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第 955c 页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
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难六宗,先指四宗与前同竟,已如前
破;次「今问」下真常二宗对并为难,又二:先
以同异对并,次「何者」下释不异。又二:先释
异非妙法,以生灭虚伪故;次「又真」下判既
非妙法,何殊不真等。
次难圆宗中,先牒计
总斥,次「大品」下别难。又二:初以果法俱融
难,次「又云」下以因法俱融难。染因染果皆悉
即净具一切法,岂非不二耶?次责五宗六
宗无凭中,言「出顶王经」者,亲捡无文,未审
其意。
次难有相无相教中二:先总斥,次「何
者」下别斥。又三:初以二谛相即难,次「华严」
下以经部大体难,三「大品」下重引《大品》结
难。初文二:先举二谛中言「相即」者,俗即
有相,真即无相,不应相离。次「一切智人」去
引證也。一切智人即證真,真即无为,差别
卷二十 第 956a 页 T33-0956.png
即俗,以犹用也。用此无为而能分别,故即
俗论真。次文又二:先准部中所明义不应
别,次「若纯」下明别立有妨,寄此兼判《楞伽》
成方等部。他云《楞伽》非第三时,七卷经文
第六卷中「大慧问言:外道尚遮不许食肉,
何况如来大悲含育,而许自他令食肉耶?」
若大乘中《梵网》已制,犹作此说,当知《楞伽》
四含之后为渐制之始。下佛答中仍云「菩萨
不应食肉」,故知仍存小教中开。
次难一音
中亦二:先立计总斥,次别难。别中为六:初
以鹿苑施小四谛破,次以信解衣璎二身
破,三「若言」下所化返成能化破,四「若言法华」
下以法华纯一纵难破,五引《华严》仍二破,
六「故知」下结难。言「华严五天住返」者,通举
上五,故云「五天」。其实但四,除化乐故,谓忉
利说十住,夜摩说十行,兜率说十向,他化
说十地。
○四研详中二:先释章名,次「若五时」下正为
研详,次第详前南三北七所用宗教,寻之可
见,不复分节。「全失三门亦失七门」者,以般若
中有共不共故,不共虽有别圆不同,且总
言之名为「不空」,对共中四以为八门;既但
得一,全失共三及不共四,故云「失七」。「此得
斥小一种声闻,全失七种声闻者」,藏通八门
各有声闻,若斥有相,但斥三藏有门一种,
全失馀三及通中四,故云「失七」。「会五」者,五
谓人天及三。「不会七」者,「七」谓声闻支佛各
有二故。「永失七术」者,常乐等四及非常非无
常等四,总成八术,故知但常唯得八术中之
俗论真。次文又二:先准部中所明义不应
别,次「若纯」下明别立有妨,寄此兼判《楞伽》
成方等部。他云《楞伽》非第三时,七卷经文
第六卷中「大慧问言:外道尚遮不许食肉,
何况如来大悲含育,而许自他令食肉耶?」
若大乘中《梵网》已制,犹作此说,当知《楞伽》
四含之后为渐制之始。下佛答中仍云「菩萨
不应食肉」,故知仍存小教中开。
次难一音
中亦二:先立计总斥,次别难。别中为六:初
以鹿苑施小四谛破,次以信解衣璎二身
破,三「若言」下所化返成能化破,四「若言法华」
下以法华纯一纵难破,五引《华严》仍二破,
六「故知」下结难。言「华严五天住返」者,通举
上五,故云「五天」。其实但四,除化乐故,谓忉
利说十住,夜摩说十行,兜率说十向,他化
说十地。
○四研详中二:先释章名,次「若五时」下正为
研详,次第详前南三北七所用宗教,寻之可
见,不复分节。「全失三门亦失七门」者,以般若
中有共不共故,不共虽有别圆不同,且总
言之名为「不空」,对共中四以为八门;既但
得一,全失共三及不共四,故云「失七」。「此得
斥小一种声闻,全失七种声闻者」,藏通八门
各有声闻,若斥有相,但斥三藏有门一种,
全失馀三及通中四,故云「失七」。「会五」者,五
谓人天及三。「不会七」者,「七」谓声闻支佛各
有二故。「永失七术」者,常乐等四及非常非无
常等四,总成八术,故知但常唯得八术中之
卷二十 第 956b 页 T33-0956.png
一耳。又「八术」如《止观》第八记。「二鸟俱游」者,
《大经》第八〈鸟喻品〉云:「善男子!鸟有二种,一
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
此品答前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旧云
「娑罗」是双、「邻提」是鸟,然「娑罗」翻坚固,不应
云「双」。或云娑罗一双,邻提一双。或云娑罗一只,邻提一只。引文云「鸟有二种」也。或「娑
罗」翻为「鸳鸯」,引證云「问中云娑罗,答中云
鸳鸯,类异义同」,故以鸳鸯替于娑罗。或云
「娑罗」翻为「天鹤」,引六卷《泥洹》云「雁鹤舍利」。
章安云:然汉不善梵音,秖增诤竞,意在况
喻,取其雌雄共游止息,譬一中无量、无量中
一。问:为凡与圣共、圣与凡共、凡与凡共?他
云:若观常时不识生死无常,若观生死无
常不识涅槃常住,二解不分,如识金不识
鍮、识鍮不识金,精识二物是名双观;馀
