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204-A¶
1204-A¶ 第 686b 页

* No. 1204-A
莲修起信录

鸾说

飞鸾开化。其来巳久。机感灵应。则示乎人。神不能言。
假人言之。假人手中之物言之。神离乎人。鸾不能运。
人离乎神。鸾亦不能运也。沙盘落字如飞。光气四射。
不可逼视。人与物皆不得自主。其非假托昭昭然也。
或问降鸾之神。以神运鸾乎。抑实有物运鸾乎。殊不
知天地间祇一气充塞。神之灵。大则蟠天际地。小仅
入于芥子。经云。修罗王施神通力。身量充透三十三
天。小能藏于藕丝中。此释迦文佛。金口亲言。决非妄
语。三界善恶诸神。福德有厚薄。力量有大小。判语有
精粗。大都劝善惩恶者为正。惑世诬民者为邪。善恶
分则是非立判。于鸾何疑。
* No. 1204-B
净云菩萨叙

程子纂莲修起信录成。乞叙于予。予曰。昔宣圣以六
1204-A¶ 第 686c 页 X62-0686.png
经救世。其道虽大。难救末流之弊。我佛开慈悲方便
法门。四字真言。普济无边。上智之士。念佛可以明心
见性。解脱生死。中下之辈。念佛向善。不致起念作恶。
堕落三途。我佛救世之心。不论高下利钝。一体等观。
普摄无遗。岂非辅世翼教之一大法门哉。呜呼。人心
陷溺日深。只剩此一句弥陀可救。若此路一闭。别无
可以救度众生之法。我劝众生。弥陀当早念也。念佛
之法有三。神念口念心念。神念为上。心念次之。口念
又次之。念佛之人。先要明心。心明则佛在心。佛在心
则一刻不离。果能一刻不离。虽梦寐中亦有佛在。至
梦寐中亦有佛在。神即游于佛土矣。如轩辕之梦入
华胥。即神游净土也。生能如此。何愁死不往生。今人
念佛。口念虽多。神念却少。大都杂欲扰扰。口念而心
乱。貌似而神非。何得谓之念佛。我观众生智慧德相。
谁不如如来。生初无知。浑然天理。如此心性。即是弥
陀。终身若此。谁不可以往生。谁不可以成佛。经云。一
佛当心。诸魔悉退。生前无障。命尽往生。此理之常。无
足怪者。奈何众生私欲日蔽。贪吝诈伪。狡猾行凶。作
百端恶孽。所以三涂不免。必入轮回。真可悲也。此书
诸佛菩萨显示净业功夫。往生实验。如行路之有导。
如入闇之有烛。尔等既知念佛之好。切勿空过此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巳得巳遇。此万劫难逢机会也。
勉之慎之。是为序。
1204-A¶ 第 687a 页 X62-0687.png
* No. 1204-C


尝读鲁论。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章。而叹意成于
我。我又生意。物欲牵引。循环不穷。惟孔子尽绝根株。
隐有合于佛教之大旨。曷言之。昔觉明妙行菩萨云。
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心本无念。念逐想生。此
想虚妄。流转生死。犹孔子所谓私意耳。夫私意妄想。
迷恋俗情。皆由误认色身。执定为我。因之造种种业。
奉此形躯。利巳不顾损人。养身致多害物。岂知四大
变坏。三涂难免。佛言众生自无始来。认贼为子。自窃
家宝。奈何惑于尘劳。而丧真性乎。果能毋意毋我。即
色即空。则心德浑全。住世为圣人之施泽。心光普照。
出世为诸佛之慈悲。儒释同此心源。即同此之性体。
亦即同此功行也。程公厌尘。法派净佛。与先君子默
契清修。时或参稽楚贝。([汰-大+木]清)倦游归里。近仰慈晖。以
此两世因缘。幸遭逢上善知识。蒙示道场中。诸佛菩
萨历年降乩宝训。并往生诸上善降乩开化同侣偈
言。兼有净公在道场中。为大地众生拔苦表文。伏读
之馀。如聆棒喝。每慨人心日敝。悉伪儒华士酿成之。
盖农工商贾不言文。无敢肆行排抵。而圣学渐灭。读
书者性理弗明。于是尖头锐面之狂生。訾戒杀戒淫
为迂谬。甚至敌雠三宝。斥为异端。大藏经云。诽谤正
1204-A¶ 第 687b 页 X62-0687.png
法。同于五逆十恶。此等残暴无明。固佛界之波旬。亦
儒林之败类也。此则净公因果浅说一篇所由集也。
以净公夙根般若。静悟瞿昙。被圆顿之机。开方便之
路。所谓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愿力宏深。讫
于福利人天者。信乎其不可说矣。净公于二十年前。
得悟和老人正传净土法门。于是不惜劳苦。开社劝
人。亲对佛剌十指端血。发四十八愿。绘弥陀地藏二
圣像。缮成内典共大小三十二部。扎七级浮屠供奉
焚化。恒写十年。如此悲心广大。为过去父母师长赎
罪超生。益知净公意我胥忘。冤亲普渡。([汰-大+木]清)真不可
及不可及矣。数十年来。流荡恒沙。愧未继先人之志。
得公指引。恍见弥陀。爰薰沐敬撰弁言。冀天下后世
见斯集者。洗心涤虑。广发菩提。是则我净公之本愿
也夫。

