月院僧自貴與
弟子匡弘同袍善慧各抽衣盂之資刱庫堂于東偏
公元1368年
日夕興復為巳任國朝洪武戊申夏四月清泉
蘭若僧道溟與前三比丘伽黎衣手執熏爐向塔
前發大弘願曰惟塔廟之建起信心而入菩提今廢
若是不可以不圖溟等誓盡今生為之惟威力加
護焉誓畢持曆走民間施者多應其月癸丑眾工
興趍附如蟻忽有鉅甓自顛墜稠人中咸無所損傷
明日乙卯五色起塔間豳豳熒熒圍繞良久
歿冬十一月某甲子塔完塔凡七成成各六稜環以
峻宇前廠小殿以奉僧伽大士欄檻堅緻洞戶玲瓏
簷牙翬飛寶鐸如語觀者以為帝釋天宮所造化
人間巳酉春三月道溟示寂匡弘等嘆曰院役其可
不終事乎益聚施者之財于冬十有二月釋迦
殿一所摶土以肖三世佛殿後復搆屋三楹間
僧伽殿中塑曼殊師利普賢觀自在三尊像莊
岩岫從壁湧出挾以兩廡前至三門門內甃以
方池紺綠可鑑一如伽藍之制訖功之日則甲寅
冬十一月某甲子也惟我如來開度門樹塔立廟
所以使其見像起信信為一切功德萬善皆自此
非徒聳觀瞻而巳也矧能助地形之勝消弭災害
陰騭生民廢而不興是豈人情也哉道溟之與三比
精進弗懈終能遂所志而後止非其才有過人者
不致是也匡弘等不遠千餘里來請予記因為歷序
其事而系之以贊曰稽首慈父利益群生塔婆
之所建種種諸方便聳起霄漢有如蒼龍角人
遙觀至誠皈命不待伽藍巳足攝憍慢所以
四大無處建立異僧何國杖錫洪都指地
發鐵函中有設利光輝奪人目其數過三百封緘
重󰢍之樹塔鎮其上四眾作禮香霧空濛中乃見
僧伽像作彼慈憫相身被鬱多羅手執青楊枝欲開
甘露門解熱惱故成壞相尋神幻終不滅影倒
治工家下而上弘化導于眾生示以順逆故忽遭
戎馬興鞠為椔翳巋然風雨中有不壞者溟等
弘願誓加莊嚴熒熒五色出現于塔表萬目
瞻仰以為未曾有施者如川至不日告成欄楯
周匝洞戶軒敞帝網交參寶珠絢爛繪畫
菩薩以及天龍擁護後先生獰飛動自茲
彈指間湧殿及崇閎一一皆現前鎮茲清淨域福遍
一切畢方不敢見永無鬱攸孽人見有為跡不知
無為會事歸一無非無上道我今作贊辭筆下
起樓閣內無縫塔光覆大千界一涉思惟間即墮
外邪見。
**蘇州萬壽禪寺重搆佛殿
蘇之長洲東北二里萬壽報恩光孝禪寺在焉初晉
義熙中有沙門曰法愔自西域中夏慧遠法師
結社廬山而來蘇以念佛三昧化導有情蘇人翕
公元693年
然歸之為建淨壽院梁時更名安國唐長壽二年
更名長壽尋燬于兵吳越錢氏有國中吳軍節度使
錢文奉重作之又更名安國吳壽禪院易禪僧
公元1009年
明彥主之宋大中祥符二年普公為奏改為萬壽
公元1103年
崇寧二年詔加崇寧萬壽之上政和初更名天
公元1137年
紹興七年復詔更今額為徽宗薦嚴之所元至正
天下大亂寺為兵所焚群僧散走鞠為椔翳之場
公元1373年
國朝洪武癸丑蒲圻魏君觀來為郡周視廢基蹙額
而言曰是剎之廢不得浮屠不足以起之行中禪
師仁公寂照和尚世適今住虎丘德涵道融堪為
天師兼通儒家經發為辭章嚴簡有法內外
之學雙至中興之責庶其在是乎遣使者書幣
三往而後應之視其寢室床第篾如也稽其榖粟
則盎無斗儲也訊其執役童隸無有也師泊然
居若享萬鍾之祿者曾未幾何僧之散者復還遠近
清修魚貫而來饋食者有供三衣有施黃白
金者禪師曰可矣戒左右重搆大雄殿五楹間鑿石
山市林于陶瓦于郊工者奏技壯者獻力鞠明
究曛不督而集四阿有嚴若翬斯飛丹絢爛眩人
公元1374年
心目僝工甲寅春二月乙卯冬十月厥事告成
禪師太息曰寺之凡役殿為鉅殿既成門廡堂室
為爾吾耄矣宜選春強盛者繼之禪師退居
