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雲笈七籤卷之三十三仕三
(宋朝奉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充集賢校理賜緋魚袋借紫臣張君房集進)
雜修攝
攝養枕中方
(太白山處士孫思邈撰)
夫養生繕性其方存於卷者甚衆其或幽㣲
秘密疑未悟之心至於澄神内觀游玄採眞
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尋設能及之而志不
能守之事不從心術即不驗誠由前之誤交
切而難遣攝衛之道賒逺而易違是以混然
同域絶而不思者也稽叔夜悟之大得論之
未備所以將來志士覽而懼焉今所撰録並
在要典事雖隱秘皆易知易爲以補斯闕其
學者不違情欲之性而俯仰可從不棄耳目
之玩而顧盻可法旨約而用廣業少而功多
余研覈方書蓋亦久矣搜求秘道略無遺餘
自非至妙至神不入兹録誠信誠効始冠於
篇取其弘益以貽後代苟非其道愼勿虚傳
傳非其人殃及三世凡著五章爲一卷與我
同志者寶而行之云爾
自愼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處屯危不能自愼
而能尅濟者天下無之故養性之士不知自
愼之方未足與論養生之道也故以自愼爲
首焉夫聖人安不忘危𢘆以憂畏爲本營無
所畏忌則庶事隳壞經曰人不畏威則大威
至矣故以治身者不以憂畏朋友逺之治家
者不以憂畏奴僕侮之治國者不以憂畏鄰
境侵之治天下者不以憂畏道德去之故憂
畏者生死之門禮教之主存亡之由禍福之
本吉凶之元也是故仕無憂畏則身名不立
農無憂畏則稼穡不滋工無憂畏則規矩不
設商無憂畏則貨殖不廣子無憂畏則孝敬
不篤父無憂畏則慈愛不著臣無憂畏則勲
庸不建君無憂畏則社稷不安養性者失其
憂畏則心亂而不治形躁而不寧神散而氣
越志蕩而意昏應生者死應死者亡應成者
敗應吉者凶其憂畏者其猶水火不可暫忘
也人無憂畏子弟爲勍敵妻妾爲寇仇是以
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故
憂於身者不拘於人畏於巳者不制於彼愼
於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悔於逺能知
此者水行蛟龍不得害陸行虎兕不能傷處
世謗讟不能加善知此者萬事畢矣夫萬病
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飲食之患飮食之患過
於聲色聲色可絶之踰年飮食不可廢於一
日爲益既廣爲患亦深且滋味百品或氣勢
相伐觸其禁忌更成沉毒緩者積年而成病
急者災患而卒至也
凡夏至後迄秋分勿食肥膩餅臛之屬此與
酒漿果瓜相妨或當時不覺即病入秋節變
生多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
故也而或者以病至之日便爲得病之初不
知其所由來者漸矣欲知自愼者當去之於
微也夫養性者當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
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
二少者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
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爭
多笑則傷藏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
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脉不定多好則專迷
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
之本也唯無多無少幾乎道也故處士少疾
游子多患繁簡之殊也是故田夫壽膏粱夭
嗜欲多少之驗也故俗人競利道士罕營夫
常人不可無欲又復不可無事但約私心約
狂念靖躬損思則漸漸自息耳封君達云體
欲常勞食欲常少勞勿過極少勿過虚𢘆去
肥濃節鹹酸減思慮捐喜怒除馳逐愼房室
春夏施瀉秋冬閉藏又魚膾生肉諸腥冷之
物此多損人速宜斷之彌大善也心常念善
不欲謀欺詐惡事此大辱神損壽也
彭祖曰重衣厚褥體不堪苦以致風寒之疾
甘味脯腊醉飽饜飫以致疝結之病美色妖
麗以致虚損之禍淫聲哀音怡心悅耳以致
荒耽之惑馳騁游觀弋獵原野以致發狂之
迷謀得戰勝取亂兼弱以致驕逸之敗斯蓋
聖人戒其失理可不思以自朂也
夫養性之道勿久行久坐久聽久視不强食
不强飲亦不可憂思愁哀飢乃食渴乃飮食
止行數百步大益人夜勿食若食即行約五
里無病損日夕有所營爲不住爲佳不可至
疲極不得大安無所爲也故曰流水不腐户
樞不蠧以其勞動不息也
想爾曰想爾(蓋仙人名)勿與人爭曲直當減
人筭壽若身不寧反舌塞喉嗽漏咽液無數
須臾即愈道人疾閉目内視使心生火以火
燒身燒身令盡存之使精神如髣髴疾即愈
若有痛處皆存其火燒之秘驗
仙經禁忌
凡甲寅日是尸鬼競亂精神躁穢之日不得
與夫妻同席言語面會必當清凈沐浴不寢
警備也
凡服藥物不欲食蒜石榴猪肝犬肉
凡服藥勿向北方大忌