三亦尔。凡圣俱然,故云双游。此释违喻,一
鸟穷下之生死,一鸟穷高之涅槃,升沈永
乖,双游何在?又有人约半满以明双游。夫
双游者,生死涅槃各有常与无常,取生死涅
槃中双常为一双满,取生死涅槃中一双无
常为一双半。今明不尔,两常俱起乃是二
雄,两无常俱起乃是二雌,亦与喻乖,是故不
用。今言双游者,生死涅槃中俱有常无
常,在下在高双游并息,事理相即,二即中、
中即二,非二中而二中,事理雌雄义并成
也。故此双游须约六即,此中具有凡共圣
等,如前三句。
用一音者,「有慧方便解」等者,
慧即是实,方便是权,二义相即不得相离。他
《大经》第八〈鸟喻品〉云:「善男子!鸟有二种,一
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
此品答前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旧云
「娑罗」是双、「邻提」是鸟,然「娑罗」翻坚固,不应
云「双」。或云娑罗一双,邻提一双。或云娑罗一只,邻提一只。引文云「鸟有二种」也。或「娑
罗」翻为「鸳鸯」,引證云「问中云娑罗,答中云
鸳鸯,类异义同」,故以鸳鸯替于娑罗。或云
「娑罗」翻为「天鹤」,引六卷《泥洹》云「雁鹤舍利」。
章安云:然汉不善梵音,秖增诤竞,意在况
喻,取其雌雄共游止息,譬一中无量、无量中
一。问:为凡与圣共、圣与凡共、凡与凡共?他
云:若观常时不识生死无常,若观生死无
常不识涅槃常住,二解不分,如识金不识
鍮、识鍮不识金,精识二物是名双观;馀
三亦尔。凡圣俱然,故云双游。此释违喻,一
鸟穷下之生死,一鸟穷高之涅槃,升沈永
乖,双游何在?又有人约半满以明双游。夫
双游者,生死涅槃各有常与无常,取生死涅
槃中双常为一双满,取生死涅槃中一双无
常为一双半。今明不尔,两常俱起乃是二
雄,两无常俱起乃是二雌,亦与喻乖,是故不
用。今言双游者,生死涅槃中俱有常无
常,在下在高双游并息,事理相即,二即中、
中即二,非二中而二中,事理雌雄义并成
也。故此双游须约六即,此中具有凡共圣
等,如前三句。
用一音者,「有慧方便解」等者,
慧即是实,方便是权,二义相即不得相离。他
卷二十 第 956c 页 T33-0956.png
用五时但得方便而无实慧,故《净名》云「无
慧方便缚」,故无实慧而用方便,名爱见悲,
即三藏菩萨也。总而言之,除无缘外,皆悉
名为方便缚也。是则别教地前,通教出假,
皆名爱见。若但一音而无权慧,何但方便是
缚,慧亦非解,故《净名》云「无方便慧缚」,即二
众空慧也。总而言之,通别入空菩萨,皆名
无方便慧。今用此意,斥彼用教,诸味用实,
虽名一音,若无赴缘,弹斥洮汰成生熟
苏,使至法华堪入一实,名无方便。若用
五时渐诱之益,则失诸味平等一音,名为
无慧。故今斥之。义同缚慧及缚方便。
○五判教中,列章,解释。释中自六。初释大
纲中复为三:标、列、释。释中复为教、观二种。
于中又二:先二门意,次正释。释中二:先释
二种,次「今辨」下简示称叹。初文二:初约教中,
初释顿教,始自华严终至法华,皆有顿义,
故显露中唯除鹿苑,以馀部中皆有顿故,
名为顿教,而非顿部。下文不定,亦复如是。
此中又引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
明鹿苑初成亦有顿义,况诸经耶?言「七处
八会」者,是旧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成。晋义熙
十四年,北天竺佛度跋陀罗三藏此翻觉贤,
于扬州司空寺译。后有大唐三藏,證圣元
年来至,与干阗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爱
敬寺译,八十卷成。但龙宫三本,上本十三世
界微尘数偈,中本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下
本十万偈四十八品。今但有三十九品,则经
犹未尽。旧经七处八会,新译更加普光明殿
慧方便缚」,故无实慧而用方便,名爱见悲,
即三藏菩萨也。总而言之,除无缘外,皆悉
名为方便缚也。是则别教地前,通教出假,
皆名爱见。若但一音而无权慧,何但方便是
缚,慧亦非解,故《净名》云「无方便慧缚」,即二
众空慧也。总而言之,通别入空菩萨,皆名
无方便慧。今用此意,斥彼用教,诸味用实,
虽名一音,若无赴缘,弹斥洮汰成生熟
苏,使至法华堪入一实,名无方便。若用
五时渐诱之益,则失诸味平等一音,名为
无慧。故今斥之。义同缚慧及缚方便。
○五判教中,列章,解释。释中自六。初释大
纲中复为三:标、列、释。释中复为教、观二种。
于中又二:先二门意,次正释。释中二:先释
二种,次「今辨」下简示称叹。初文二:初约教中,
初释顿教,始自华严终至法华,皆有顿义,
故显露中唯除鹿苑,以馀部中皆有顿故,
名为顿教,而非顿部。下文不定,亦复如是。
此中又引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
