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574a 页
No. 1017
注同教问答

可堂法师。撰华严同教问答。意义深玄。文辞华赡。
固能合符乎佛祖之道。可谓善述者矣。

笑庵法师。遂摭所闻。以辨差当。犹不体其本。而未
免乎失焉。(善喜)学虽寡陋。辄为辨明。非欲附名于
梁栋间。庶几信可堂之道。而释学者之疑也。览者
幸毋罪焉。

时戊子乾道四年冬至后一日(善喜)
玉峰沙门(师会)
蠡泽门人(善喜)

「问云。华严大宗唯同别二教。别义讲解多同。伹易简
特异而多不从。(易简云。初别教门。广引教證。三一不同。若作此释者。或有国土唯说一乘。
或有国土唯说三乘。则俱非别教也。若三一合说。方受此名。将释法华同教。则可云尔。非今迥异馀宗别教一
乘之谓也。故云而多不从。杨子曰。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若同教一义。或曰
三种。(易简云。一法界本末融会同。二三一和合同。三同顿同实同)或曰四门。(会解云。一
三一和合同。二泯二同。三义类相似同。四全收诸教同)或曰。立言小异。大义不
差。(玉峰曰。孔目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诸祖或曰。全收泯二等者。但立言虽异。总不出此。故云大义不差)
卷一 第 574b 页
而学者二三不知孰是。请诸少俊。博采祖文。示其所
归。当公论是非。不可私其所党。至祝至祝。」

【其一言通目。随别取一义。(孔目云。众多别义。一言通目。又会义不同。多种
法门。随别取一义。馀无别相。故华严中。信解行等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
等一切法门。亦简前后诸位。法相不同。及会普眼境界一乘无碍陀罗尼门。据斯圣巧一言之下。玄复玄
耳)并同别中。各说同别等义。(至相曰。别教之中亦有同别。由多即一。是
其同也。为一中多。即是别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别。一乘三乘同一善巧。是其同也。各为据机别。即是别也)
非诸方所诤不必辨也。】

「章初。一别教。二同教。易简释曰。后同教门。直就法界
本末融会。故下章云。此同教说诸乘等会融无二同
一法界。」

【评曰。此中引文不尽。(章曰。此同教说诸乘等。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门。一
泯权归实门。即一乘教也。二揽实成权门。则三乘教等也)
复错乱宗因。(西域凡说一义。
皆具三支比量。离三十三过。今但引宗法。而不出所因。盖由泯权归实。揽实成权为因。故成同教无二之
宗。若陆沉所因。安能会融无二。又复将此所宗法。而为同教。得名因由。岂非错乱宗因乎)自言
此是能弘门。非被机之教也(易简谓。章初立此二门。乃能弘门。非被机
之教。若欲被机。当如大疏中同别。且吾祖立言判教。而不为机。况下文同别。自有摄机成益之言耳)。】

「迎福释曰。此乃三一合说。则三乘一乘和合不异。(问。所
谓不异者。还是三乘不异一乘耶。一乘不异三乘耶。况祖师自谓。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三故不异。初
属别教。即非同教。今谓三一不异。出何经论。纵法华经。亦破三显一。非三一不异也)又注曰。此
约三一俱故名同。(会解曰。一乘三乘和合不异。又云三一共故。又曰此约三一具故。析
薪云。三一合明。不审诸句为一为异。若一何用互出。若异何义为当)又拣非海具百川
等云云(拣非海具百川义。下当辨明)

至相释曰。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多义如彼。(至相曰。所
卷一 第 574c 页
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等。若言三乘同一乘。则总收权小。
若言小乘同一乘。则但收沟洫等。前云大义不差。今云多义如彼。前后相仍也)又曰。今以理
求通之。与同义无别趣也。(孔目曰。前德巳述通别二教。而未见释相。今以理求
通之。与同义无别趣也)今从至相(剔子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他道。君
子正而不他也)。」

【评曰。易简将彼别教。释此对同之别。今取彼同。示
此对别之同义无舛也。(彼即孔目。此即教章。易简曰。孔目云。别教者别于三
乘。则将孔目中别教。释今章中对同之别也。玉峰云。至相释曰。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则取孔目中同
教。示今章中对别之同也。问。前云别教但易简特异。今云对同之别义无舛也。何自矛盾。答。前有过则斥
之。此可用则取之。有何惑哉)
迎福亦曰。别义皆同。则亦与矣(会解
云。别教名义诸祖皆同。则亦许也。巳上第一义竟)。】

「清凉总相会通中。或分为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如法
华等(清凉总相会通中云。或分为四。此亦二门。一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故。开之为四。一别教小乘。如四
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经。演义释云。一中间三教存三泯
二者。始终顿三。名为中间。以初有小乘。后有圆教。故名中间。而始教存三。故别为一教。终顿二教泯二是同。故
合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二教也)。」