时在
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清和月下旬同郡晚学生东
亭陈沐清顿首谨序
* No. 1204-D


释迦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无量法门。具详龙藏。惟净
土念佛一门。为悯末世众生力怯。直指殊胜方便。但
能一心不乱。即入圆顿正宗。惟上智利根。不难深信。
而说空禅客。动辄生疑。今值末法。邪见日滋。故诸佛
1204-A¶ 第 687c 页 X62-0687.png
菩萨。悯众生颠坠。凭鸾开化。唤醒痴迷。起信一书。真
救世之慈航。佛门之棒喝矣。是书为厌尘居士所录
存。居士栖心净域。功行深纯。予仰慕潜修。进求指授。
因出是编见示。额诵再三。见其约事显理。即浅究深。
实能上契心源。发人深省。其为金口亲宣。毫无疑议。
或曰。降乩显化。乃神道设教之事。我佛寂灭为宗。岂
复作此狡狯。予曰。予言良是。予所以信者。信其理也。
非泥其事也。若徒拘执事迹。目见为真。我辈凡夫。既
未亲眼见佛。遂谓震旦流传之三藏十二部经。皆非
佛说可乎。故圆通之士。惟理是信。信理既坚。则视此
书为佛说也可。即非佛说。而视为佛说也亦无不可。
若因语出于乩。因而非之。吾不知其可矣。因沐手而
为之序。