明鹿苑初成亦有顿义,况诸经耶?言「七处
八会」者,是旧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成。晋义熙
十四年,北天竺佛度跋陀罗三藏此翻觉贤,
于扬州司空寺译。后有大唐三藏,證圣元
年来至,与干阗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爱
敬寺译,八十卷成。但龙宫三本,上本十三世
界微尘数偈,中本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下
本十万偈四十八品。今但有三十九品,则经
犹未尽。旧经七处八会,新译更加普光明殿
卷二十 第 957a 页 T33-0957.png
一会,第一摩竭阿兰若有六品:一世主妙
严,二如来现相,三普贤三昧,四世界成就,五
华藏世界,六毗卢遮那。第二摩竭熙连河曲
普光明殿会有六品:一如来名号,二四谛,
三光明觉,四菩萨问明,五净行,六贤首。第三
忉利天会说十住有六品:一升须弥顶,二
须弥顶赞叹,三十住,四梵行,五发心功德,六
说法,说令十住进后位也。第四夜摩天会
说十行有四品:一升夜摩,二夜发赞偈,
三十行,四无尽。第五兜率天会说十向有
三品:一升兜率,二升兜率赞叹,三十向。第
六他化天会说十地一品。第七重会普光明
殿说十地胜进行有十一品:一十定,二十
通,三十忍,四阿僧祇,五寿量,明菩萨报生
净土随时寿量,六菩萨住处,七不思议法
明佛果德,八相海,九随相光明功德,十普贤
行,十一如来出现。八三会普光明殿说六位
一品,谓离世间。第九游逝多林会说入法
界品,如是处会所明位行不出别圆,但经
义兼含、义难分判。始从住前至登住来
全是圆义,从第二住至第七住,文相次第
又似别义,于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
次行向地又是次第差别之义。又一一位皆
有普贤行布二门,故知兼用圆文接别。次
结如文。
次渐教者,又三:初约始终共名为
渐,次「又始自」下约人在教以判为渐,三从
方等之初至法华前皆名为渐。前文多处
及《止观》等用中间之渐,今用旧名通判一
代,且置藏等,是故尔耳。顿与不定亦复如
严,二如来现相,三普贤三昧,四世界成就,五
华藏世界,六毗卢遮那。第二摩竭熙连河曲
普光明殿会有六品:一如来名号,二四谛,
三光明觉,四菩萨问明,五净行,六贤首。第三
忉利天会说十住有六品:一升须弥顶,二
须弥顶赞叹,三十住,四梵行,五发心功德,六
说法,说令十住进后位也。第四夜摩天会
说十行有四品:一升夜摩,二夜发赞偈,
三十行,四无尽。第五兜率天会说十向有
三品:一升兜率,二升兜率赞叹,三十向。第
六他化天会说十地一品。第七重会普光明
殿说十地胜进行有十一品:一十定,二十
通,三十忍,四阿僧祇,五寿量,明菩萨报生
净土随时寿量,六菩萨住处,七不思议法
明佛果德,八相海,九随相光明功德,十普贤
行,十一如来出现。八三会普光明殿说六位
一品,谓离世间。第九游逝多林会说入法
界品,如是处会所明位行不出别圆,但经
义兼含、义难分判。始从住前至登住来
全是圆义,从第二住至第七住,文相次第
又似别义,于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
次行向地又是次第差别之义。又一一位皆
有普贤行布二门,故知兼用圆文接别。次
结如文。
次渐教者,又三:初约始终共名为
渐,次「又始自」下约人在教以判为渐,三从
方等之初至法华前皆名为渐。前文多处
及《止观》等用中间之渐,今用旧名通判一
代,且置藏等,是故尔耳。顿与不定亦复如
卷二十 第 957b 页 T33-0957.png
是。今先引大经通明一代渐教之相,此明
敷设教门出没利物,故用斯渐。次「始自」去
始自人天终至佛乘,亦名为渐,此是约人。
人虽在于诸味渐禀,而得益深浅始自人
天次第入实,此如《止观》初破三途后达
常住,此人不经华严,但从鹿苑之前,初禀
人天后渐深入。言「中间」者,或复初从方等
般若,后渐渐深入,皆如前说,并名为渐,
以鹿苑后皆有人天乃至实相故也。此等渐
人初不在华严,后不至法华,教虽经渐或
得顿益,其未入者若来至法华,被开会竟
又名渐顿,自是别途非全名渐。
三明不定,
中二:初略点示,次引经解释。释中三:先引
教,次释经,三结释经意。中又二:先明不定
之由,由往闻法;次正明不定,即今世发习。
且以提谓为首,提谓犹属显露未假秘
密,故至鹿苑方分显秘。次生熟苏中但语「菩
萨」者,亦是显露。亦应言,若秘密教,二乘之人
处处得入,但是文略耳。不语今经者,如第
一卷中分别,今经无不定故。《涅槃》中言「钝
根二乘」等者,应于法华皆得悟入,若至涅
槃乃是钝中之钝,此如五千复成不定。言
「菩萨」者,即藏通菩萨,至涅槃中方得闻常
破于无明,亦属不定,是等皆名发不定故。
言「七种方便皆入究竟」者,今释不定,非但
涅槃之中七种方便皆得入实名为不定,前
诸教中亦复如是。若圆教中及别登地得入
实者不名不定,故不定名必在方便。又登