【易简。释教章摄益中同教一乘云。此即三乘一乘
和合属同教摄。前别教一乘。即是圆教。权教三乘
即是始教。同教一乘即当终顿。故清凉玄文云。三
同教一乘如法华等。演义释云。即合终顿二教也
(差当云。善住举此不辨非者。意在正破会解。然易简引玄文。證摄益中同教一乘。且教章终顿属三。玄文
终顿属一。引一證三。故不足辨也)。

评曰。此师又指此乃别教所不拣者也。(易简云。中间三教虽
皆为三人所得。终顿二教会泯归一同得佛果。即是一乘。始教三乘。修因各异。获果亦殊。此唯三乘局于
卷一 第 575a 页
权教。今此对辨三乘。乃独始教权门也。彼自难云。华严一乘迥异诸教。何故特拣权教三乘。答。今此文意
盖为学法相者。不信大乘之外别有一乘。权实混和。故辨差别。终顿二教亦是一乘。非此所拣)又
曰。终顿二教文虽不拣。常自迥异。(易简云。终顿二教同得佛果。即
是一乘。既谓一乘。却云常自迥异。且露地牛车。乃四乘之一。奚有异哉。三世诸佛无不说此四乘法。一者
声闻乘。二者缘觉乘。三者菩萨乘。四者佛乘。是谓四乘。且西域东夏。前后圣贤。所有章疏。除开人天。亦只
说此四乘法。且如今家五教。教虽有五。乘唯四门。广如乘教开合中辨。况至相贤首。说圆教为一乘。亦只
当彼第四佛乘。清凉圭峰说后三教为一乘。亦只当彼第四佛乘。岂有异哉)故此指云。
即当终顿非圆教也。决择其意中。亦曰终顿非后
教也。馀义不录。】

「迎福会解曰。要终顿二教同泯二。故名同教一乘也。
注曰。此约终顿二教泯二是同。非即合终顿为同也。
正约终顿同无二乘。故云同教一乘也。又次义中注。
若终顿自相同者。渐顿有异。安得是同。又曰。不是合
终顿为同。伹约同泯二。故名同也。又曰。近人皆云终
顿二教合为同教。渐顿自殊。将何合耶。」

【评曰。此亦非圆中之同。(迎福谓。从共教三。乘中分出。非圆中之同也)
非合终顿是离之之存泯也。(合成四教。离为五教。既云非即合终顿。即
离之之存泯。之之者语助也。如庄子云。杀之之怒决之之怒之类也)又将泯二是同。
作同教得名所以。(迎福又自注云。不将泯二。为得名所以。更用何耶。又引合始终。
为渐教得名之因。今返问之。清凉曰。始教存三故别为一教。且始教存三。还用何教合耶。岂亦得名乎)
馀义可知。如讲时所辨。】

「清凉释曰。始教存三故别为一教。终顿泯二是同故
合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二教
(演义第六前巳具引)。」
卷一 第 575b 页

【评曰。此乃泯二是同。出合为一教之所以。非同教
得名之因由也。是故存三为一教。泯二为一教。与
小圆为四。亦明曰。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与迎福有
异。(迎福则曰。因由泯二。得名同教。玉峰谓出合为一教之所以。非同教得名之因由也)然亦
各自建立。不必见疑。】

「又曰。约圆融不融。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
为同教一乘(贞元一之上。下自具引。此约理事无碍拣也。问若一向不融。何异顿实。答曰。若
入圆收。理事无碍。必有事事无碍。何以故。由彰其无碍等四门皆别教故)。」

【评曰。既曰不融为同。非泯二名同。不亦显然乎。又
此同教一乘。是合终顿。义亦明矣。】

「又曰。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
不坏能所。故能知也。(大疏第十三之上)自解曰。此通终顿二
教。但同一体。是顿教。兼不坏所知义。即是终教。若总
取双绝双存。亦圆教中同教义也(演义四十一。连次上文云。六相圆融
唯属圆教。一乘之别教义故。同教之后。唯一别教。伹离为终顿。合为同教。非别有能同同教也)。」

【评曰。既称总取。合二教也。亦圆教中同。非离之之
终顿。乃海具之江水安得不咸。正同此间之同教
一乘也(證今四教中同教也)。】

「密祖释能所證义曰。能所无二。大乘终教也。能所俱
泯。大乘顿教中證道也。(行愿钞第二云。二明能所无二者。则法性宗證道。谓大乘
终教也。三明能所俱泯者。即大乘顿教中證道也)观祖曰。以能所历然證事
法界。能所一相。證理法界及事理无碍相即之门。能
所俱泯。證事理无碍形夺无寄门。存亡无碍。全證事
理无障碍门。举一全收。證事事无碍门(贞元一之下)。」
卷一 第 575c 页