松林蘭若勤舊輿議瑩中公嗣其席瓛公嘗
業禪師不復固辭乃走吳江水月廢剎輦致三世
如來像妥奉殿中觀者起敬瓛公晝夜孳孳次第
成禪師之志復來請文以示後之人誠可謂賢也巳
嗚呼大千界中不離一念建治銷毀隨感而形者也
茲剎付之虐燄化樓觀而為灰燼果誰使之哉此一
念也今也翦翳剔荒變瓦礫而成梵宮又孰為之哉
一念善惡之所繫其懸隔有如此者可不慎歟
禪師起廢之功無讓于開基公善繼之力必漸復
舊觀皆肇于一念之善者也法社緇衣之士來居
于茲來游于茲尚當擴而充之為聲聞緣覺為菩
薩埵雖等玅二覺亦可拾級而升無有于此
外者毋徒委為有漏因果而忽之哉寺有唐僧
休所畫十六羅漢像頗著靈異吳越時邵思寶等共
尊勝二石幢今猶存詩曰牽牛南斗姑胥義熙
僧建梵居相傳正受凡夫以法籠絡周阹洿
泥欲現金芙蕖盛衰相尋雲卷舒幾及千道如初
飛樓湧殿薄太虛鬱攸毒燄翻赤烏化為灰燼無復
餘上遮叢棘下夫白煙斜日寒隼呼虎丘尊者
浮屠見性炯若摩尼珠胸中藏書石渠應聘而起
三嘆吁食無糗糧無襦赤立何以吾廬瀟然
榻結雙趺風聲颯颯州閭四方聞者魚貫布帛
盈橐滿車捆載有若神鬼輸成此寶搆只須臾
礎承楹列砆碔榱題攢星塗以朱日回薄扶輿
攝慳破執道力空中樓閣毗盧法筵誰嗣乃其
利如干將六瑚吳江有剎委平蕪尚留像變金
作膚妙莊嚴像愍且都輦中座清蓮敷直揭紅日
升天大綱既挈萬目三門夾序暨堂塗勢可馴
致當不孤秪今勝概敻然殊里白駢首施拜膜鏜鞳
始獲聞鼓魚有情弱質巴且暮枯寧復論朝腴一
搖曳風中大雄慈憫猶巳痡乃假塔廟世模
外修內垢淨除事為不落有與無空色色皆真
如作銘者誰列仙儒鐫之青瑤縈紆後千百載期
不渝
**毗盧寶藏閣碑
烏傷之墟有山鬱盤伏龍山山顛有寺號為龍壽
宋治平中又更聖壽寺廢巳久莽為荊榛元泰定末
大導師千巖長公飛錫而來從者如雲一彈指
公元1387年
幻成樓閣導師示寂後十二載比丘如海來補其處
四眾悅服如公在時十二時中常思惟金口所宣
十二分受持之者發明自性此烏可闕乃與勤舊
良杞是圖西往姑蘇扣諸檀度所施白金數將十鎰
以為贄于福嚴院請致毗盧大藏尊經滿六百匭
稛載歸鄉善士至四三千奔走往迎爰自山
以達殿堂二里夾道耦立各各合掌次第受經
傳遞縱橫錯綜弗及琅函既登頭面接足
禮佛而退海之與杞又復思惟有經無閣與無經
何以自表啟人敬心孜孜持曆遍走民間欲聚銖黍
以成丘陵杞弟德鄰素樂真因盡心化導惟日不足
又有僧脩宣勞其間七年久始見功緒乃撤舊堂
載築載營均齊合度無有傾陊于是命工伐木于林
琢石于山造陶于原鍛鐵于冶總總林林不戒而趍
而其梓人曰陳新氏亦絕葷肉率匠蒞役國朝
公元237年
武龍丁巳陽月斯届其日乙卯始奠梁楹閱六十
旬乃訖厥功閣敉五間其高七尋周以明軒觚稜
蚩尾衝霄猶如化宮影落天半中像大悲具千手
左右于佛飾以黃金種種莊嚴華侈勝特東西
嚮列以長龕攢布庋格妥至諸部索怚覽藏毗
阿毗曇藏其為功德微妙難思刊定因果窮究
垂範四儀嚴制三業研真顯正覈偽摧邪無所
無所不感有信禮者如聞世雄大音天風
震盪空際一歷耳根萬劫不磨重閣之下仍設高
演說妙法以聳人天龍鬼之聽遐邇之人來游來
舉手加額未曾有海復來謁請述記文用告
者是纘是葺永久不壞我聞法藏總為五千四十八
卷以別計之凡六百億三萬一千八百八十八字之
多于一字中各有點畫點畫中各備形聲是名為
字積字至于三百四百或千萬言是名為經積經以
恒河沙數無有窮極悉會于一是名為心譬之
佛自一至十自十至百自百至千千佛千身于一身
中各具手眼是名為佛一有不具于相則乖大慈悲