光绪二十年岁在甲午仲冬二日净业弟子张净观
薰沐敬书
* No. 1204-E


兆鸾。愚人也。幼不知佛法。因感乩语发心。数十年精
进。少有所知。不忍为敝帚之弃。略述梗概。置之篇首。
即以为叙。予籍海陵。先君子于道光间。先后应高邮
州牧。范魏两刺史之聘。因徙家居邮。咸丰间。粤寇扰
江北。州人仓皇迁避。予亦奉母居乡间。日与樵牧伍。
1204-A¶ 第 688a 页 X62-0688.png
不知佛法也。一夜梦身在旷野。见缁素数十辈。皆胡
跪合掌念佛。中一比丘来扑予肩曰。大劫将来。汝尚
不知念佛耶。予瞿然惊寤。后诣张金门家看扶鸾。一
仙降云。大劫未巳。吾奉帝命。稽察甚忙。予顿触梦中
比丘言。心怦怦动。时私心揣测。不识真伪。思举隐事
问难。乩忽称予乳名。予始惕然。予汝名。张实不知也。
并判云。汝深具夙根。何不速断尘劳。归心净业。予拜
谢。此发心之始也。是时贼氛遍地。学使久不观风。予
决意弃儒学佛。事悟和法师。朝夕亲炙。解净土法门。
惟予由乩语劝悟。嗣后月必两次请乩。凡语涉佛教
者。先后录存。裒然成帙。先是悟和长老。建永清念佛
社。师圆寂。予承师命领众。乩改名为智慧道场。并云
尔净因未熟。耐心念佛。此坛可支二十年也。是年瘟
疫流行。医多束手。华大王判救世诸方。乞者辄效。予
因于念佛外。兼事放生。志益坚定。又承乩命。行空狱
施丹济苦消灾诸忏。每忏念佛七日。并勉以若果念
佛虔诚。诸佛菩萨当来辅助。一切判语。具如后录。夫
修净业者。信愿行三字。最难切实。平日功夫。非死心
踏地。临命终时。何能一心不乱。莲池大师曰。信愿行
三。净土资粮。资粮既具。准见慈王。旨哉言乎。修净业
人。切勿朝更夕改。见异思迁。祇要提起一件功课。由
始至终。一信做去。信为功德母。长养诸善根。无论发
何愿。直至未来际。纵刀锯在前。身命可舍。而我一念
真诚。无怨无怖。无疑无悔。终不退失。此净土方便法
1204-A¶ 第 688b 页 X62-0688.png
门。名为横出三界。非比参禅持律。为竖出三界。一生
不能了脱。譬如三十三节竹子一根。竖修者。节节咬
通。方透至极顶。横修者。如旁穿一孔。从此钻出。极其
捷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云。若有众生称我名字。
而不生我国者。誓不成正觉。行者若肯信心。仗佛誓
愿。毕此报身。定超三界。世间念佛者虽多。大半希冀
现前未来福报。求其发愿回向者。百无一二。如此念
佛。何年得见弥陀。至于超拔先灵。导归极乐。果其精
诚上契。自能感应道交。世问以佛事为儿戏。又多焚
纸镪冥具。致死者执相生贪。依旧沈迷五欲。难脱轮
回。颠倒痴迷。真堪痛惜。余自椿萱弃养。风木兴悲。罔
极深恩。不知所报。后读莲池八祖书。方知欲报亲恩。
莫如念佛。仗弥陀力。荐先灵出苦往生。是为大孝。古
人剌血写经。不可枚数。(兆鸾)仰冀前修。涕霖如雨。因
在三宝前。稽首立誓。陆续剌指沥血。书大乘经三十
二部。恒写十年。事毕之日。造缯䌽七级浮图。奉经供
养。延道侣念佛七昼夜。然后焚化。沉其灰于盂城之
甓社珠湖。为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父母师长。法界众
生。忏除罪业。仗此微忱。同生安养。乩判云。血滴滴。血
滴滴。映透西方七宝壁。三乘七趣出娑婆。仗尔功勋
超净域。余今年六十有六矣。𩯭发如霜。齿牙渐脱。自
知幻宅。难于久居。往昔净因。殆将具足。平生相识。半
巳墓草离离矣。甲午秋。净业课毕。挑镫独坐。梧桐滴
雨。蟋蟀哀鸣。嗟时序之如流。叹人生之若梦。奋笔书
1204-A¶ 第 688c 页 X62-0688.png
此。垂示后来。因搜罗箧中旧存鸾训若干则。又附拙
著数条。都为六卷。名曰莲修起信录。节衣食馀资。付
之梨枣。古人云。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倘龙
天护法。广远流通。自能感发善芽。信心无量。此区区
苦衷。所祷祀而求者耳。因作偈曰。阿弥陀佛弘誓愿。
度尽众生无疲倦。世人深信苦修持。速證莲邦操左
劵。飞鸾开化具婆心。斩恼除烦智慧剑。过去现在及
未来。一切有情三界遍。我今剌血写金经。供奉慈王
乞垂鉴。浮图七级性中光。弥陀一句心头念。同生极
乐离苦轮。满我悲怀尘不恋。众生实信普回光。莫再
愚痴生妄见。噫。世间高人才子。诽谤佛法。以出世之
说为愚。岂知出世乃大丈夫第一见识。楚石大师云。
万亿人中一二知。是知愚者不愚。彼说愚者适以自
愚。而犹不知为愚也。悲夫。

光绪甲午年孟冬月六六老叟净业弟子程兆鸾沐
手谨述

* 莲修起信录
目录


* 卷首

* 诸叙
* 卷一
1204-A¶ 第 689a 页 X62-0689.png

* 宝训(上)
* 卷二

* 宝训(下)
* 卷三

* 签方
* 卷四

* 往生徵信录(上)
* 卷五

* 往生徵信录(下)
* 卷六

* 厌尘杂著(附)No. 1204
莲修起信录卷第一
海陵 程兆鸾 录存

* 莲邦宝训上

** 大势至菩萨宝训

修净业者。先跕脚步。将一字抱紧。再由是一非一。非
一是一。必须跳跃自在。动静如如。隐现无踪。随时互
应。澄心觉照。娘面翻身。即见自知。身泯心泯。性佛两
1204-A¶ 第 689b 页 X62-0689.png
忘。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知冰即水。知水即冰。万派归
原。澄清一片。不空而空。空而不空。此不把握中之第
一把握也。如此前行。那有落空之祸。自有持手之拳。
持手二字。本是二乘知见。若能恒顺众生。非持而持。
非守而守。则更进一层。顺觉性而修行。则诸般圆顿。
知习因而幻染。则万事成空。举二念则障门全开。收
一念则诸魔匿迹。念起则烟雾顿生。心静则十方映
澈。若能滴滴归源。自然此感彼应。尔修净业人。宜虚
心听之。