【评曰。能所存亡无碍。得非总取双绝双存圆中同
教义乎。(演义四十四。四地厌分中文)是乃合前密祖之终顿也。
(行愿第二钞。前巳引二三两门。即第四明存泯无碍。亦总取终顿二教也)举一全收。證
事事无碍别教也。此前更不立圆中同。又于终顿
之后别有此门。义可见矣。】

「密祖释理事无碍中至存泯同时。则曰。逦迤有此三
重事理无碍之义方足。智者一一审之(行愿第二钞云。七举第六
门收第五门。明理事无碍。不坏不泯。即第。六门明不坏不泯。离相离性。即第五门明离相不异离性。此中亦明
存泯无碍。第六明存。第五明泯。此二门既其同时。故无障碍也。乃至逦迤有此三重事理无碍之义方备。智者
一一审之)。」

【评曰。即前观祖。能所一相。所證事理无碍相即之
门一重也。能所俱泯。證事理无碍形夺无寄门。二
重也。存亡无碍。全證事理无障碍门。三重也。如次
前二祖取之。第三重乃圆中之同。如日月矣。非合
终顿乎(但将前地经疏钞。并贞元疏。及行愿疏钞对看。皂白自分矣)。】

「观祖释事理无碍曰。会法性者。以是同教一乘。义理
分齐故(演义第七云。二别释十门。即为十别。一一门中多先正释。后会前义。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对之
义。又十对中唯会法性。以是同教一乘义分齐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别。今但会一乘。五性一性别。今但会一性。
十对皆然)。」

【评曰。此盖后三教并拣于权。(且法华仁王本业地论梁摄论等。凡说一
乘三乘。皆是通语。以圣教多含。不可局执。自古圣贤及吾宗诸祖。互得引用。若据地论梁论皆以初二三
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巳上寄出出世间。一乘法以彼一乘为后圆教。三乘当中间三
教。小乘愚法教。并将證成法华三一。当知法华中三乘之人。求三车出至门外者。则三乘俱是出世。自位
究竟。即是四地巳去至七地者是也。此依至相贤首也。若欲料拣性相二宗权实。亦得引證。则昔日诠性
卷一 第 576a 页
之教。皆属一乘。昔日诠相之教。皆属三乘。是故祖曰伹会昔权。不会昔实。此依清凉圭峰也。今取后义)
总是一乘。开之为同别。此事理无碍。是同教一乘
之义理分齐故。故一一会前终顿能拣权三之义
也。以同教一乘是该取顿实故也。】

「密祖又曰。具此十门。方名理事无碍。又曰当同教大
乘之极致。后观别教等(祖曰。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具此等十。方名理
事无碍。巳当大乘同教之极致。故下第三观是别教一乘。迥异诸教)。」

【评曰。即前清凉。存亡无碍全證之事理无碍门。此
大乘同教。即前总取双绝双存圆教中同教也。以
祖曰大乘亦名一乘故。理义正齐。不必疑也。后观
别教。此观同教。何疑之有。次前即言是同教一乘
之义理分齐。可为良證。】

「观祖又曰。实教大乘亦名一乘。谓会三归一。唯有一
乘法故。即后三教合为一实。即今性相二宗有多差
别。略列十条。(贞元一之上)此能拣十义。亦即此经中同教
之义。(演义第六云。然法性宗十义。即此经同教中义)密祖亦曰。即华严同教
(圆觉大钞云。法性中十义。即华严中同教之义)。」

【评曰。此亦后三合为一实。开二即同别。(贞元一之上云。第四
就实教中。复有二门。一约有位无位。分之为二。则以终教同前始教。皆名为渐。第四名顿。二约圆融不融
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唯第五圆融具德。名别教一乘。迎福曰。贤首教门只有一
乘中。开二为同别。或云。圆教有二。开成同别。未尝有合后三。为一实教。开此为同别二教也。且后三开同
别者。乃贞元疏也)开三即圆终顿也。是以为四。即但有同
别。是合取顿实。即圆中之同也。以一乘三乘小乘
三宗。不同一乘有二故。(然此三宗寄于五教。有乎二说。一孔目教章等。则以
卷一 第 576b 页
后一为一乘宗。中间三教为三乘宗。初一为小乘宗。二依华严圆觉等疏。初一为小乘宗。次一为三乘宗。
后三为一乘宗。今即后义)此上释合后三也。合为一乘。后段释
开后三也。则唯后一中自有同别。不取终顿。以一
乘唯有同别。无馀乘故。故成三一也。(此上等元是白书)
五。则终顿圆。若后一自开同别。则离之之终顿。非
合之之终顿。亦以一乘三乘小乘三宗。不同终顿
各诠双存俱泯。偏而非圆。若取终顿。全同四中。此
理显然。宜深思之。(此则分四教。即合终顿为圆中同教。分五教。则圆中自有同别)
若将四教作五教释通。开合不分。偏圆难辨。伹见
理事无碍之言。便名终教。如法华等。理事无碍一
宗所收。大乘一发。判为偏浅。(且理事无碍自有三重。一能所无二。二能
所俱泯。三存泯无碍。岂可才见理事无碍之言。尽名终教。致使深义例为偏浅。何其谬哉)若谓
圭山之言而不通者。(圭山以渐顿一分。则法华乃渐之终极。故属终教。岂可执
一言而妨多义也)岂不碍他渐中之圆。(演义第五云。华严之圆是顿中之圆。
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之仪。二经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
宗义(要问上云。法华经宗
义是一乘经也)别意(教章云。是故当知法华别意。正在一乘)在于一乘等语
乎。况吾宗未尝局判一经而作一教。以深为浅。吾
祖诫之甚明。可深体之。可深思之(巳上第二义竟)。】