父以一佛身用表千身示現神變出千手眼顛倒
執靡不如意是名大慈大悲之道是名法藏或微或
顯不越一心心外無法法外無物千佛各具不見
大悲通具不見其多此何以清淨海中微塵
土佛身充滿無有限域天地日月河山草木飛走
洪纖高下有情無情或出或沒在佛身中與無外
者雖其手眼至那由他及無筭數不見餘況止一
千由此而觀手眼同遍于虛空不見一隻亦猶契
充塞宇宙不睹一字無體之體無文之文終日
遍照十方藏于密初無一髮苟以凡情妄加度
量如刀割水非狂則愚金華居士逢此勝緣懽喜
躍記閣成事意有未盡復說偈曰我聞善慧師善巧
迷情建立大機輪中[尒口]三乘運行一周功與
持誦後代遐軌嚴飾日益黃金丹砂栴檀
眾香合成大寶湧現瀛海中大龍負之出天魔
鬼神眾手持刀劍護法不祥苟一撼動循環
不復停光色聲香類一一相奮軋如談苦空義聞者
得殊利誠以寶輪轉眾法與之俱法轉心亦轉頓悟
剎那此以何因緣乃獨尊閣之膠執一隅森列
眾星比如如屹不動曷以發群機其于立法所寧不
乖戾當知一切法本來常寂靜靜為動所基非靜
動奚寄動靜二俱泯始不為轉來升斯閣者日見
寶函周遭逐心施不翅風雨回視轉輪昭昭
萬象清淨止水毫髮不動搖方知非動靜不受
有相若人相求執燈入寶山竭力窮探得一
而遺十紅日中天眾寶皆現前一覽心目無有
隱遁者此豈有奇因不為相縛故我稽首禮作此
法藏千佛為證明同歸大悲海。
**四明阿育王廣利禪寺碑銘
四明阿育王廣利禪寺郡城東三十里阿育王
山即鄮山昔在周厲王時天竺國阿育王造寶
塔八萬四千貯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命耶舍尊者
光役諸鬼神分布四天下而鄮山當其一故更名
公元282年
晉太康三年并州獵師劉薩訶受梵僧指授即改
行為易號慧達求舍利塔于洛下齊城丹陽
弗獲行至會稽鄮山忽聞地下鍾聲慧達哀益切
越三日忽舍利寶塔地涌出其相青色似石非
石高一尺四寸七寸五成四角光明殊勝慧達
公元405年
悲喜交集而塔之出現實肇于斯時矣義熙元年
安帝始搆塔亭覆護而度二七僧守之宋元嘉中
增創祠宇且以封襲未嚴斲木浮圖三成函之
公元522年
梁普通三年武帝又命建殿堂房廊奉之賜額為阿
公元539年
育王寺大同五年令其孫岳陽王詧浮圖為五
成繪昭明太子二像藏焉仍施黃金五百兩造
銅佛四百軀寫經五百卷鑄四鐵鼎以鎮四角
蠲復賦調給兵三十設營防衛陳宣帝度僧守塔
義熙之數唐中宗遣使賜金下詔加護之至武
宗朝并省海內佛寺塔歸越州官庫宣宗立像教重
興又入于開元寺鄮山僧愬于觀察判官蒯希逸
公元916年
還之懿宗咸通中又度僧三七人守之梁貞明二年
公元917年
錢武肅王遣弟鏵等迎塔作禮明年正月回止西陵
放光江中其明如晝又改浮圖九成第三
公元958年
七寶龕用以貯塔周顯德五年寺災文穆王請致
武林龍華寺新其浮圖其成如前數藻飾有加焉
中龕雜用百寶黃金為座懸珠瓔以莊嚴之宋初
公元1008年
寺又新大中祥符元年復賜廣利為額拓為十方
禪剎主僧自宣素公始可考見宣密五傳至大
覺璉公名天下仁宗待以殊禮作詩頌十七篇
公元1070年
熙寧三年大覺為搆宸奎閣蘇文忠公軾實記其
大覺日與九峰韶公佛國白公參寥潛公講道
公元1127年
室扁曰蒙堂叢林取則高宗即位以寺為舍利
宅親灑宸翰錫名曰佛頂光明之塔大覺十五傳至
大慧杲公紹興問來領寺事四方學徒奔濤湧而
食或弗繼乃于奉化忠義鄉海塗成田一千餘畝
般若大慧四傳妙智廓公纘承益虔淳熙