凡亥子日不可唾減損年壽
凡入山之日未至百步先却百步足反登山
山精不敢犯人
凡求仙必不用見尸
又忌三月一日不得與女人同處
仙道忌十敗
一勿好淫二勿爲陰賊凶惡三勿酒醉四勿
穢慢不凈五勿食父命本命肉六勿食巳本
命肉七勿食一切肉八勿食生五辛九勿殺
一切昆蟲衆生十勿向北大小便仰視三光
仙道十戒
勿以八節日行威刑勿以晦朔日怒勿以六
甲日食鱗甲之物勿以三月三日食五臟肉
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殺伐樹木勿以五月
五日見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八月四
日市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牀席勿以
八節日雜處
學仙雜忌
若有崇奉六天及事山川魔神者勿居其室
勿饗其饌
右已上忌法天人大戒或令三魂相嫉七𩲸
流競或胎神所憎三宫受惡之時也若能奉
修則爲仙材不奉修失禁則爲傷敗
夫陰丹内御房中之術七九朝精吐納之要
六一迴丹雄雌之法雖獲仙名而上清不以
比德雖均至化而太上不以爲高未弘至道
豈睹玄闥勿親經孕婦女時醑華池酣鬯自
樂全眞獨卧古之養生尤須適意不知秘術
詎可怡乎勿抱嬰兒仙家大忌
夫建志内學養神求仙者常沐浴以致靈氣
如學道者每事須令密泄一言一事輒減一
筭一筭三日也
凡咽液者常閉目内視學道者常當别處一
室勿與人雜居著凈衣燒香
凡書符當北向勿雜用筆硯
凡耳中忽聞啼呼及雷聲鼓鳴若鼻中聞臭
氣血腥者並凶兆也即燒香沐浴齋戒守三
元帝君求乞救護行陰德爲人所不能爲行
人所不能行則自安矣
夫喜怒損志哀樂害性榮華惑德陰陽竭精
皆學道之人大忌仙法之所疾也
夫習眞者都無情慾之惑男女之想也若丹
白存於胷中則眞感不應靈女上尊不降陰
氣所接永不可以修至道吾常恨此賴改之
速耳所以眞道不可以對求要言不可以偶
聽愼之哉
導引
常以兩手摩拭一面上令人有光澤斑皺不
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摩之令二七而止卧
起平氣正坐先叉手掩項目向南視上使項
與手爭爲之三四使人精和血脉流通風氣
不入行之不病又屈動身體四極反張側掣
宣揺百關爲之各三
又卧起先以手内著厚帛拭項中四面及耳
後周帀熱温温如也順髮摩頂良久摩兩手
以治面目久久令人目自明邪氣不干都畢
咽液三十過導内液咽之又欲數按耳左右
令無數令耳不聾鼻不塞
常以生氣時咽液二七過按體所痛處每坐
常閉目内視存見五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
了了
常以手中指接目近鼻兩眥(兩眥目睛明也)
閉氣爲之氣通乃止周而復始行之周視萬
里
常以手按兩眉後小宂中(此處目之通氣者)
(也)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兩目及顙上又
以手旋耳各三十過皆無數時節也畢以手
逆乘額上三九過從眉中始乃上行入髪際
中常行之勿語其狀久而上仙修之時皆勿
犯華蓋(華蓋眉也)
行氣
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保精引氣服餌凡此三
事亦階淺至深不遇至人不涉勤苦亦不可
卒知之也然保精之術列叙百數服餌之方
略有千種皆以勤勞不强爲務故行氣可以
治百病可以去瘟疫可以禁蛇獸可以止瘡
血可以居水中可以辟飢渴可以延年命其
大要者胎息而已胎息者不復以口鼻噓吸
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
夫善用氣者噓水水爲逆流噓火火爲滅炎
噓虎豹虎豹爲之伏匿噓瘡血瘡血則止聞
有毒蟲所中雖不見其人便遥爲噓呪我手
男左女右彼雖百里之外皆愈矣又中毒卒
病但吞三九九當作九之氣亦登時善也但
人性多躁少能安靜所以修道難成
凡行氣之道其法當在密室閉户安牀暖席
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閉氣自止於胷
隔以鴻毛著鼻上毛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
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當以漸除之耳若食
生冷五辛魚肉及喜怒憂恚而引氣者非止
無益更增氣病上氣放逆也不能閉之即稍
學之初起三息五息七息九息而一舒氣更
噏之能十二息氣是小通也百二十息不舒
氣是大通也此治身之大要也常以夜半之
後生氣時閉氣以心中數數令耳不聞恐有
誤亂以手下籌能至於千即去仙不逺矣
凡吐氣令人多岀少入𢘆以鼻入口吐若天
大霧惡風猛寒勿行氣但閉之爲要妙也
彭祖曰至道不煩但不思念一切則心常不
勞又復導引行氣胎息眞爾可得千歲更服
金丹大藥可以畢天不朽清齋休粮存日月
在口中晝存日夜存月令大如環日赤色有
紫光九芒月黄色有白光十芒存咽服光芒
之液常密行之無數若修存之時𢘆令日月
還面明堂中日在左月在右令二景與目瞳
合氣相通也所以倚運生精理利魂神六丁
奉侍天兵衛護此眞道也凡夜行及眠卧心
有恐者存日月還入明堂中須臾百邪自滅