「清凉曰。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大疏玄谈云。故此圆教。语广名无量
乘。语深唯显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圆融具德故)。」

【易简释曰。清凉玄文义理分齐中。同顿同实。及圆
融具德。乃教下曲分义门。与以教摄乘。义意亦别。
指总相会通同别并乘教开合同别。乃曰皆明教
门。非是义相(易简释乘教开合中文也)
卷一 第 576c 页

评曰。此兄常曰。但是义相。非为机教门。以一圆教。
岂有二种修證。故此拣云乃教下义门是义相也。
不同二处(总相会通。并乘教开合二处也)皆明教门矣。】

「迎福释曰。三此中同教。要圆教与终顿二教。义类相
似。故云同也(清凉自言。同教者谓终顿二教也。未尝云要圆教与终顿义类相似。故云似涉
无稽也)。」

【评曰。迎福老人。聪明博达。当今诸方放出一头地
者也。此论似涉无稽何耶。】

「清凉释曰。言同教者。谓终顿二教。虽说一性一相。无
二无三(演义第七)。」

【评曰。此正同教自相也。理应更曰。言思斯绝。以影
在下文不言耳。无二无三非泯二乎。问曰。同彼顿
实。安知合彼为同教耶。答。祖云下同同教。释此言
也。如次引云(演义四十四。钞十门唯心中文也)。】

「又曰。不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故非别教(连次前文)。」

【评曰。拣非别教也。既非别即同明矣。不亦即终顿
非别乎(若约总𠬧诸教。如圆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谛因缘。有始教中十地十如八识四智。有
终教中事理无碍。有顿教中言思斯绝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此则𠬧前四教也。清凉曰。圆必摄四。圭山亦
曰。圆教摄于前四。若约总拣诸教者。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终教。不说德用。该𠬧顿教。一向
事理双绝。清凉曰。如彼百川不同咸味。此则拣前四教也。是知拣则拣前四教。𠬧则𠬧前四教。且祖师拣
𠬧之义。焕若临镜。又何惑哉)。】

「又曰。而别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无碍。言思斯绝。同
彼二教(连次前文)。」

【评曰。此示能同。即别教中。彰其无碍也。(贞元云。由彰其无碍
卷一 第 577a 页
皆别教也)非别有同教同彼也。今能所同义。不同昔人。
可深体之。(昔谓。自有能同同教。同彼二教。今谓能同乃别教中理事无碍。同彼二教也)
良以同彼。故取之也。义如下引。问信满成佛行布
十地。同前诸教能同名同。岂非同教同彼耶。答。彼
约一乘同三乘方便。引彼令舍权入实。不待该而
是圆。(此问答乃教章行位差别中文也。章云。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
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若自别教。即
不依位成。今即一乘。寄同三乘。引彼方便。以本非江水。故不待入。本非不融。故不待该也)今约
所诠事理无碍。是一该取二教所诠。入圆成此
彰其无碍。(既该取二教入圆。为圆中同教。非离之之存泯也)如浩然气。(孟子
云。我〔之〕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同雌雄风。(宋玉风赋云。大王之风所谓雄风也。庶人之风
所谓雌风也)总斯二风以为一气。浩然之外无别雌雄。
雌雄之外宁有浩然。事理无碍。同存绝即泯。总斯
存泯为事理无碍。道理亦尔。岂二事理无碍分能
所耶。章家约引权机。此文该取偏法。机教相须。宛
然函盖。然皆别教一乘同前教耳(虽有约机约法不同。然皆圆别
一乘。同彼诸教也)。】

「又通难曰。以别该同。皆圆教摄。(玄谈义理分齐之文)钞曰。犹彼
江水入海亦咸(演义第七云。谓有难言。既同顿同实。何异顿实。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
别义。如事理无碍。必有事事无碍耳。犹彼江水入海亦咸)。」