孝宗之子魏王愷出鎮其土二年孟夏四月
舍利毫光發祥青紅交絢變幻一更黃金為塔
公元1128年
而藏寶塔中冬十月一日孝宗內侍省西頭
奉官李裕文取塔入內妙智護之行舍利現于塔顛
如月輪相又現兩角如水精珠若此者三御書妙勝
之殿四字俾揭于塔所玅智再傳至佛照光公緇錫
坌集不減昔時盡鬻賜齎之貲市田四千餘畝視
大慧三倍名吉祥莊佛照十五傳至笑翁堪公
有權貴人至寺戲問曰舍利何在笑翁指道
曰此處即有巳而松枝放光貴人驚異即寺之門
巷建二石塔以表之笑翁倣古制累石為塔者三
列于寺右以󰢍僧之歸寂者宋季寺又災寶塔附安
公元1276年
別院元至元十三年春三月世祖使者奉塔至開
龍光華嚴寺尋遷燕都聖壽萬安寺集僧尼十萬
禁庭大廟青宮及諸官署建十六壇場香燈華旛
之奉備極尊崇世祖親幸臨之夜有瑞光從壇發現
貫燭寺塔相輪之表又自相分金色光東射禁中
晃耀奪目世祖大悅僧錄憐占加送塔南還更賜
香金繒詔浙江省臣郡長吏增治舍利殿宇笑翁
十二傳至頑極彌公適際良會遂以詔書從事未曾
幾何甍棟雄麗天成地湧上薄雲寶塔還干故
處頑極四傳橫川珙公道被華夷禪學為之中興
公元1286年
僧伽依法輪者至無席以容二十三年大建堂宇
以居之橫川九傳至雪窗光公寺復新豪家所據諸
莊田園林盡復之且以詔使之臨祗奉無所至正
公元1265年
二年春二月又造承恩閣七楹間黃文獻公溍為之
作記雪窗四傳至扶宗宏辨禪師約之裕公巳歷六
十二代矣禪師笑隱訢公法子入我國朝廬山
圓通選補其處戒律精嚴言行一致智慧福德皆絕
公元1368年
出乎等夷洪武初元迄今一座十年宗綱
振風雨不動安如泰山寺之勤舊竭其力而翼贊
有若岳林住持象先輿公築黃賢塘得田三千餘畝
報本有若石起公史氏之田其數如黃
塘名忠義莊二莊皆與般若為鄰大佛寶殿則又雲
石葺之三解脫門則僧伽智華作之修演法之堂并
撤其房廬為下蒙堂白雲住山智珠營之補東塔
院者沙門自悟也造西塔院者又象先西塔肇建
唐元宗東塔迦葉足跡之左即寶塔所涌之地
下至庫院雜室則出于比丘寧之力也凡寺制宜
有而摧敗不支者悉舉而更之禪師念締搆之艱不
可無以示來者俾其徒師秀浦陽山中徵文以為
嗚呼大雄真身舍利戒定慧重修所成必八
吉祥殊勝地方妥安之其在震旦者一十有九
唯阿育王山顯著特異自晉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
之多國王大臣以及氓隸不歸金銀重寶施之
弗吝當其祥光發現瞻之仰之不翅嬰孺之思父母
如來慈悲願力攝受有情神通廣博隨念而應
所以功德信心塵勞妄念何其至歟然
而臨師位者多名世之士秉法門正令飆旋霆奔
一入庭心空疑釋致使舍利之感久而滋彰名重
五山光照佛日此亦幽明兩致其極者也禪師起繼
芳躅益殫志慮鼓魚寂寥之時熾然建立金碧
爛于水光山色淛河西東未見有如斯之盛者是
宜詳紀之使後人扶植悠久寺東一里餘有聖
靈鰻在焉相傳隨塔而至呼為護塔神折鮮花
之輒二紅蟹導之而出因作淵靈廟祀之以其與
相關也特附見焉銘曰。
巍巍大雄攝受有情紅日中天而行(其一)」
照燭大千洞見毫髮靡物不昭無幽弗達(其二)」
靈明入滅有不滅存五色神變萃斯骨身(其三)」
無憂聖王捶碎七寶造塔收之萬佛旋繞(其四)」
「誰放指端白毫相藥叉奔逐隨光󰢍藏(其五)」
支那之國海東之域鍾聲發祥塔乃涌出(其六)」
「上自帝王下達民萌歷代崇之精白一誠(其七)」
唯其所在天龍呵衛有感通靈光顯瑞(其八)」
神燈暈紅烈火殞空或射九天燁如白虹(其九)」