** 明华嚩啰哆菩萨宝训

吾在晋远公莲社中。习坐禅法。凡坐禅者。必先坐定。
调和气息。气平后。以眼观鼻。鼻观心。盘膝而坐。不偏
不倚。心中不思一切。念心如水。毫无波纹。纵有人在
旁戏笑。吾耳虽闻。而心不为其摇动。此坐禅之始也。
坐定数日。妄想不令生。如此再坐数日。妄想自少。此
平心定乱之始也。不坐禅时。心能常定。坐禅时心更
易平。心平则气和。气和则神凝。神凝后。加之念佛。念
念心头。即见各各圣像。令人心清气爽。自觉欣喜。又
兼畏敬。一切世情。均皆忘却。此时仍当摄心念佛。若
一动念。转瞬间一切异景皆敛。只吾身端坐于此。下
座出门。仰观俯察。仍是一团浊气。大非定中念佛光
景矣。因作偈曰。光影摇摇浮欲起。众生不在乾坤里。
水精如来现全身。莲花脉络玲珑矣。若论念佛。神念
口念。有声无声。均不必拘。总以神光内凝。名为三昧。
1204-A¶ 第 689c 页 X62-0689.png
入手须用两耳自听其音。神不外驰。妄想自退。久之
弥久。心光心声。一片灵机。以灵薰灵。便能感佛。此换
骨之诀。口送光中之音出。耳收音中之光入。以威光
自养其心神。心神圆聚。妄念自除。人之所以不能如
佛者。非有所不足也。皆由无始以来。习气种子。未能
除尽。不善养心。邪则内侵。以念引光。出入转薰。非出
非入。无内无外。久之得大自在。并无可以告人者。

** 普慧菩萨宝训

吾观末世众生。情缘缠迫。障垢难消。虽得法门。不求
精进。稍知觉悟。便要称能。忽忽一生。仍作飘流之客。
悠悠半世。犹无證果之期。受三皈者。转念不敬三宝。
求五戒者。终久难脱五衰。苟有真修之士。寻求出世
之方。能知念佛易。念心难。口念易。定心难。惭愧前隐。
发心今现。现中之隐全为隐。隐中之现非为现。能知
此中之理。自然一念全消。万缘皆寂。非隐即现。非现
即隐。不空而空。空而不空。非心非相。非相非空。有空
有相。了却真空。法门无量。妙在其中。众生勤心办去。
莫作汎汎之翁。而说偈曰。一句弥陀万法通。分开混
浊出凡笼。若能念得弥陀彻。便是庄严极乐翁。圆朗
音声法力穷。耳根管照入心中。灵光交护包天地。忽
听西山一棒钟。三教归原本是空。生生了脱万缘通。
悟明根本方为悟。一个如如未易逢。中天月朗净无
声。水底波明树影横。若欲水中无影迹。须将障垢了
生生。参禅念佛两相同。只要心中彻底空。一点未明
1204-A¶ 第 690a 页 X62-0690.png
魔自扰。四生解脱證元通。削壁千山一月明。黄河源
本实难寻。自家心镜分明见。照出乾坤彻底形。

** 啰啰了悟菩萨宝训

嗟乎。至道沦亡。众生根钝。不求正眼。昧却真如。以正
为邪。沉沦胡底。以苦为乐。求道难成。不敬贤良。不亲
胜友。论高论下。诤我诤人。学道者有口无心。诵经者
九讹十错。名号虽称。茫茫莫悟。参求稍得。狂见难消。
吾观时惊愕。暗地伤心。苟有真修。勤求正法。心心以
自性为宗。念念以弥陀为主。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由
心至口。从耳入心。神妙无穷。妙光自露。佛从光现。光
自佛生。光光圆融。念念寂静。寂非能寂。念非所念。一
片灵机。十方影现。声中自性。性里无声。声外无声。性
外无性。性光含容世界。光明湛寂心宗。事事皆空。心
心是佛。一佛一心。一心一佛。一即亘古亘今。一即无
形无相。一是非一。一即是一。离一得一。得一离一。离
一是空。得一非空。非空有相。有相非空。两忘空有。妙
在其中。此中领略。此意无穷。此中妙处谁人悟。这点
悟明归净土。呵呵。我昔糊涂。我今彻悟。问家乡。明汤
汤大路。莲花朵朵层无数。接同参。娑婆极乐一大步。
一滴施遍清甘露。住住住。十方国土。皆是人修住。吾
今临坛所判。皆是希贤作圣之功。脱苦良方之妙剂
也。尔等其各勉之。