山居𢘆爾凡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
從口入使照一身之内與日共光相合會當
覺心腹霞光映照畢咽液九遍到十五日二
十五日亦如是自得百關通暢面有玉光又
男服日象女服月象一日勿廢使人聦明朗
徹五臟生華
守一
夫守一之道眉中却行一寸爲明堂二寸爲
洞房三寸爲上丹田中丹田者心也下丹田
者臍下一寸二分是也一一有服色姓名(出)
(黄庭經中)男子長九分女子長六分昔黄帝
到峨嵋山見皇人於玉堂中帝請問眞一之
道皇人曰長生飛仙則唯金丹守形却老則
獨眞一故仙重焉凡諸思存乃有千數以自
衛率多煩雜勞人若知守一之道則一切不
須也仙師曰凡服金丹大藥雖未去世百邪
不敢近人若服草木小藥餌八石適可除病
延年不足以禳外禍或爲百鬼所枉或爲太
山横召或爲山神所輕或爲精魁所侵唯有
眞一可以一切不畏也(守一法具在皇人守)
(一經中)
太清存神煉氣五時七候訣
夫身爲神氣爲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
氣若散身乃謝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
爲神母神爲氣子神氣若具長生不死若欲
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内神安氣海氣海充
盈心安神定若神氣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
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聖氣通神境
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於眞性日月齊齡道
成究竟依銘煉氣欲學此術先須絶粒安心
氣海存神丹田攝心凈慮氣海若俱自然飽
公元579年
矣專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時
後通七候神靈變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
住無礙炁若不散即氣海充盈神靜丹田身
心永固自然迴顔駐色變體成仙隱顯自由
通靈百變名曰度世號曰眞人天地齊年日
月同壽此法不服氣不咽津不辛苦要喫但
喫須休即休自在自由無礙五時七候入胎
定觀耳
五時
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縁萬境取捨無常念
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
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
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
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
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
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時心一向純靜有事觸亦不動由攝心
熟堅固准定矣
從此已後處顯而入七候任運自得非關作
矣
七候
第一候宿疾並銷身輕心暢停心在内神靜
氣安四大適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
中喜悅日新名爲得道
第二候超過常限色返童顔形悅心安通靈
徹視移居别郡揀地而安鄰里之人勿令舊
識
第三候延年千載名曰僊人游諸名山飛行
自在青童侍衛玉女歌揚騰躡煙霞彩雲捧
足
第四候煉身成氣氣遶身光名曰眞人存亡
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游諸洞宫諸仙侍
立
第五候煉氣爲神名曰神人變通自在作用
無窮力動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煉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靈色形
不定對機施化應物現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逈出常倫大道玉皇共居
靈境賢聖集會弘演至眞造化通靈物無不
達修行至此方到道源萬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時之人學道日淺魯無一候何得通靈但
守愚情保持穢質四時遷運形委色衰體謝
歸空稱爲得道謬矣此胎息定觀乃是留神
駐形眞元祖師相傳至此最初眞人傳此術
術在口訣凡書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細
詳留意必獲無疑賢智之人逢斯聖文矣
雲笈七籖卷之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