「千目環睹如佛出
「依之主之代有偉人蓮花座說法如雲(其十一)」
四方駿奔孰非龍象一喝之餘凡情俱喪(其十二)」
聲應氣求霧滃雲蒸千有餘歲無廢不興(其十三)」
「有大導師來接遐軌佛智孫廣之子(其十四)」
長眉廣顙大類慈恩其徒翼之各展度門(其十五)」
「湧殿飛樓聳起無際海為田禾穟穟(其十六)」
像教陵夷嘅嘅其永嘆浙河西東似斯實難(其十七)」
法王能仁覆壽無外佛子佛引之弗贊(其十八)」
昔人有言難逢者時優曇之現四眾來依(其十九)」
「疇無舍利中含法界亦有樓閣不涉成壞(其二十)」
「色非青黃其光焞焞不假彈指門洞開(其二十一)」
「苟能荷擔直入無礙手擎摩尼于法自在(其二十二)」
玉几之山其青無瑕法雷常鳴諸天散花(其二十三)」
敢告來者以纘以述功烈巍然與山無極
**重塑釋迦文佛臥像碑銘
蘇州報恩萬歲教寺乃吳赤烏初大帝乳母陳氏
所建名曰通玄唐玄宗因其年改作開元吳越錢武
肅王為之起廢揭以支硎山報恩寺舊額宋徽宗
寧初加以萬歲之號至佛日公來住持專講華
嚴經疏尊為賢首教寺寺有淳祐鉅閣七楹間下覆
釋迦文佛滅度之像相傳唐則有之州民攀慕
福者殆無虛日元季偽吳張士誠據有其地惑五行
家之言強謂佛臥非吉徵更造立像民情焦然弗寧
及偽吳亡德岩法師俯徇群情起主寺事不二三年
殿堂樓閣門廡寶塔之屬皆一一葺治易腐為堅煥
如新巳而嘆曰諸役幸粗完像可不復于古乎于
是走告民間不分耄倪舉手加額輸貨以後
為愧法師乃戒摶土之工斲嘉禾骨骼承以高座
塑臥像其上塗以五色覆以綵衾諸弟涕淚悲泣
環列前後摩耶佛母亦立其側悵然興哀唯曼殊
二大士神情閒曠超出死生外用精緻形模
宛然像長六十六尺六寸高一十二尺曼殊等像高
公元1379年
一十八尺經始洪武十二年春三月某日其年夏
五月某日訖功縻錢萬有用功有奇伻來俾濂
記之嗚呼佛之法身猶如虛空本無去來何有生滅
其示八相以覺群迷不過降本垂跡同人法而巳
本則真諦跡則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議事烏
異觀哉況八萬四千無非度門觸類而入洪纖
達姑以入滅論之實具華嚴五教大旨小乘雖除我
執殊達性空但知實色故示之以涅槃近于愚法
聲聞教乎色法二相本無自性皆從緣生滅度之際
斷緣歸空非近干大乘始教乎應身雖法亦屬幻有
幻有既滅真空獨存真空既存幻有亦住二體互融
了不相礙非近于大乘終教乎滅而非滅非滅而滅
非滅而有既滅而空空雙泯理事交奪如如不動
即無離非近于大乘頓教娑羅林居然唱滅
靈山會上儼爾常存隨舉即色隨舉即空如示一身
不起于座如化多身遍滿塵剎無量為一一為無量
力用相收縱橫自在非近干一乘圓教諸有情眾
勝若劣來瞻靈像隨其機宜入教至于混極
不翅親聞盧舍那演說圓滿修多羅之為快法師
舉其千樹教基續慧命有功干法門甚大非止福澤
被干一州而巳抑濂聞昔人設像俱有所表見非苟
然也如來中居眾生大覺之心飲光勝尊在左表
自利行慶喜在右表利他之行曼殊師子表大
而降嗔也普賢騎象王表大行以制貪也他如劍
斧兩神則觀空擇法二智取義深遠使人目擊
道存故歷代襲之定為常法而此涅槃之像何獨
無所表乎濂因略舉雜華之斷然五教之理咸
不然佛法遍滿一切處是果何言哉濂既為作
殷勤遐仰復學主夜神以偈贊佛語繫之干後
法師淨行德巖其字也博通帝心雲華賢首清淨
定慧諸家晝力振其宗于將墜之時一彈指間悉起
諸廢其化導有緣成法師之志者善長正宗二沙
