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雲笈七籖卷之九學九
(宋朝奉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充集賢校理賜緋魚袋借紫臣張君房集進)
三洞經教部
經釋
釋太霄琅畫
太霄琅書妙經云九天九王萬炁之本宗衆
帝之祖先乃九氣之精源以天地未凝三晨
未明結自然而生於空洞之内溟涬之中歷
九黄劫而分氣各治置立天地日月星辰於
是而明萬氣流演結成道眞元始上皇高上
玉虚並生始天之中三十九帝二十四眞遂
有宫闕次序之官上皇寶經皆結自然之章
以行長生之道不死之方符章玉訣皆起於
九天之王傳於世代之眞至三五改運九靈
應期後聖九玄道君推校本元以歷九萬億
九千累劫上皇典格多不相參道君以中皇
元年九月一日於玉天瓊房金闕上宫命東
華青宫尋俯仰之格揀校古文撰定靈篇集
爲寶經三百卷以付上相青童君使傳後學
玉名合眞之人
釋太㣲黄書
太㣲黄書八卷素訣乃含於九天玄母結文
空胎歷歲數劫以成自然之章太皇中歲成
洞眞金眞玉光八景飛經元始天王名之八
景飛經廣生太眞名之八素上經青眞小童
名之豁落七元太上道君曰隱書玉訣金章
釋太上金書祕字
金書祕字出乎混洞太無紫氣練眞鋒芒豔
乎日月斷諸邪闇飛絲空玄太上有命付諸
天君青眞小童奉受修習傳太極眞人清虚
眞人南嶽赤松子劉子先等寶祕尤嚴得者
勿泄
釋太上上皇民籍定眞玉籙
凡欲定心當受上皇民籍定眞玉籙此籙至
要爲學之先先能定心仙名乃定仙名者由
此籙焉是三天正一先生所佩以定得仙之
名傳於玉帝三十九眞也青童君請問太上
道君曰治心入道科術參羅各云要妙由之
有縁未審今之所最要何方爲勝太上答曰
勝理雖多其有最者治心之要在乎慚愧動
心舉目轉體安身常懐慚愧不忘須臾心神
乃定定則入道此爲最要也青童曰何所慚
愧而得入道太上曰心有神識識道可尊尊
由無爲而我有爲有爲有累志願無爲無爲
無累不可便及力進苦遲負累稍至爲此漸
愧不離心中又當思我稟生生由父母父母
鞫養辛苦劬勞而我成長學術不深無奇方
異法令父母延年長生不死同得神仙此期
未克供養又虧公私愆過父母垂憂思慮不
精功行怠退爲此慚愧不離心中又父母愛
念令其携誘從師學問智慧通神求得仙聖
爲道種人師又勸勵方便抑揚善誘善接旣
練旣陶而任欲肆心負違師訓或將成而罷
叛正入邪攻伐師友反道破經罪延尊上禍
滅己身灾殃將至不知改悛或不自覺悟以
爲眞正苦及方悔悔無所追爲此慚愧不離
心中又君王賞德搜賢訪美舉其宗鄕㧞其
萃類爵禄光厚宴集綢繆不能竭力盡忠賛
宣聖化貪榮慕勢阿諛面從佞媚自進抑絶
高明嫉害勝已結對連仇災凶賊害毒至不
知知不能脫誤及親友爲此漸愧不離心中
又崇道不忘事親能孝奉君必忠不負幽顯
而前身宿障否病相纏公私口舌誹謗横生
或鬭訟牢獄非意而及或執勤守愼清直異
群君上所憎衆邪所怨或事師敬友徃還身
心遭罹凶醜惡鬼惡人交互劫掠慴脅中傷
或爲善成惡捨財致怨盡禮爲佞竭誠爲姦
或起立館舍繕寫經圖堂宇雖立不得常安
篇部雖多不得披覽公私罣礙風火志失慘
疾飢寒不從本忘白日空去素願未成一失
生道方㝠㝠向幽苦煩惱未測還期今欲救
之未得要訣爲此慚愧不離心中心中有神
不知漸愧則馳競遑遑無時得定定由慚愧
慚愧旣立常在心中心中有慚愧俯仰思道
思道不忘須臾則神明定乎内内定則罪去
罪去則福來福來則成眞成眞則入道入道
由慚愧慚愧則入神也青童曰慚愧在心謹
聞命矣請問慚愧在迹其狀可聞乎太上曰
善哉善哉要爾之問也夫有形則有心有心
則有事有事則有迹有迹則有狀有狀則有
言有言則有法有法則有道有道則法可陳
矣學士治心慚愧在内慚愧之迹其狀在外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是其狀也愼
言語懼悀總也節飲食慮貪饕也衣麤而淨
在素潔也居陋而隱守靜篤也恭敬一切避
凌辱也不敢爲先免嫉謗也始終貞信潜化
導也進止和光密行教也挫銳解紛明道有
時也出處變化見神應之緣也各有其法同
是慚愧之狀也
釋太上倉元上籙
倉元上籙一名太清内文又名玉鏡寶章又
名金圖瓊字又名破淹洞符又名玄覽寶籙
又名人鳥山經又名金生策文又名威武太