** 过去正法明如来宝训

南无阿弥陀佛。宜耳根听得清清白白。字字分明。管
1204-A¶ 第 690b 页 X62-0690.png
照真诚。绵绵密密。将心佛念得两空。自然月映千江。
影现镜明。影去镜空。此念佛之真诠。行住坐卧。吃饭
穿衣。顺逆两境。暑寒常变。一刻莫忘。尔心即是净土。
净土即在尔心。无个不是弥陀。无处不是净土。虽隔
十万亿佛土。弹指即到莲池。最忌是烦恼心。伤杀心。
高贡心。奸淫心。饥笑心。暗昧心。执一心。贪恋心。喜爱
心。嫉姤心。放逸心。人我心。怠惰心。此皆修净业人之
所切忌也。尔等照此行之。休走错路。此法门是我佛
慈悲。开无上最胜第一方便。权巧圆顿。易修易證。末
世众生根钝。馀门学道。是险最难。修净土只要抱紧
四字真言。如一座须弥山。靠得定定。如七重香海水。
彻底清清。一点灵知。自家照破。灵知圆融。是假名故。
以假名假。是名为空。非空非假。妙在其中。六根常净。
三惑自清。平白地细细收清。圆融他刀刀斩断。吾无
多嘱。退。

** 名文光如来宝训

一串牟尼在手中。阿弥陀佛力无穷。人人趁此寻归
计。朵朵莲花气味同。葛藤斩断即观音。无去无来自
在心。真体圆融皆妙觉。微尘世界色成金。四教原来
一理通。浅深次第不相同。归原悟得真空性。便是莲
开极乐翁。幢幡宝盖大千遮。个个明珠一不差。珠里
三千含世界。珠珠相互道人家。参禅念佛本相同。横
竖虽殊一法通。百八慧光心口洽。耳根管照镜光融。
南邻北舍几人家。失却真如路转差。总是痴迷难醒
1204-A¶ 第 690c 页 X62-0690.png
悟。满天云雾雨喷沙。经声佛号唤痴迷。铁锁沉江浪
捲泥。纵有慈航来普渡。几人能上碧云梯。吾因往劫
中。与尔等数人。有一段净土因缘。故来此开导汝等。
既修净业。须要真诚。屏除世俗虚名。皈命一心办道。
汝等知得一字否。由静生敬。由敬成一。由一而得死。
由死而成活。活而复死。由死而寂。由寂而无。由无而
成有。到此功夫。即是一字。此乃次第进步。勉之。

** 智慧玲珑嚩啰哒哆如来宝训

念得一声佛号。能使万虑皆空。千生业障一朝松。富
贵黄粱一梦。何不飘然出世。自然高悟元通。穷鱼亦
可化成龙。切莫自家心动。悲夫。三界牢笼。犹如火宅。
一念稍差。即现万状。譬如无舵之舟。何时登彼道岸。
夫四千八百法门。虽可修持。然必由多生功行。备历
酸辛。方得成就。惟净土一门。专持名号。三业便清。土
以念净。佛以念成。随念往生。最为捷径。但能心生实
信。勤笃精修。速超生死。一切眷属。六道众生。以我念
佛音光。多得解脱。岂非极广大之法门乎。且念佛一
端。不费财帛。不劳奔波。久久行之纯熟。打成一片。自
有大验。可惜世人闻修者众。而决志往生者希。造业
弥天。自甘受报。纵有魔头说偈。多从外道开场。吾今
来此。普劝世人。能把一句弥陀。靠得定定。便是脱苦
良方。形骸虽存东土。心神巳在莲池矣。尔诸弟子。六
道轮回。沈迷五欲。譬如宝镜掩尘。黄金委地。须仗一
句弥陀。朝夕切磋。去其障垢。久久不懈。自然消清。心
1204-A¶ 第 691a 页 X62-0691.png
光透露。虽在尘缘。尘缘不杂。净土之因必矣。诸弟子
既知三界如火宅。必猛勇念佛。跳出火坑。既知极乐
是故乡。必求佛慈悲。诞登彼岸。修净业必须戒杀。世
人习气成风。忍心相杀。纷纷酬答。互作高低。可不痛
哉。