【评曰。既俟别该即偏教之终顿。非能同别教也。又
言。江水入海非自海水。即终顿为此之理事无碍
明矣。指圆教摄。(玄文云。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即总取双绝双存
圆教中同教也。当知。该之之终顿。非离之之终顿。
卷一 第 577b 页
入海之江水。非未入之水矣。开为终顿。则各得存
绝即泯之一门。该而合之。则具得存绝即泯同时。
全入之事理无碍门也。(清凉曰。若总取双绝双存。亦圆教中同教义也)
所谓同教一乘之义理分齐。同教之极致也。岂别
有事理无碍同彼事理无碍乎。若本与同之圆。岂
可复言圆教摄也(若本海中之水。何待入海方咸。是知未入海之江水。须俟决流
而趣。然后同味也)。】

「又曰。圆教有二。一同教。二别教。别即不共。不共顿实。同
教者。同顿同实。若下同同教一乘等。(大疏十四之上。列十门唯心云。
上之十门。初一小教。次三涉权。次三就实。后三约圆中不共。若下同诸乘。通十无碍。演义四十四云。上之十门
下。约教分别。即具五教。涉权。是始教。就实通二。一即终教。终教亦名实教故。其摄相归性。亦通顿教。以后三教
皆同一乘。并拣于权。故顿亦名实。后三圆融即是圆教。而言不共者。圆教有二。一同教。二别教。别即不共。不共
顿实故。二同教者。同顿同实故。今显是别教。故云不共。若下同诸乘下。约融通说。若下同同教一乘。即𠬧次三。
就实。若同于三乘。亦𠬧前四。以其圆教。如海包含。无不具故)。」

【评曰。既言下同同教一乘。则收次三门唯识。则同
教一乘是。终顿何不得称此名耶。既曰收之。是海
具之江水。不同长江也。然海中江乃收长江同味
耳。别教同彼言下同也。】

「又曰。若同三乘亦收前四。自注云。乃前四门唯识。非
四教也(连次前文)。」

【评曰。别教一乘下同诸乘。既不所同是三。能同亦
三。当知。别教下同终顿。不应便非是圆。却俟该而
入圆也(有谓。能同是同教。同彼终顿。非别教下同终顿。今以下同三乘例难云。既不所同是
三。能同亦三。明知能同终顿。不应便非是别。祖云。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复何疑哉)。
卷一 第 577c 页

以本非江水故不待入。本非不融故不待该。盖后
三教并拣于权合为一实。皆是一乘。开即为二。谓
同别也。(贞元一之上)有开之之终顿。非圆中之同。(乃离之之
存泯也)今将合之入圆。故说该耳。(该取终顿。即圆中同也)而钞
又曰。如海包含无不具故。(演义四十四。前巳具引)则总收诸
教。会三归一。得非广乎。(有谓。会三归一。但释教章可也。用释馀义。意势全别。
则知其误也)总会诸权以入一实。得非为人之教门乎。
(有谓。能弘门非被机之教者。则知其妄也)同顿同实。又同三乘。前后互
出。前明拣权。未收沟洫。且同顿实。况复影在前文
全收中耶。(前文者。即玄谈云。语其横𠬧。全𠬧五教也)此文拣收具明。(此即
上所引大疏十四。演义四十四之文也)但拣顿实。异于前文。(前云别教一乘
唯圆融具德。今云别即不共。不共顿实)
而前文又曰。尚非三四。(三四即终
顿也)前后相仍。全同教章分相中也。(分相中全拣前四也)又知
不共非唯不共二乘。乃权实三乘皆不共也。(权即始教
实即终顿也)拣则三一不同。同则三一和合。亦斯义也
(巳上第三义竟)。】

「全收诸教宗。迎福曰。四此中全拣前四。不摄于圆。约
别教说。若此中全收。圆必摄四。约同教义说。故行愿
钞作此指也。此约圆教。收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同
也。故下钞亦云。若同于三乘。亦收前四。以同教如海
包含。无不具故。然上四义收摄同教。体势略尽。有同
此类。以义收之。则无所滥涉矣。又馀三义诸祖共有。
同顿同实清凉新加。唯约一乘深义说也。又泯二是
同。乃目法华等。馀三皆华严(此录会解第八)。」
卷一 第 578a 页