地登住超断无明亦名不定,是故名为「醍
敷设教门出没利物,故用斯渐。次「始自」去
始自人天终至佛乘,亦名为渐,此是约人。
人虽在于诸味渐禀,而得益深浅始自人
天次第入实,此如《止观》初破三途后达
常住,此人不经华严,但从鹿苑之前,初禀
人天后渐深入。言「中间」者,或复初从方等
般若,后渐渐深入,皆如前说,并名为渐,
以鹿苑后皆有人天乃至实相故也。此等渐
人初不在华严,后不至法华,教虽经渐或
得顿益,其未入者若来至法华,被开会竟
又名渐顿,自是别途非全名渐。
三明不定,
中二:初略点示,次引经解释。释中三:先引
教,次释经,三结释经意。中又二:先明不定
之由,由往闻法;次正明不定,即今世发习。
且以提谓为首,提谓犹属显露未假秘
密,故至鹿苑方分显秘。次生熟苏中但语「菩
萨」者,亦是显露。亦应言,若秘密教,二乘之人
处处得入,但是文略耳。不语今经者,如第
一卷中分别,今经无不定故。《涅槃》中言「钝
根二乘」等者,应于法华皆得悟入,若至涅
槃乃是钝中之钝,此如五千复成不定。言
「菩萨」者,即藏通菩萨,至涅槃中方得闻常
破于无明,亦属不定,是等皆名发不定故。
言「七种方便皆入究竟」者,今释不定,非但
涅槃之中七种方便皆得入实名为不定,前
诸教中亦复如是。若圆教中及别登地得入
实者不名不定,故不定名必在方便。又登
地登住超断无明亦名不定,是故名为「醍
卷二十 第 957c 页 T33-0957.png
醐杀人」。
次约观门者,此三观中顿观一种全
同《止观》,渐及不定少分不同。渐初不云先
修归戒,下去文同。如前教中初即人天,此
中道理初亦归戒,但是文略。不定但寄渐次
论发不定,若彼《止观》但论从师所受修行
不定,故彼文云「或渐或顿或止或观」。既云天
台传于南岳,不可从师传于所发,是故不
同。此约昔闻今随修观所发不定。又渐次
观云,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般那,彼
《止观》意亦复如是。故彼三种初皆知圆。人不
见之,便谓《止观》渐初不知圆极之理,名为
别教者,谬之甚矣。禀此一家,皆须谙臆,信
其虚说,徒费馀言。
渐次观中二:初释,次重
别指。云「若的就」者,以此中文皆寄四教二
乘菩萨辨观故也。复更云「的」,即是借用别
教行相,而初心知圆者是也。
次简示中二:初
简,次结。初文自分信法二行,次结中云「大
该佛法」者,前标大纲,故此结云「大该佛法」。
言「大纲」者,此三种义,若教若观,该通一化,
语顿则始终俱有,语渐又三种不同,不定
复寄诸门涉于四教,列观秖是行者教部,
教部随行何等?为至何位?发心所期,各各
不同,不假必须从初至后,并未委论诸
门网目。为是义故,名为大纲。不同古人
以此三名局定判部,今师以此为大纲竟。
于其中间,或约声闻钝根菩萨或约利根
独悟菩萨,或对或并,或破或会,或盈或缩,或
显或秘,此等诸意随事别释,更须约教,故
与今昔诸判不同。
次引文者,證三大纲。
次约观门者,此三观中顿观一种全
同《止观》,渐及不定少分不同。渐初不云先
修归戒,下去文同。如前教中初即人天,此
中道理初亦归戒,但是文略。不定但寄渐次
论发不定,若彼《止观》但论从师所受修行
不定,故彼文云「或渐或顿或止或观」。既云天
台传于南岳,不可从师传于所发,是故不
同。此约昔闻今随修观所发不定。又渐次
观云,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般那,彼
《止观》意亦复如是。故彼三种初皆知圆。人不
见之,便谓《止观》渐初不知圆极之理,名为
别教者,谬之甚矣。禀此一家,皆须谙臆,信
其虚说,徒费馀言。
渐次观中二:初释,次重
别指。云「若的就」者,以此中文皆寄四教二
乘菩萨辨观故也。复更云「的」,即是借用别
教行相,而初心知圆者是也。
次简示中二:初
简,次结。初文自分信法二行,次结中云「大
该佛法」者,前标大纲,故此结云「大该佛法」。
言「大纲」者,此三种义,若教若观,该通一化,
语顿则始终俱有,语渐又三种不同,不定
复寄诸门涉于四教,列观秖是行者教部,
教部随行何等?为至何位?发心所期,各各
不同,不假必须从初至后,并未委论诸
门网目。为是义故,名为大纲。不同古人
以此三名局定判部,今师以此为大纲竟。
于其中间,或约声闻钝根菩萨或约利根
独悟菩萨,或对或并,或破或会,或盈或缩,或
显或秘,此等诸意随事别释,更须约教,故
与今昔诸判不同。
次引文者,證三大纲。
卷二十 第 958a 页 T33-0958.png
所以引三文者,〈方便品〉法说,文义显者。《无
量义》重叙于开,为合作由。〈信解品〉委领始
终五味,今昔权实无缺。若语方便,摄下二
周,若语信解,复该前后,故引此三文,该通
一部,本门晓示久成,故亦略引,是故正引
三文义足。然三处文,文意虽具,今从易了,
随显而说,故前之两文,文义互彰,后之一
文,该始末故。初引〈方便〉中意者,且取从
顿出鹿苑文;次引《无量义》者,正当鹿苑
后方等般若文;后〈信解〉者通收二文。今初〈方
便品〉文,又三:初引文,次解释,三结示。初引