門也偈曰世雄大悲利群物果後三權不思議既由
應身法身從體起用妙法人機既得饒益故倡
滅度化儀化儀始而有終所以懲創懈怠
七寶床右脅慧日一朝西沒娑羅樹林皆變
諸天哀號雨天四眾圍繞悲哽妙香結樓奠
金棺三昧火而自焚分設利建塔廟如來雖入
般涅槃畢竟終無涅槃者是知一性鎮常不從
有生滅倬哉賢首伽藍三吳法會第一乃造
涅槃微玅相因相攝入有情眾近遭紛更紊常制
煢然依怙大比丘起復最先補苴樓閣
一一莊嚴成玅境次令埏土肖靈像五色高纏廣博
身州民瞻禮灑泣如還故鄉故物此即大乘
法門種種皆能濟群品觀者毋以像觀像如觀雜華
大經王字字化為法雲雲化佛現前一身
無量無量身中現一身令我悉除邪見綱直濟
難思解脫行住坐臥皆見佛佛智慧虛空
無生無所依大光明藏時時現與我無同亦無別
從上所言真實法眾生慎勿懷疑念。
**重建龍德大雄殿碑
公元65年
佛法入中夏始漢明帝永平八年此說殆非也
公元1379年
中夏知有佛蓋巳久矣周穆王時西域化人來能
出人水火王為築中天之臺列禦寇之書所載西方
大聖不治而不亂不言自信不化自行
不明言其為佛其事固皆佛也況乎天竺室利房等
持經來奏而始皇謝去之漢武帝霍去病匈奴
休屠祭天金人祠之甘泉成帝命劉向校書
祿閣往往多見佛書哀帝景憲使大月氏得其王
口授浮屠而還是則以前經之與像中夏
有焉至于永平以後而其教法恢弘然而中州
公元241年
之人奉佛者雖多江南塔廟則自吳大帝赤烏四年
康僧會所造建初寺始婺之浦江僊華山降勢而
下其東支蜿蜒而來龍峰峰之麓龍德寺焉乃
公元1008年
懷禪師道場初名元宋大中祥符元年更今名
嘉定中寧宗親寺額以賜之寺無碑碣可徵不知
何時建立相傳赤烏中子竊惑之僧會之化方行
建業浦江千餘里外何緣有興蘭若事乎乾
元乃唐肅宗紀年年名寺其殆或肇于唐歟寺廢
公元1305年
將圯元大德九年住持僧善興及其徒永鎮悉撤其
公元1025年
舊而新之先是龍峰之上有塔七成宋天聖三年
咸若兵部侍郎胡公則捐錢五十萬所建至是亦
一新之且造塔院一區湧殿飛樓雄麗華煥一郡
佛宮冠歲時祝釐縣之浮屠悉萃焉元末兵亂
一夕皆為煨燼寺之二比丘至德守約衋然傷心
合謀前人之功吾儕不可不繼也而力未能遍及
宜先其大者以為倡樂善之士豈無從而之者
于是黜衣縮食重刱大雄殿五楹間其廣一百一
十尺深比廣閷二十尺崇比深復閷其四十尺經始
公元1376年
洪武九年之十月落成十三年之三月匠以日
計者八千米以石計者一千錢以貫計者五千而所
就之夫弗與焉二比丘成功孔艱也欲使嗣人
知所保護介予學子吳誠來請記嗚呼久遠劫來諸
佛出世化度前後不可以詳知而先儒則謂穆
公元1380年
王之世中夏巳昉見之越一千六十餘年至明帝
盛行又越一百七十餘年至吳大帝江南方知有
秘藏之莫顯至道難聞亦巳甚矣今也祗園梵
交接東西琅函玉笈充牣左右則其證修宜
易易然者而闡提之人猶日眾自非增崇其像
宏侈寶坊何以新其瞻視而袪其疑妄者哉此
比丘所以協力起廢不敢緩也真如玅智含生
本具當繼軌轍而興事功者不數年間一復大德
觀予安敢謂無其人哉故因作記特稽佛法緣起
嘆其不易遭逢意將起人敬信苟謂泛引而續言
之非知予者也系之以詩曰西方大聖天人師將本
垂跡群機五色神光太微九龍行水襲衣
寂默天倪明星一出去來大音演法寶華
像教東漸自蒼姬秘藏弗顯昧若黟後千餘歲寢光
輝白馬馱經息鴻盧從此祠廟仙華名山
曳旂青龍東逝勢欲飛穹塔為角舟木鬐掩映樓觀
巍巍彷彿兜率中天劫火洞熾風鼓威盡化丹