文明前来。既修方便正法。必须将俗念扫净。只
换一念弥陀。自然万虑扫清。尘心净尽。

明舟前来。
净业人不可贪眠。误了时光。能一朝觉悟。名净业大
成。不如此。终归带业往生。好精进去。

达源前来。修
道人要自家在心地上打扫乾净。自然明明亮亮。彻
底澄清。洞观内外全无碍。重见当年旧主人。

松国
前来。尔修持数载。浊气未清。吾赠一偈。心平如水耳
如聋。目定神凝念亦空。空到空中仍有佛。佛来佛去
佛空空。细悟之。

净源前来。尔净功稍好。但办道有
先后地步。由平等心。至四空心。由四空心。至寂灭心。
由寂灭心。至灵妙心。由灵妙心。至玲珑心。由玲珑心。
至广大玲珑心。若能净功到此地步。往生品位必高。
赐尔一偈。情关爱锁一朝除。欲得清幽四戒如。待到
空明薰洗后。如如本性自如如。

净澄前来。尔时动
嗔火。与办道大不相宜。嗔与佛两途。佛是水。嗔是火。
最烧功德林。宜时时默念弥陀。自然心净。阳年无多。
赶快跳出罗网。是尔大幸。

净戒前来。尔为道场之
主。善于领众。不辞劳倦。善果将成。何须多虑。绕绕白
云随意定。飞飞鸿雁上莲台。

修志前来。吾降此道
场。可喜复可叹。喜者。喜诸修得遇正法。坚持正念。后
1204-A¶ 第 691b 页 X62-0691.png
来可證莲邦。叹者。叹众生虽闻正法。不肯下切实功
夫。身后何能了脱。吾观道场弟子。精进者少。疏懈者
多。徒求法名。貌是神非。殊不知法名二字。在阎老案
下。不能抵挡对报。弥陀一句。能为万劫千生消罪障。
能为四恩三有起因缘。尔等修行诸人。皆有神灵鉴
察。精进者名标莲蕊。莲花自尔鲜明。临命终时。诸菩
萨将花来迎。接引念佛人神识。投入莲花内。所谓莲
胎托质。疏懈者莲花憔悴。久久乾枯而没。临命终时。
仍旧随业受报。吾劝在此弟子。正念持定。休要迷恋
娑婆。受无边苦恼。结万世冤雠。当发猛勇精进心。专
修一行。速弃穷途。而登圣境。

净西前来。尔劝世一
片婆心。无人晓得。非尔不力。须知有佛缘无佛缘。均
有一定凭据。尔今后每夜向西顶礼。念大放光明如
来一串珠。再请阿弥陀佛四十八串珠。再趺坐默佛
两炷香。如此三载。便劝一得一。好好恒心。切莫退堕。

净体前来。尔道场之主。凡事须要和平。念佛原贵
静。然贪著静功一边。一遇动境。便做不得主。是修行
大病。必须动中做得主。静中更易得力。动静一致。自
无功夫两橛之患。

绪修前来。尔是女众先导。要将
一句佛抱定。不得摇动。念得三江水彻底澄清。上下
贯通一气。一呼一息。默记弥陀。功夫到纯乎其纯。自
然一月映千江。虚空悬宝镜。

净莲前来。尔修净业。
须将俗缘看轻。俗缘轻一分。业障消一分。灵知便发
露一分。凡事以正大光明为主。清净为佳。果能将一
1204-A¶ 第 691c 页 X62-0691.png
句佛号。念到不念自念功夫。譬如行车轮之溜。净功
到此。可昼夜弥陀十数万。虽皮袋安眠。而念佛如故。
那时一应贪嗔痴爱。种种念头不起。何愁道不能悟。
法不能空。此事一心巳成。而理一心仍要精进。尔如
直下承当。一心念去。自到理一心境界。不可失此千
载罕逢之正法。勉之。