文中具明渐顿,云「于三七日中」者,近代释
云:但是始成不云日数。菩萨流支云:说《华
严经》前之五会初七日说,第六会去第二七
说。引《地经》云「如是我闻等成道未久」,第二
七日也。复有人言:八会如前,第九会别时说。
新疏破前二师释云,第七日但说十地,故
知定在第二七日;若准《深密》、《普曜》二经,第七
日在鹿苑说三乘。《四分律》云第六七,《兴起
行》判七七。《五分律》第七日,《智论》五十七,《十二
游》一年方始说法。《过去因果经》云:「初七思
惟我法妙无能受者,二七思惟上中下根,三
七思惟谁应闻法,即至波罗柰为五人说
四谛。」小云法华疏云:「三七已说法华,引下
文宿王华智佛在七宝菩提树下说法华经,
今佛亦尔,《因果经》略同。」今师意者,佛在法身
地佛眼洞览,岂止道场淹留三七?今明三
七意有所表,表三周也。初七思惟法说,次
七思惟譬说,三七思惟因缘说,皆无机故
量义》重叙于开,为合作由。〈信解品〉委领始
终五味,今昔权实无缺。若语方便,摄下二
周,若语信解,复该前后,故引此三文,该通
一部,本门晓示久成,故亦略引,是故正引
三文义足。然三处文,文意虽具,今从易了,
随显而说,故前之两文,文义互彰,后之一
文,该始末故。初引〈方便〉中意者,且取从
顿出鹿苑文;次引《无量义》者,正当鹿苑
后方等般若文;后〈信解〉者通收二文。今初〈方
便品〉文,又三:初引文,次解释,三结示。初引
文中具明渐顿,云「于三七日中」者,近代释
云:但是始成不云日数。菩萨流支云:说《华
严经》前之五会初七日说,第六会去第二七
说。引《地经》云「如是我闻等成道未久」,第二
七日也。复有人言:八会如前,第九会别时说。
新疏破前二师释云,第七日但说十地,故
知定在第二七日;若准《深密》、《普曜》二经,第七
日在鹿苑说三乘。《四分律》云第六七,《兴起
行》判七七。《五分律》第七日,《智论》五十七,《十二
游》一年方始说法。《过去因果经》云:「初七思
惟我法妙无能受者,二七思惟上中下根,三
七思惟谁应闻法,即至波罗柰为五人说
四谛。」小云法华疏云:「三七已说法华,引下
文宿王华智佛在七宝菩提树下说法华经,
今佛亦尔,《因果经》略同。」今师意者,佛在法身
地佛眼洞览,岂止道场淹留三七?今明三
七意有所表,表三周也。初七思惟法说,次
七思惟譬说,三七思惟因缘说,皆无机故
卷二十 第 958b 页 T33-0958.png
息大施小,此偏就圆为语。若通约大乘为
语,初七思惟说圆,次七思惟欲说别,三
七思惟欲说通,皆无机故,息大施于三
藏。
次释中二:先释顿,次释渐。初释顿中二:
初正释〈方便品〉先顿意也。次「序品」下,引二
文助释顿后明渐。初文者,约大机,即寂场
之时;约小机,即成已思惟未说之时。次文
为二:初引二文,次「如此等」下判益相不同。
初又二:初引〈序文〉,次引〈涌出〉。初引〈序〉中
二:初引今佛,次引古佛。涌出如文。次得
益不同中二:先立不同,即初后两味不同;
次「何者」下释。又为五:初约机缘,次「如牛」下
约化主,三「三教」下约教味,四「又约」下约行,
五「以此」下结意。初约机中具得二名,大故
名顿,初故名乳。次约化主中二:先譬、次合。
机缘虽二,约佛恒顿,故云「具在法身」。三约
教中二:初单约华严得名,次「五味」下对馀
教味得名复殊,所以对渐不定,名之为「顿」。
在四味初,故复名「乳」。四约行中,亦从所对
得有二名:一从所證理极,得醍醐名;二得
乳名。复从二义:一大行之始,二小机未转。
先列二义。次「何者」下释小未转之相。五结
如文。
次释〈方便品〉开渐,中二:初述〈方便品〉,
次「故涅槃」下引《涅槃》證。初文又二:初正引
〈方便品〉,次「非但」下释古佛同然,指引〈序〉文
也。次涅槃文二:先引法譬,次「渐机」下释味
名。所以言「不取浓淡」者,秖是小机于华
严如乳非酪,浓于华严。三结示,如文。
次
引《无量义》中二:初引文,次从「佛眼观一切」
语,初七思惟说圆,次七思惟欲说别,三
七思惟欲说通,皆无机故,息大施于三
藏。
次释中二:先释顿,次释渐。初释顿中二:
初正释〈方便品〉先顿意也。次「序品」下,引二
文助释顿后明渐。初文者,约大机,即寂场
之时;约小机,即成已思惟未说之时。次文
为二:初引二文,次「如此等」下判益相不同。
初又二:初引〈序文〉,次引〈涌出〉。初引〈序〉中
二:初引今佛,次引古佛。涌出如文。次得
益不同中二:先立不同,即初后两味不同;
次「何者」下释。又为五:初约机缘,次「如牛」下
约化主,三「三教」下约教味,四「又约」下约行,
五「以此」下结意。初约机中具得二名,大故
名顿,初故名乳。次约化主中二:先譬、次合。
机缘虽二,约佛恒顿,故云「具在法身」。三约
教中二:初单约华严得名,次「五味」下对馀
教味得名复殊,所以对渐不定,名之为「顿」。
在四味初,故复名「乳」。四约行中,亦从所对
得有二名:一从所證理极,得醍醐名;二得
乳名。复从二义:一大行之始,二小机未转。
先列二义。次「何者」下释小未转之相。五结
如文。
次释〈方便品〉开渐,中二:初述〈方便品〉,
次「故涅槃」下引《涅槃》證。初文又二:初正引
〈方便品〉,次「非但」下释古佛同然,指引〈序〉文