臒為荒椔二士見之心酸嘶欲符西土化人彈指
勿使神鬼四阿凌虛截絳霓一倡當知百和隨千
萬礎參差行看規制昔時調御丈夫弘慈
擿埴索塗哀世迷手擎日月耀九馗疾步長趨絕險
歷劫難值心勿疑浦陽長江流渺瀰江水竭道
無虧興作起壞屬之誰尚告繼者徵斯碑。
**官巖院碑
浦江縣東南三十五里有山穹然拔起眾峰之間
者曰康侯山又曰官岩山俗以其形蹲踞獅子
稱之曰獅子岩岩趾斜入六百餘步崖木四環
幽邃有古招提在焉梁大同間比丘尼元淨始建
院岩北石洞前號安和更名兜率唐會昌
季燬于火其故基至今猶存咸通初祖燈大師
上虞飛錫而來縛禪岩內會歲旱獨上絕頂
捐身崖下而卒俄頃大雨火化得五舍利
感之就岩之西為建今院八年丁亥因山賜額為官
岩云燈之事備載洪遵郡志中而比丘之經始則出
於縣民蔣氏之所私紀年遼邈莫考其詳所可考
公元1013年
宋大中祥符癸丑重建釋迦寶殿天福巳未刻木
公元1260年
為諸菩薩護法神諸像景定庚申玅空大師智印
出主杭之旌德顯慶教寺以衣盂資命其徒六
人造經鍾二樓圓通方丈三門兩廡之屬復聞
于朝以奉仁烈皇楊氏神御院益增重國朝延祐
公元1380年
丙辰僧宗勝建普賢大士閣明年丁巳宗尚悉易
殿之楣楹新其四檐而加闢焉復摶土益舊木像
公元1332年
石為床座而妥寘之使與殿稱至順壬申景輝作潮
公元1343年
音堂于殿之北墉至正癸未華光寶閣成越三年
戊集僧之堂又成七年丁亥香積之室又成其費一
出於眾僧唯閣之役頗殷賴邑大姓君榮之而
始就榮之二弟盛興復為創鷲峰潛碧兩亭自是
規制一如伽藍方人士來觀來游但見穹樓
傑閣飛動蒼煙涼翠閒恍若耆闍崛山親逢如
法會未散莫不驩欣贊詠得未曾有比丘普安
公元1373年
曾不以是為既完且謂自祥符癸丑至今歷三百四
公元1380年
十有三年其中更幾世幾人始克致有于是苟不圖
文刻諸貞玟則後來何以知其艱哉乃以烏傷
烈所顛末青蘿山中而求濂為之記濂所居
距岩不十里一出戶輒望見之當天朗氣清時嘗
二三子捫蘿而上俯瞰北岩仙華諸峰
萬馬東行或駐或躍而浦陽江之水蜿蜿󵔅󵔅又
白龍南飛一瀉數十里遶岩腹而去周圓原野
羅綦布諸池沼其中直小甌耳方呼酒放歌天風
東北四山鱗甲一時皆動同游戰掉不能留
天地勝絕之地也宜為有道浮屠之所都而興
仆補壞代不乏人也濂因弗辭而為之記系之以詩
曰。
獅子岩下瞰巨江涵靈茹龢吐陰納陽(其一)」
不有大雄曷檀奇絕地湧琉璃宮闕(其二)」
「誰操化機寂我鼓鍾若龍若象遯棲無蹤(其三)」
「有大導師飛錫而至
「我民咸言盍報有年一彈指樓閣現前(其五)」
歷年四百何以弗墜世有長材愈作愈麗(其六)」
陽馬四騫枛棱高翔金浮翠流熚熚煌煌(其七)」
「觀者如登玅莊嚴域見種種光暨種種色(其八)」
「惟世閒相起滅弗停中不滅者永劫猶存(其九)」
「矧是有為俱繫虛妄當悟以心毋取于相(其十)」
「若事若理本無二門苟涉分別即非一真(其十一)」
「我述我文鐫諸堅石後千萬年與山無極(其十二)」
**明覺寺
四明伽藍明覺者其地在太白山唐天復初
沙門居納始縛庵廬脩習禪觀宋某比丘
大之殿堂門廡一如浮屠之制郡守為請
于朝而畀以今額元泰定寺僧厄于科繇之煩悉
公元1358年
土田質于民間寺事日廢至正戊戌僧子琦籍其
步畝圍落之數往告阿育王象先輿公曰不敏
不足敬承先訓使塔廟一一委諸草莽人其謂我何
然而神力不可以擲象非定見不能移山古莫
不然今豈弗類惟公儉以持巳誠以格人格人易以
集事持巳率以動物合是二者何廢之不興何壞之