净觉前来。修道要缓缓而进。
忙也无用。春间种一斗。秋来收万斛。修道人心光摇
动。必遭魔病。

净珠前来。尔辅此道场。众侣赴坛。香
厨办膳。以致逐日定课。不能划一。此后无论坐念卧
念。欢喜念。烦恼念。高念低念。绕念立念。联珠念。随意
念。有事念。无事念。金刚持念。当依吾嘱。念头莫失。到
晚在佛前将一日功课。回向四恩三有。法界有情。庄
严净域。唱回向偈一遍。顶礼三拜。果一生无缺。保尔
临命终时。潇洒生西。无冤愆相缠。赐尔四句悟之。心
净业自消。业消心更寂。何功能到此。全仗弥陀力。精
进行之。

中来前来。一心坚持。万缘俱寂。存心公直。
大道无私。

净悲前来。尔夜间趺坐。将心经默念一
百遍。再坐定香一炷。至交子时连衣而卧。五鼓起身。
功课照旧毕。散禅经行。日间佛号二万。弥陀经二十
卷。寒暑无间。六年后自有得力处。赐尔一偈。金光聚
处玉盘空。无相无声法界中。法界之中何物见。须知
此物○證元通。

净直前来。大凡世人一经眼光射
地。一生所作所为。未必尽善尽美。无始冤愆。前来相
扰。彼时牙关不活。全赖心王。心王不在平素鍊成。实
1204-A¶ 第 692a 页 X62-0692.png
难战万劫千生之业障。心不能发露。被业力相隔。虽
有佛来。亦无可奈何。岂不复堕幽途。纵世有大德。为
八部鬼神。终难脱轮回之苦。必须心光佛光。打成一
片。定得超生。

净佛前来。尔创立道场。十方七道。乘
念佛音光。往生极乐无量。今名播十方。人天沾惠。道
场虽小。众志成城。在娑婆精进修持。到西方自尔高
超品位。生前立愿须坚固。好比铜墙并铁柱。万牛拖
得不回头。方可不怕虫儿蛀。若不能面壁苦行。用久
久净功。断除结习。终归仗弥陀悲愿。带业往生。到彼
岸造修。亦要本性悟明。方得花开见佛。娑婆难修易
證。极乐易修难證。勉之。

** 华严会上菩萨宝训

众生蠢蠢皆盲瞎。弥陀四字无上药。若能悟透出婆
婆。智慧海中称大觉。吾普明和尚也。呵呵。人生如梦。
幻质非坚。富贵荣华。百年而巳。虽有高官显爵。桂子
兰孙。白玉黄金。高堂大厦。一旦无常将至。苦恼万分。
阳寿巳终。死归无有。况在生贪图口腹。杀业多多。以
他肉补巳身。结深冤为对报。娑婆之苦。可谓极矣。若
欲脱此苦任汝千方百计。难以偷安。万劫千生。何能
逃脱。稍有知识者修持十善。可免一时对报。伹福尽
轮转。焉能保真灵不丧。真灵既丧。颠倒痴迷。复作种
种恶业。对报循环。仍无了期。若欲修仙。万亿修持。难
得一人成就。即或成仙。终不免沉沦之苦。若别求至
高之路。方便之门。乃释迦如来金口所宣。西方有世
1204-A¶ 第 692b 页 X62-0692.png
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愿力广大。无量无
边。有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彼处有七宝池。八功德水。
莲分九品。楼台殿阁。池流花树。皆能演畅法音。无女
人身。无三恶道。若十方众生。至心信受。晨夕恭敬。称
佛名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定感佛接引。得生彼国。
受无量无穷之乐。如此至高最稳之路。众生何不早
办前程。得入莲邦。即登不退地。尔等做定课时。如同
佛跕金莲。听我念佛。听我忏悔。久久照行。自然心净。
妄想不起。

净佛前来。嗣后道场中。每季行普佛七
天。每天诵佛号十二支香。讽弥陀经十二卷。名曰狱
空大忏。净佛尔喜静坐念佛。吾今告尔。第一饮食不
可过度。趺坐气不舒畅。心神难凝。第二坐久经行。要
依规矩摇动。串活血脉。若猛然跕起。血脉未通。得病
难治。第三佛巳默得圆熟。一应起身走路。要留神养
住。不可动嗔火。念中之佛。方能昼夜相续。倘若一断。
再圆甚难。非用加倍之功。不得如常。古云。寂寂惺惺
是。寂寂昏沉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乱想非。寂寂久。生
昏沉。惺惺久。生乱想。倘一经不安。随至佛前忏悔。次
夜再坐再念。久之纯熟。正念不动。一佛当胸。万缘俱
寂。尔恐遭魔。正念不动。魔自不入尔心光。