也。次涅槃文二:先引法譬,次「渐机」下释味
名。所以言「不取浓淡」者,秖是小机于华
严如乳非酪,浓于华严。三结示,如文。
次
引《无量义》中二:初引文,次从「佛眼观一切」
卷二十 第 958c 页 T33-0958.png
下释经意。又二:初明初大后小,次「若依」下
明初小后大。初如文。次文中二:初明先小
后大之意,次「次说」下正明后大。初又二:初略
标,次「所以」下释。次正明中又三:初方等,次般
若,后法华。初方等中又六:初略述其部大
旨,次「故身子」下明被弹之人,三「然方等」下
明被弹之时,四「何者」下明受弹之意,五「自昔」
下明弹诃之益,六「按无量义」下结时。此诸文
者,并寄对小及钝菩萨以明。初文者,上
句云「小偏在声闻」,下云「三藏兼于菩萨」。次
文者,且略举二人,馀者准例。善吉茫然弃
钵,身子怖畏却华,以空智为入道之主,故
寄此二人。故般若中亦加此二。第三文者,
得果之后即有弹诃,弹诃之时复云往昔,验
知并在十二年前。第四如文。第五文者,若
未得果,具足烦恼,大机复生,若其辄诃则
惮教不受有损无益,斯之谓欤。由得果后
诃,故成二益:一者得果,成于酪益;二者弹
诃,成其苏益。六如文。
次明说般若中二:
初引经略立,次「大品」下释经意。释中四:初
略释经意,次「又云」下明部中共别,三「大品」下
结成次第,四「复言」下结益。初如文。次文者,
初是共;次「而言」下别,别即不共,此是不共般
若,与二乘共说。又分二义,一以法界为
华严,二以时长通至于后,二义俱通,是故
两存。大机则华严不休,小机则诸教次第,
是故钝根犹同小见。三四如文。
次明般若
之后说法华者,亦二:初引教略立,次释。释
中三:初明说顿之意,次「故」下引證结意,三
明初小后大。初如文。次文中二:初明先小
后大之意,次「次说」下正明后大。初又二:初略
标,次「所以」下释。次正明中又三:初方等,次般
若,后法华。初方等中又六:初略述其部大
旨,次「故身子」下明被弹之人,三「然方等」下
明被弹之时,四「何者」下明受弹之意,五「自昔」
下明弹诃之益,六「按无量义」下结时。此诸文
者,并寄对小及钝菩萨以明。初文者,上
句云「小偏在声闻」,下云「三藏兼于菩萨」。次
文者,且略举二人,馀者准例。善吉茫然弃
钵,身子怖畏却华,以空智为入道之主,故
寄此二人。故般若中亦加此二。第三文者,
得果之后即有弹诃,弹诃之时复云往昔,验
知并在十二年前。第四如文。第五文者,若
未得果,具足烦恼,大机复生,若其辄诃则
惮教不受有损无益,斯之谓欤。由得果后
诃,故成二益:一者得果,成于酪益;二者弹
诃,成其苏益。六如文。
次明说般若中二:
初引经略立,次「大品」下释经意。释中四:初
略释经意,次「又云」下明部中共别,三「大品」下
结成次第,四「复言」下结益。初如文。次文者,
初是共;次「而言」下别,别即不共,此是不共般
若,与二乘共说。又分二义,一以法界为
华严,二以时长通至于后,二义俱通,是故
两存。大机则华严不休,小机则诸教次第,
是故钝根犹同小见。三四如文。
次明般若
之后说法华者,亦二:初引教略立,次释。释
中三:初明说顿之意,次「故」下引證结意,三
卷二十 第 959a 页 T33-0959.png
「复言」下结益。益中二:初明与涅槃同味,次
「又灯明」下明化缘不同,故有无不等。于中
又四:先释,次譬,三「法华」下引證,四「门」下料
简释疑。初二如文。次引證中二:先引證,次
「为此」下结。四料简中,问如文。次答中言「大
论须菩提更问毕定不毕定」者,《大论》九十三
先举经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
为毕定,为不毕定?佛告须菩提:毕定,非不
毕定。须菩提言:为何处毕定?声闻耶?支佛
道耶?佛言:非二乘道中,是佛道中。须菩提
复问:为初心菩萨,为后心菩萨?佛言:初心
及跋致,皆悉毕定。」须菩提于《法华》中,已闻
诸菩萨得记,故已毕定。今复更问,故知须
菩提更为未入者问,故知《法华》之后更说般
若明矣。般若不殊,故结集者同为一部。
三
引信解者具历五时,又为二:先引證领五
时教,次「此五味」下结两经同味。初言「次第」
者,《华严》初云「于菩提道场始成正觉」,在初
明矣。诸部小乘虽云初成,自是小机见为
初耳。据〈信解品〉脱妙著粗,故知居次。《大集》
云「如来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在鹿苑后。
《仁王》云「如来成道二十九年,已为我说《摩诃
般若》」,故知般若在方等后,亦知《仁王》在《大品》
后。《法华》云「四十馀年」,《大经》云「临灭度时」,当
知次第有所据也。故知古人以《法华》为般
若对第四味,独以《涅槃》为第五味。误矣!误
矣!次文又二:初明二经味同,次「然二经」下
以起尽同相释同味之意。于中又二:初标,
次「如法华」下释。初言「然二经教意起尽是同」
「又灯明」下明化缘不同,故有无不等。于中
又四:先释,次譬,三「法华」下引證,四「门」下料
简释疑。初二如文。次引證中二:先引證,次