一扶命玉晨君所修秘於素靈上宫得而奉
行能飛能沉能隱能顯位爲眞人
釋太上太素玉籙
太素玉籙者玉晨君所修五帝神使秘於素
靈上宫大有之房得者飛行太空能隱能藏
給玉童玉女各二人密修即驗泄露致灾精
加謹愼諦憶師官也
釋太上神虎玉符
老君曰神虎玉符太眞九天父母所出太眞
丈人以傳東海小童九天眞王九天眞王以
傳太上道君太上道君常所寶秘藏於太陵
靈都瓊宫玉房之裏衛以巨獸捍以毒龍神
虎七千備於玉闕也神虎班其匠金虎亘其
眞智慧標其幹消魔演其源㣲㫖幽邃妙趣
難詳皆署天魔隱諱或標百神内名誦其章
千精駭動詠其篇萬祅束形以三天立正之
始傳付太微天帝君使威制六天斬馘萬神
攝山召海束縛群靈威魔滅試迴轉五星
符在本經
公元365年
𣈆興寧三年乙丑歲七月一日桐柏眞人授
公元384年
道士許逺遊言至甲申乙亥壬辰癸已歲九
公元332年
月一日七月一日四月八日當有道士著七
色法衣手持九曲策杖或在靈壇之所或在
人間告乞或詠經詩或作狂歌子若見之勤
請其道必授子神虎上符此南嶽眞人太上
常使其時下在人間察視學者之心也
釋太上金虎符
此符本刻于上清玉簡智慧篇中有七萬言
靈音道妙微旨難詳或著天魔隱諱或表萬
神内名或釋幽論凝决於瓊音也小有王君
抄出此符及威神内文之法以制天地群靈
有一百言耳此咒甚秘名曰三天虎書太元
上籙受之者先齋七十日賫金虎玉金素金
玄羅三十尺以爲金眞之誓盟天地不宣之
約依四極明科聽使七百年中得傳三人
符在本經
釋太上金篇虎符
太㣲天帝君以傳金闕帝君朱書白素盛以
紫錦囊佩之頭上以行則制命天地群靈神
仙敬伏玉華執巾天丁衛軀山嶽稽精加勑
威神之祝玉清之章便得斬馘九魔千妖滅
形矣此上清禁符不傳於世得佩之者飛昇
上清
釋太上玉清神虎内眞隱文
太上道君曰李山淵德合七聖爲金闕之主
方當參謁十天理命億兆定中元於玄機制
陰陽於不測以齊首㧞眞擢領封河召海斷
任死生把執天威馘滅六天總罰三官既以
說之以智慧又復記之以消魔智慧可以驅
神消魔可以滅邪復授之以神虎眞符助之
以散穢去患也文辭在本經中
釋太上三元玉檢布經
高上三元布經乃上清三天眞書上眞玉檢
飛空之篇上元檢天大籙下元檢地玉文中
元檢仙眞書如是寶篇高上皆刻金丹書貯
以自然雲錦之囊封以三元寶神之章藏於
九天之上大有之宫金臺玉室九曲丹房南
極上元君主之以上元朱宫玉女七百人侍
衛
釋洞眞太上九眞中經
太上九眞中經一名天上飛文一名外國放
品一名神州靈章雖有四號故一書耳
釋洞眞玉晨明鏡金華洞房雌一五
老寶經
一名三元玉晨法一名雌一隱玄經
釋洞眞中黄老君八道祕言經
太虚眞人南嶽赤松子曰此經或名九素上
公元712年
書或名太極中眞玉文或名八道金策
釋洞神祕籙
小有經下記曰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天下
有急召天上神地下鬼皆敕使之號曰三墳
後有八帝次三皇而治又各受一卷亦以神
靈之教治天下上三卷曰三精次三卷曰三
變次二卷曰二化凡八卷號曰八索
釋玄眞文赤書玉訣
東方九氣青天眞文赤書一名生神寶眞洞
玄章一名東山神咒八威策文
南方三氣丹天眞文赤書一名南雲通天寶
靈鈐一名九天神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
中央黄天眞文赤書一名寶劫洞清九天靈
書一名黄神大咒一名黄帝威靈策文
西方七氣素天眞文赤書一名金眞寶明洞
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八威召龍文
北方五氣玄天眞文赤書一名元神生眞寶
洞文一名北山神咒
釋紫度炎光神玄經
紫度炎光神玄經者非紫度炎光有本元乃
是神經自生空虚之中凝氣成章玄光炎映
積七千年其文乃見太微天帝君以紫簡結
其篇目金簡刻書其文仍記爲紫度炎光神
玄變經者從玄中變而名焉
釋胎精中記
九天丈人告三天玉童曰九丹上化胎精中
記乃生九玄之初結太空自然之氣以成寶
文二十四眞三十九帝悉所修行一名瓊胎
靈曜經一名洞眞太丹隱書一名帝君七化
變景九形經一名太一二度帝寶五精經
釋隱地八術
隱地八術乃紫清帝君遊隱之道玄變之訣
舊文乃有八卷變化八方藏形隱影之事
釋外國放品經