** 大明莲池伏虎禅师宝训

修道原非轻易为。死生抛却巳心灰。任他百业千魔
鍊。一念坚持永不回。看经念佛即参禅。皆赖心诚行
力全。躲过一番魔语障。自然独鲤得朝天。忆昔当年
1204-A¶ 第 692c 页 X62-0692.png
创道场。双修愿行太匆忙。今朝虽證无生忍。犹叹三
涂业报长。性海源头仔细寻。一灵终不被尘侵。无形
无相包天地。湛寂恒明没古今。大道能求在一诚。止
观定慧运神明。如来真谛何饶舌。老实门中放步行。
显现光中用耳修。一三三一万缘休。离心离意兼离
识。好向轩辕借枕头。念心念佛佛心无。无佛无心心
佛俱。即佛即心心即佛。念心念佛佛光舒。不念心兮
即念中。此时心佛两俱空。圆光交互原无物。便是西
方极乐翁。吾乃莲池和尚是也。呵呵。吾往东方世界
化导有缘。皈吾佛门。尔等开乩。吾故来此道场开化
南阎浮提最恶之地。乃有众生举此善事。实也难得。

净佛前来。尔在娑婆普劝情缘。当猛勇前进。不可
懈怠。尔行放生会。亦属善念。但去凡财。何能普济。胎
卵湿化诸生。其灵知与诸佛无二无别。只因造业弥
深。故受斯报。报满。馀业未尽。仍受冥报。吾佛门广大
慈悲救度。但度则度去。造又造来。午时地狱方空。未
时地狱又满。尔道场每季须行普佛七日。吾名曰放
生解脱忏。往劫前大士现宰官身时。行此功德。吾今
宣出。是尔等大幸。亦无量无边众生大幸。

** 文殊师利菩萨宝训

法传东土几千年。反覆叮咛度有缘。可恨世人真信
少。何能安养坐金莲。法坛智慧佛光融。愿行双修道
自宏。叹我莲邦真骨肉。如何埋没业波中。悲夫。天仙
二道。总是幻中楼阁。终入难免五衰。人道虽有萤火
1204-A¶ 第 693a 页 X62-0693.png
顽福。无非造业深坑。毕竟难逃堕落。修罗执一巳之
能。何得明通大道。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饥饿仍加
刑罚。痛哉。红尘烦扰。终为釜内之鱼。百误迷盲。却比
笼中之鸟。何如极乐莲邦。逍遥自在。无寒无暑。四季
阳春。宝地经行。金阶趺坐。速宜醒悟本源。忏悔多生
业障。直下承当。莫教此生空过。正法住世。如电光石
火。由众生因缘巳熟。劝则信从。西方乃有菩萨下世。
或现比丘比丘尼宰官居士等身。指破迷津。一经因
缘聚足。为先导者。即舍此血肉身而去。诸人向后持
名。音声宜圆宜缓。读经要句句分明。天道众生。方可
听得了了。

净佛前来。尔道场中每季添普佛七天。
超拔宗祖。敬孝乃成道之基。尔等宗祖超生。乃孝中
之大孝也。每季添佛会三天。超拔淹溺。呵呵。此道场
所行功德备矣。逢各忏期。先具表焚化。

净佛。尔喜
禅定。听吾吩咐。如欲禅坐念佛。须将双膝盘齐摆平。
将身摇动四五次。两手将眼瞠揉四五次。口中缓缓
出浊气四五次。入清气四五次。然后凝神。冬天要穿
衣厚。夏要衣薄。衣服在身要宽大。裤袍带要松。上下
往来。气方不阻。坐要直如峰。四面不能有倚靠。两手
接弥陀印。摆平膝腿正中。眼对鼻。鼻对心。随息之出
入默念弥陀。初由半炷香时刻。渐至一二炷香时刻。
功夫一深。心不烦燥。只有阿弥陀佛四字。馀外无一
毫活动气。虽霹历亦不摇动念头。如水无波纹之状。
功夫到此。只要行心不退。定力得深。心光自然发露。
1204-A¶ 第 693b 页 X62-0693.png
净业易成。那时仍有一番魔境。叠叠现前。鍊行者心
性。大概佛化魔来。心中格外清净。魔化佛来。清凉心
中自然烦燥。总要抱定四字真言。一直念去。便知百
尺竿头饶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莲修起信论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