「为此」下结。四料简中,问如文。次答中言「大
论须菩提更问毕定不毕定」者,《大论》九十三
先举经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
为毕定,为不毕定?佛告须菩提:毕定,非不
毕定。须菩提言:为何处毕定?声闻耶?支佛
道耶?佛言:非二乘道中,是佛道中。须菩提
复问:为初心菩萨,为后心菩萨?佛言:初心
及跋致,皆悉毕定。」须菩提于《法华》中,已闻
诸菩萨得记,故已毕定。今复更问,故知须
菩提更为未入者问,故知《法华》之后更说般
若明矣。般若不殊,故结集者同为一部。
三
引信解者具历五时,又为二:先引證领五
时教,次「此五味」下结两经同味。初言「次第」
者,《华严》初云「于菩提道场始成正觉」,在初
明矣。诸部小乘虽云初成,自是小机见为
初耳。据〈信解品〉脱妙著粗,故知居次。《大集》
云「如来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在鹿苑后。
《仁王》云「如来成道二十九年,已为我说《摩诃
般若》」,故知般若在方等后,亦知《仁王》在《大品》
后。《法华》云「四十馀年」,《大经》云「临灭度时」,当
知次第有所据也。故知古人以《法华》为般
若对第四味,独以《涅槃》为第五味。误矣!误
矣!次文又二:初明二经味同,次「然二经」下
以起尽同相释同味之意。于中又二:初标,
次「如法华」下释。初言「然二经教意起尽是同」
卷二十 第 959b 页 T33-0959.png
者,「起」谓正说初分,「尽」谓正说末分。释中二:
初正明起尽同,次「又涅槃」下重辨。初文者,《法
华》以本迹二门为初后二分,初则开权显实
断奠声闻,后明本门增道损生,重更辨前
开权化主久远成佛故。《涅槃》正说开为四段,
初〈纯陀品〉去明涅槃施断奠三脩,二〈长寿品〉
去十四品明涅槃义,三〈现病品〉去五品明
涅槃行,四〈师子吼品〉去三品明涅槃用。故知
初已断奠声闻,后但明于涅槃义用,是故
二经起尽同也。
三明半满相成中意,且置
前三,于一代教复须以半满两义相成,方
能消通一代妨难,五味之处虽然,若不论
相成于理未尽。于中为二:初明单用有
妨,次「今明」下正明相成。初文中云若直用
五味,犹同南师无慧方便,虽有方便无实
慧故,故名为缚。若直用半满,犹同北师无
方便慧,虽有实慧,无方便故,故慧名缚。
何者?若以鹿苑为半,后去皆满,满中但得
约实一途,而失于权。以他明满,不分权
实,故今顺旧,但得名实。而失生熟二苏之
益,及生熟中两教二乘,及两教中始入菩萨,
是故满中但得于实。
次正明中意则不尔,互
相成益,五味则一道竖进,味味有半满相
成。复于味味,皆有秘密及以不定,是则慧
得方便,故慧解。方便得慧则方便解,权实
俱游,于兹明矣。于中又二:先略明离过,次
「若华严」下正判。初文中言「不相离」者,半满相
对,有开有合。今家五味次第,唯用《大经》,为
有所据。然诸教意散在诸经,《大经》之文但
初正明起尽同,次「又涅槃」下重辨。初文者,《法
华》以本迹二门为初后二分,初则开权显实
断奠声闻,后明本门增道损生,重更辨前
开权化主久远成佛故。《涅槃》正说开为四段,
初〈纯陀品〉去明涅槃施断奠三脩,二〈长寿品〉
去十四品明涅槃义,三〈现病品〉去五品明
涅槃行,四〈师子吼品〉去三品明涅槃用。故知
初已断奠声闻,后但明于涅槃义用,是故
二经起尽同也。
三明半满相成中意,且置
前三,于一代教复须以半满两义相成,方
能消通一代妨难,五味之处虽然,若不论
相成于理未尽。于中为二:初明单用有
妨,次「今明」下正明相成。初文中云若直用
五味,犹同南师无慧方便,虽有方便无实
慧故,故名为缚。若直用半满,犹同北师无
方便慧,虽有实慧,无方便故,故慧名缚。
何者?若以鹿苑为半,后去皆满,满中但得
约实一途,而失于权。以他明满,不分权
实,故今顺旧,但得名实。而失生熟二苏之
益,及生熟中两教二乘,及两教中始入菩萨,
是故满中但得于实。
次正明中意则不尔,互
相成益,五味则一道竖进,味味有半满相
成。复于味味,皆有秘密及以不定,是则慧
得方便,故慧解。方便得慧则方便解,权实
俱游,于兹明矣。于中又二:先略明离过,次
「若华严」下正判。初文中言「不相离」者,半满相
对,有开有合。今家五味次第,唯用《大经》,为
有所据。然诸教意散在诸经,《大经》之文但
卷二十 第 959c 页 T33-0959.png
略结示前诸教耳。次正判又二:初正判,次
「如来」下明半满之功,是则今家相成之意不
同古人者,良有以也。初文中,言「顿满」等
者,华严正隔小明大,于彼初分永无声闻,
故云「唯满」。后之四味,或单或带,可以意知,
是故不同旧人所判,况复次第永异他人。
次功能中二:初举化主称叹,次述声闻领
解。
四明合不合中二:先总明来意,次「若华
严」下正明合不合。又为二:初正释,次问答
释疑。初文三:初明五味有合不合。前三味不
合,般若有合不合,法华一向合,「合」是「会」之异
名;次「自鹿苑」下明合不合所以;三「总就」下四
句分别合不合相。初文中言「后分」等者,准