【评曰。迎福老。以海具百川说全收之义。与章初少
异。(迎福曰。以初义共三一故少异全𠬧。以全𠬧必约海具百川故。说少异共三一)不知将
章初海印一乘。并所诠中一乘。为百川耶。不百川
非海而何。(会解拣全𠬧。与章初异。今问云。章初一乘是海耶。百川耶。是岂敢将章初一乘为百
川。若不百川。必应是海。若谓之海。复何异哉)又曰。共三一以法华为同
教。又不拣泯二是同之一乘目法华义。又曰馀三
皆华严。华严非海乎。或似自语前却。(会解初云。共三一以目法
华为同教。不言泯二目法华。下文却云。泯二是同乃目法华。馀三皆华严。前后繁乱)又曰。然
上四义收摄同教。体势略尽。若曰旨意是一曰尽。
此四岂非是一。若云祖文出处略尽。莫未尽否。(且祖
文自有三十馀处。若以四义𠬧之。莫未尽否)又唯将全收作同教释。(圭山
云。圆教摄四之时。一一同圆。清凉曰。圆必摄四。圆以贯之。亦圆教摄。贤首章初分相该摄。明指为别教得
志。若合乎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迎福决谓全𠬧只作同教。切不可要全𠬧诸教。亦是别教。自质云。若
尔全拣门复是何教耶。此正要拣𠬧对说同别耳。今却问云。该𠬧全𠬧行相何异。分相之与全拣。复是何
教。且章初。还可拣𠬧对说同别以否)又曰。收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
同也。此作得名所以。不知自何而来也(前云。三一具故名同
教。又云。同泯二故得名同教。又云。义类相似故名同教。今谓。𠬧前四教故云同教。且同教一名。随文各出。
皆谓得名。恐非祖意)。】

「圭峰曰。全收诸教宗同教缘起义。亦指大疏玄谈全
收之义(行愿钞第一云。大疏玄谈。全拣全𠬧。全拣诸宗。即别教性起义。全𠬧诸宗。即同教缘起义)。」

【评曰。此作同教释。则是方便。故贤首圆教或五也。
且取非即圆通义也。(孔目云。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一由
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所目故。二与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
圆通自在义也)既曰全收诸教。即前之四教谓之诸教。清
卷一 第 578b 页
凉曰圆必摄四。若尔即教章所诠差别摄前之同
教。(章曰。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所说心识。何以故。是此方便故)亦即教章之初
同教。以此同教。始自一乘终至多乘。无不包故。亦
即贤首总收十门唯心之同。(探玄第十三云。一相见俱存。至十帝网无
碍。上十门唯识道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总具十门。
约同教说)清凉曰。如海包含无不具故。(演义四十四卷)则同顿
同实之义。亦是此义。(清凉曰。下同同教一乘。则𠬧次三门唯识)下文亦
说同三乘故。(若同于三乘。亦𠬧前四)章中。前曰华严一乘。后
曰圆之同教。(若依圆教者。有二义。一摄前诸教所明行位等。以是方便故云云)
海而何。(斥会解拣非海具百川等)至相亦曰。会三归一。故知同
也。三即诸教故。如初义巳辩。彦和可常共取至相。
此义释章初二门。但不用同。与今有异。义苑亦指
此同章初之义。(义苑亦以会三归一。用释章初同教)此有深理。昔可
尚也。安更有词。此义祖语稍多。然又易见。不多云
也。】

「清凉全收曰。大海必摄百川。同一咸味。圆必摄四圆。
以贯之。亦圆教摄。(纲要云。其犹百川不摄大海。大海一滴即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咸
味。虽包众典。圆以贯之。故一文一句皆摄无尽)尚非三四等。有其所通。无其
所病。(玄谈义理分齐中文)圭山大钞。指全收为一。是别教。(圆觉大钞
第五云。圆教摄四之时。一一同圆。谓应难云。既摄前四。何殊小乘及法相等。故今释云。尚非终顿。何况初二。如
海中百川。满满皆具十德。及百川之味。不同江河虽千万里。终无海中一德)又曰。统收不
异曰一。运载含融曰乘。(行愿钞第六)章门探玄等亦尔。圆
教或一。馀相尽故。(教章探玄皆乘教开合中文)一切三乘等本来
悉是一乘法故。(该摄中文)则全收是别。义亦可见。(孟子曰。君子深
卷一 第 578c 页
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可堂老人。左之右
之。常逢其源矣)不能广辨。过吾门者。熟闻之矣。况孔目问答
此之同别。文义如云。然二师。(豫复二师)既但此之三(易简三种)
四。(会解四义)且亦逢场作戏耳(巳上第四义竟)

别出二章。」

「祖曰。一乘教义分齐。云何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
不共教。圆教一乘所明诸义。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
是不共教。二共教者。则小乘三乘教。名字虽同。意皆
别异(要问上卷一乘分齐义)。」