不補今敢以圖籍進公其受之言畢胡跪作禮而退
當是時敗屋數楹頹然荒菅叢棘中饑鼪窮鼯後先
笑呼白草涼煙舉目凄斷象先初頗難之巳而曰人
患志弗堅耳苟堅矣事豈有不可為者邪于是悉發
儲畜市材僦工剔彼薉荒土復燥剛位仍面陽
戊戌至于丙午十年閒咸如舊土田質于民者
既贖歸之而新置之數又倍于昔仍令寺僧甲乙
主之噫何其能也世之營建塔廟未必無其人苟
不售奇衒巧以病夫民則豪氓大賈出力任之
所以事不難成而功緒易見也今象先不資眾因不
動聲氣成此勝域偉特莊嚴四輩之士如登耆闍
親睹如來五色相光非其力之弘見之凝不足以
于斯也此無他由能信其所有故能成其所無是
則信者入佛之門建善之本也勒諸貞石以告後之
人尚知以信為最相與嗣葺之俾勿壞象先台之臨
海人俗姓王氏得度雪窗光禪師深通內學其來
請文者則用晦上人也系之以偈曰如來設教
多種建立塔廟乃其一塔廟皆屬于有為真實
無相涉不知何以群迷耆闍崛山諸處重閣講
無不儼然如來會時眾生貪著于五欲紛紜
膠葛暫停有如飛鳥網中其心在在比喻
佛重以慈憫故建茲莊嚴妙勝域所以奪妄欲趍真
太白山陰降隴山鬱蟠護靈氣有一尊飛錫
結茅敷坐縛禪後來繼者翕然聚化為寶坊
天起金碧輝映林谷鍾魚互答朝夕間何期鞠為
狐兔遠近睨者增太息阿育王善知識殷勤
桑門彈指頓開樓閣無有一物現前我聞
成壞世間相畢竟中有不壞者曠大來至于今
生無滅無增減此為毗盧法性門佛與眾生同此入
光明照徹大千不分內外中邊我因造記說
陀以言語觀即非是
**麗水孝女傳碑(附)
孝女玅珍處之麗水人父南溪神祠祝史蚤夭
母某氏更適他族玅珍大母林氏以生林嬰末疾
玅珍刲股淖糜以進疾遂瘳或告之曰此若女孫
股肉之功也林悲泣曰吾耄矣死固當然何用苦若
耶疾復如初玅珍倀倀如有失賣衣浮屠氏作諸
𧟄禜事皆不應林忽昏昡玅珍解髮相紏纏哀號
久乃甦自是氣益弱僅有一絲相屬玅珍無所
公元1344年
燃香右臂上稽籲天乞以身代復不應至正四年
四月壬申夜一丈夫冠烏紗巾青布袍來告玅
珍曰爾勿憂能剔肝食之則愈矣玅珍問曰欲剔將
焉從丈夫右脅示之且俾吞紅藥半丸吞巳遂覺
甲戌玅珍乃具湯沐浴露禱上下神祗時空中雨
珍之身獨不霑濕若有張蓋之者玅珍益喜持
刀視脅下見紅痕如縷長可三寸許就痕上割之血
滂然流再割之了無所見玅珍懼乃擲杯珓卜於神
俯身之而肝忽出懸亟刃之寘几上爇香自誓
大母得生終身菩薩戒不復適人尋取
聶而切之雜竹萌烹之大母食纔下咽疾頓愈妙
珍懲前事左右漏言創鉅幾至危殆復夢
神人語之曰無傷也宜練紙作灰傅之玅珍從其言
公元1347年
果愈時年十四耳後三年林以壽終玅珍造塔󰢍之
復然頂申前誓棄家為優婆夷前進士永嘉明來
郡錄事為上其事部使者大名高履覆按得實
聞次于朝詔有司烏頭雙表之制旌表其門仍月
公元1348年
給粟一斛養其終身八年春二月郡守固始
某以其事有涉名教也命儒學教授鄭汝原為記其
事于石云史官人子之於親本宗一氣苟可以
生者勢當共之肯以形體既分而視之有異耶當親
有疾呼號天地鬼神遑遑求索茫昧中力有可致
萬死弗之顧又奚暇毀傷絕滅之計耶或者作鄠
人對痛斥之余不知其何所見耶夫孝忠無二道忠
肝腦塗地未嘗以為非顧獨於孝子而疑之
耶此決非韓子之文其依倣而托之者耶余聞之慈
黃東發之言如此因造陳孝女傳故備論之。
孝女菩薩終身優婆夷此現女人得度
者也故附載于此
宋文憲公護法卷第四(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