外國放品經皆玄古洞空之書自然之章是
上眞帝皇以下及學仙得道者莫不受音於
太空
釋四十四方經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皆九天之上書八會之
隱文也是以太上大道君命上清高仙太極
眞人科集品目陳其次序合爲黄素神方四
十四首
釋八素眞經
八素眞經乃玄清玉皇之道又有地仙八素
經論服王氣吐納之道也又有九素經論召
鬼使精行厨檢魂魄之事
釋三九素語
三九素語玉精眞訣上相青童君曰三九素
語出九帝三眞命咒之辭理氣停年開解靈
關五藏華鮮
釋紫鳳赤書
龍景九文紫鳳赤書曰太上閑居峻嶒之臺
金華九曲之房說龍景九文紫鳳赤書
釋靈飛六甲
瓊宫五帝靈飛六甲内文一名太上六甲素
奏丹符一名五帝内眞通靈之文一名玉精
眞訣一名景中之道一名白羽黑翮隱玄上
經靈飛左右六十上符並生於九玄之中結
清陽之氣以成玉文
釋元始洞玄靈寶赤書五篇眞文
五老靈寶五篇眞文元始天書生於空洞之
中爲天地之根又云元始赤書五篇眞文上
清自然之書九天始玄化空洞之靈章成天
立地開張萬眞
釋洞玄智慧大誡經
公元581年
洞玄智慧大誡經元始天尊以開皇元年七
月一日於西那玉國鬱察山浮羅之嶽長桑
林中授太上大道君智慧上品大誡法文
釋洞玄通微定志經
天尊曰𡖖並還坐吾欲以思微定志㫖訣告
𡖖其要簡易得悟不亦快乎二眞曰思微定
志爲有經也天尊曰都無文字二眞曰斯徒
解壁無底大癡如無文字何從得悟答曰即
時一切經書本無文字也今日之言不亦經
乎
釋洞眞黄氣陽精三道順行經(一名)
藏天偃(月經)
南極上元君曰吾愛高上順行三道之要黄
氣陽精之道喻御靈暉口啜皇華仰餐飛根
存七曜於紫庭行三道於金門洞闊狹於淵
景明日月之方圓覩朱階於洞陽入練湯於
廣寒登七寶於玄圃攀飛梯於靈關回陽精
於浮黎採黄氣於鬱單傍金翅於高木回石
景以映顔修御靈圖遂感神眞乃三景垂映
七精翼軒五靈交帶四司結篇西龜定録名
公元712年
題高晨故位登南極上元之君此道高妙非
庸夫狹學所可言論今集其所禀粗說高上
玉帝口言以標玄虚自然靈文付上相青童
君掌録玄宫經萬劫之後當授玄記白簡青
録之人
釋洞眞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上經
玉佩者九天魂精九天之名曰晨燈一名太
上隱玄洞飛寶章金璫者九天魄靈九天之
名曰虹映一名上清華蓋陰景之内眞
釋洞玄太極隱注經
太上玉經隱注曰上清之高㫖極眞之微辭
飛仙之妙經也靈寶經或曰洞玄或云太上
昇玄經皆高仙之上品虚無之至眞大道之
幽寶也三皇天文或云洞神或云洞仙或云
太上玉策此三洞經符上道之綱紀太虚之
玄宗上眞之首經矣豈中仙之所聞哉
釋七經(并序)
道學七經經者徑也由也常也成也徑直易
行由之得進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轉敗爲成
經緯相會也玄素黄帝容成彭鏗巫咸陳赦
習學七經演述陰陽生生爲先先仁之志非
但七人七人迹多亦號七經天門玉子皆傳
斯道外儒失道不知道爲儒本儒爲道末本
末不知致無長壽之人遂爲淫亂之俗也至
於外儒五經備有詩首關雎禮貴婚嫁傳嗣
之重歷代所同無後之罪三千莫大而知男
女氣數陰陽興衰聞之疑怪蚩鄙成災良可
痛念智者悟之能歸内道救理外儒詩禮傳
易至于尚書禮樂孝經斂末崇本本孝合乎
道習樂同乎德道德弘深仁義備舉禮智恒
用信不暫虧緣末入本引外還内上學之功
於此乎在
七經者一曰仁經男女婚嫁恩愛交接生子
種人永世無絶
二曰禮經旣生當長壯不可恣夫清婦貞内
外分别尊卑相敬和而有節
三曰信經旣知禮節親踈相間朝野忠直無
相違負
四曰義經旣知忠直有與有取罰惡賞善更
相成濟
五曰智經旣知賞罰防有枉濫抑揚通流除
邪入正
六曰德經治邪保正五德均平無偏無苦常
樂長存
七曰道經常樂長存騰泰無上上德不德教
化立功功成身退權變無窮
凡人學道共修七經經有所明各有多少仁
經恩多餘事皆少少不受稱多故立名名爲
仁經亦有禮義信智德道六同若斯唯道獨
多少行均平故號大道一切所宗也
雲笈七籤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