【评曰。祖言别即不共。(十地疏十四之上。别即不共。不共实顿)又曰。迥
异馀宗。(玄谈云。迥异馀教。圆觉曰。迥异诸宗)又曰。不共二乘。(玄谈云不共二
乘。名一乘教)又曰。不共三乘小乘同。(孔目十明章)又曰。别于
三乘。(孔目教章共有)此皆夐绝迥异不共以解别也。然其
所自。盖出智论。太一首用。诸祖靡有不从。其唯圆
融具德。乃目普法之自体。非释别名之训义也。又
祖曰。馀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要问诸经部类
差别义)又曰。二乘共有。名数共同。(要问一乘分齐义)又指成
不成等四句。则曰是一乘共教。非别教也。(要问众生作佛
义)皆以共释同。盖共者同也。又曰。三一和合同一
善巧。故名同教。(教章云。三乘一乘和合说故。属同教摄。孔目云。一乘三乘同一善巧。
是其同也)此乃以合释同。同者合也。则三乘为教。一乘
为义。和合不离。摄机成益也。(教章云。若先以三乘引出。后令得一乘。亦
是三一和合摄机成二益。故属同教)又同者辈也。齐也。此言流辈相
齐也。祖曰。同教门者。则与三乘义同。但由智回向
卷一 第 579a 页
故。入一乘摄。(孔目真如章)又曰。依一乘教分与终教相
同。(要问诸修道总别义)又曰。同教者同顿同实。(玄谈义理分齐并十地钞)
下同诸乘。(演义四十四)又曰。文虽是同。意皆别异。(孔目十地
章云。文虽是同。而义皆别)皆言三一宗差。法门同也。又说法华
渐同华严。(章曰。或说释迦报土在灵鹫山。如法华云。我常在灵山等。法华论主。释为报身
菩提山当知此约一乘同教说。何以故。以法华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染归净故。说法华处即为实
也。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莲华藏十佛境界。法华亦尔。渐同此故。是同教也)此以流
辈相齐以释同也。此中法华即圆中同耳。又曰。今
以理求通之。与同义无别趣。(孔目妙趣章)盖以同犹通
也。故有通教一乘。(圆觉钞云。此是别教一乘。非法华通教一乘也)亦言是
一法门通彼三一。达乎二宗。如曰上件法门。摄下
诸教。顿属其上分本教义。渐从其末义。通一乘三
乘小乘。何以故。为彼圆教所目故。(孔目一乘三乘义章)又曰。
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说。(孔目缘起章)又曰。此文在三
乘。亦通一乘用。(要问三性三无性义)又曰。此文在一乘。通彼
三乘用。(要问悔过法义)此以通释同也。然其滥觞。皆智论
之共教。共即同故。太一用之。诸祖同遵。岂有异致。
故知诸文同教之名。释训不出三一共通和合。流
辈相齐。故名同也。释训既尔。诸文互成。今欲示义。
且作此耳。其会三归一乃教相也。由彼教中。诠显
此理。知其是同。可释回三入一教之名义也。岂有
将会三归一。作同字之训义故。(会解。说同教四义。皆作得名训义之
因由)譬彼空不空义。乃二教之所诠。非始终之训义。
(但二教所明空不空二义。非二教之得名也)故今一乘有共不共焉。】
卷一 第 579b 页

「祖曰。然此五教相摄融通。有其五重。一或总为一。谓
圆教摄于前四。一一同圆。唯一大善巧法。(教章云。或总为一。谓
本末融镕。唯一大善巧法。探玄并大疏贞元皆云。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圆觉大钞第五云。圆教摄四
之时。一一同圆)或名圆教。或名一乘。或名教纲。或名教海。或
名一圆音教。或名普法。或名通宗。(孔目十玄章)或名性起
树藏。(要问教相义云。性起树藏。内庄一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或名缘起大树。(要问
成佛前后义云。若依一乘教。于念念中成佛。皆尽所化有情。在诸位中。十住巳去乃至菩提。皆尽众生界。成位
遍满。无有前后。为同一缘起大树故也)或名无尽圆通自在宗。(孔目法数章)
或名圆通自在法。(孔目料简章)或名无尽佛法。或名普贤
无尽法。或名法界大宗。或名圆满教。或名圆宗。或名
满藏。或名圆圆海。(释论第十云。大本华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得诸佛胜故。其
一切佛不能成就圆圆海劣故)或名性德圆满海。(释论第一云。摩诃衍法诸佛所得耶。能得
于诸佛。诸佛得不故。菩萨二乘一切异生亦复如是。性德圆满海是焉)或名教本。或名
总相法门。(大经疏三之上云。第一天王得总相法门。诸佛将兴。皆生彼天。下生之时。普应法界。
顿阐华严。为圆满法)
或名圆满教轮(华严经第二卷云。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
教轮解脱门)。」

【评曰。皆华严圆别一乘。全收诸教之大宗也。包容
融摄具德圆通。随称皆得耳(此全得总相会通之大意。故引诸名。为分
教之本。愿诸来裔幸冀留情)。】

「或开为二。或曰本末。(章曰。一本教。谓别教一乘为诸教本故。二末教。谓小乘三乘从
彼所流故)或名究竟方便。(章曰。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为方便故)或曰
三乘一乘。(孔目一乘三乘章)或曰共不共教。(智论以华严经为不共教。馀经
是共教也)
或名同别。或名正乘方便乘。或约大小。(要问云。谓大小
二乘。于方便中。从教趣果分二故)
或约权实。(且权实有乎二说。一约究竟方便。以明权实。于五教
卷一 第 579c 页
中。后一为究竟乘。前之四教为方便乘。前四教自有权实。何以俱为权耶。答。以实体不足故不说。一切皆有佛
知见故。故属三乘。并为方便。二贞观以来法相繁异。以五性三乘为实。一乘一性为权。其说翳乎一乘。其道盛
行中国。于是起信等疏。言教具阙中。广辟斯义。遂明一乘一性为实。三乘五性为权。于五教中。前二为三乘。后
三为一乘。终顿皆明一性。是以判入一乘。清凉圭峰。皆承袭之。遂有二说焉)或约曲直。(释迦
经谓届曲教。舍那经谓平道教)
或约渐顿等(章曰。谓以先习小乘。后趣大乘。大由小起。故名为渐。
直往菩萨。大不由小。故名为顿)。」

【评曰。皆前一乘圆教开也。但或首开不共一乘。次
分大小权实。(首开不共。于共教中。分为大小。就大乘中。复分权实)或先析小
乘。后分权实同别。(先开不共小乘。次分权实。前一为权。后三为实。就一实中。复分
同别。前二为同教一乘。后一为别教一乘)或作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
或作三。一故开二中有多变态耳。然诸共教或名
三乘。或名一者。由一乘共即彼三乘小乘。但由智
回向。故入一乘摄。(孔目真如章)左右称耳。问诸方便乘
名一乘者。为即以否。(否者。不定之词。诸方便乘名一乘者。为即究竟一乘耶。为
非究竟一乘耶)答有二义。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
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目故。无异事也。二与
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
在义也(孔目。横依方便进趣法门故。约即不即以分。二义差别故)。】

「或开为三。小乘三乘一乘。或渐顿等。(光统立渐顿圆。至相搜玄用此)。」

【评曰。初义就五教有二说。若皆为(去声)三人。则中三
为三。(如探玄教章孔目问答等)若泯二属。一则后三皆一。(如华严。圆
觉疏等)
是故四中同教一乘。或从三出。(就共教中。约存三泯二不
同。分之为二)或从一出。(合后三为实。分之为二。则有同别一乘)是故贞元
大开权实仍小。为三十条拣权。于后一实。开同别
卷一 第 580a 页
(贞元第一之上)。】

「或分为四。谓别教小乘。至别教一乘。或小渐等。(探玄云。或
分为四。此有二义。一于上共教中。约存三泯二。开两教故。为四。一别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
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等。二约历位无位开渐顿二教故。为四。一小乘教。二渐教。三顿教。四圆教)。」

【评曰。原夫初义通论大旨。唯有三宗。别教小乘不
通菩萨。名小乘宗。共教三乘三人同禀。名三乘宗。
直显本法。并会三归一。名一乘宗。但五教中。六七
(清凉圭山)二祖。多取泯二属一。以拣于权。后三皆实。名
一乘宗。不融为同。以融为别。(贞元第一之上。前巳引竟)四五。(云华
贤首)二祖。每以中间。通为(去声)属三乘宗。后一究竟为
一乘宗。五祖复以存三泯二。分其顿实。归一乘宗。
(探玄第一)故五六祖师分三之后。皆就三宗。两其同别。
而成四教。(探玄。并大疏。皆于共教中。约存三泯二开两教。故分为四)一乘宗中
自有二故。是故或将第五为别。前四总为共教一
乘。于中即有小乘三乘一乘。或更析开不共小乘
共教三乘。其馀如来藏佛性泯二之教。楞为共教
一乘。与今圆开四教。名体全符。盖诸共教上下相
望。自有共不共也。(要问上一乘分齐义云。仍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
教三世有等。三乘则无。三乘教有。小乘则无。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数共同。或二乘俱无。则一乘教是
也)若析顿实以为所拣。总属方便。入三乘摄。却散
为五。后一自具同别。为一乘宗。是则一乘还有同
别。亦顺三宗。故一乘中无二同教对一别也。是则
顿实。属三则权。属一则实。离偏而合圆也。盖以教
海之中接引物机。有多方便。句数不同。前代诸德
卷一 第 580b 页
各述一门。(如古今立教中辨)吾祖笼络结成教网。故有开
合。纵成多教。皆初圆中渐次开也。苟尔亦圆之始
小耶。答实尔。总之别也。又何离偏而合圆耶。机有
普别。智有三一。得向异故。是故卷舒不曰一端。舒
而常卷。卷又即舒。舒卷自在。为华严教网之大宗
也。】

注同教问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