《不思议境界经》云:「舍利子等五百声闻,皆是
他方极位菩萨,故今在此逝多林会迹示声
闻。」据《华严经》,文殊师利逝多林出时,舍利弗
语五百言:汝等且观文殊师利相好威仪
等。观彼经中舍利弗语辞,似如已闻诸大
乘竟。如在方等般若会时,未能悟故状当
聋哑,以后分之言,时仍长远,亦可通在鹿
苑之前,今且判在华严会时。次文中二:初通
明三乘得合之处,次别显声闻得合之处。
初文又二:初明在法华,次明在涅槃。二文
各有先释、次引證。次别显声闻中二:先标
二教,次释二教。释中二:先秘、次显。初秘中
以提谓况出三时,此文可以通冠一切。次
明显中三:初论未入位随处得入者,意云
此等不专在法华,非谓全不至法华。次
明住果不过法华。三「未入位」下明法华中
「如来」下明半满之功,是则今家相成之意不
同古人者,良有以也。初文中,言「顿满」等
者,华严正隔小明大,于彼初分永无声闻,
故云「唯满」。后之四味,或单或带,可以意知,
是故不同旧人所判,况复次第永异他人。
次功能中二:初举化主称叹,次述声闻领
解。
四明合不合中二:先总明来意,次「若华
严」下正明合不合。又为二:初正释,次问答
释疑。初文三:初明五味有合不合。前三味不
合,般若有合不合,法华一向合,「合」是「会」之异
名;次「自鹿苑」下明合不合所以;三「总就」下四
句分别合不合相。初文中言「后分」等者,准
《不思议境界经》云:「舍利子等五百声闻,皆是
他方极位菩萨,故今在此逝多林会迹示声
闻。」据《华严经》,文殊师利逝多林出时,舍利弗
语五百言:汝等且观文殊师利相好威仪
等。观彼经中舍利弗语辞,似如已闻诸大
乘竟。如在方等般若会时,未能悟故状当
聋哑,以后分之言,时仍长远,亦可通在鹿
苑之前,今且判在华严会时。次文中二:初通
明三乘得合之处,次别显声闻得合之处。
初文又二:初明在法华,次明在涅槃。二文
各有先释、次引證。次别显声闻中二:先标
二教,次释二教。释中二:先秘、次显。初秘中
以提谓况出三时,此文可以通冠一切。次
明显中三:初论未入位随处得入者,意云
此等不专在法华,非谓全不至法华。次
明住果不过法华。三「未入位」下明法华中
卷二十 第 960a 页 T33-0960.png
上慢之辈来至涅槃。次文中言「敦信」者,入
位之人借使至法华不肯合者,正当敦
逼之文。文云「若有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
者,无有是处。」当知不合即是不信,不信故
名不实得,故云「不合成增上慢」。上慢之人
实不得入,得入之人非增上慢。第三文中
言「五千起去」者,于涅槃会方得入妙。又大
《缨珞.譬喻品》中,「复有五千菩萨闻佛说如
来法身功德,即从座起绕佛三匝而退。目连
问佛:此诸正士脩菩萨道,已入如来正法
之藏,行过二乘,何故闻说三身深义,不受
而退耶?佛言:善男子!此人闻说是法,沸
血流面。何以故?是无量劫恒诽谤受罪。此
五千者,从过去恒沙佛所,脩六度起想著,
有悔心有退转,当经历多劫勤苦,千佛过
去犹不得度,其上首者名曰勇智,虽脩菩
萨道,欲得成佛不可得,如人欲于虚
空造室。」已发菩提心脩六度行,有著有
悔心有退转,虽闻三身,尚从座起去,况诸
声闻未曾入位增上慢者?是方等部抑挫之
辞,故云「千佛过去」。若其实说,此人于涅槃
中,尚已得入三四句分别中,初句云「华严三
藏非合非不合」者,华严带别名非合,既是
纯大不与小并,则不同于方等般若,名非
不合。三藏纯小未合于大,名为非合,既是
纯小不与大并,不同方等般若并对而说,
名非不合。「涅槃亦合亦不合」者,本不住小
名亦合,仍存方便名亦不合。馀句可知。次
释疑如文。
次料简中,列章、解释。释中二:先
位之人借使至法华不肯合者,正当敦
逼之文。文云「若有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
者,无有是处。」当知不合即是不信,不信故
名不实得,故云「不合成增上慢」。上慢之人
实不得入,得入之人非增上慢。第三文中
言「五千起去」者,于涅槃会方得入妙。又大
《缨珞.譬喻品》中,「复有五千菩萨闻佛说如
来法身功德,即从座起绕佛三匝而退。目连
问佛:此诸正士脩菩萨道,已入如来正法
之藏,行过二乘,何故闻说三身深义,不受
而退耶?佛言:善男子!此人闻说是法,沸
血流面。何以故?是无量劫恒诽谤受罪。此
五千者,从过去恒沙佛所,脩六度起想著,
有悔心有退转,当经历多劫勤苦,千佛过
去犹不得度,其上首者名曰勇智,虽脩菩
萨道,欲得成佛不可得,如人欲于虚
空造室。」已发菩提心脩六度行,有著有
悔心有退转,虽闻三身,尚从座起去,况诸
声闻未曾入位增上慢者?是方等部抑挫之
辞,故云「千佛过去」。若其实说,此人于涅槃
中,尚已得入三四句分别中,初句云「华严三
藏非合非不合」者,华严带别名非合,既是
纯大不与小并,则不同于方等般若,名非
不合。三藏纯小未合于大,名为非合,既是
纯小不与大并,不同方等般若并对而说,
名非不合。「涅槃亦合亦不合」者,本不住小
名亦合,仍存方便名亦不合。馀句可知。次
释疑如文。
次料简中,列章、解释。释中二:先
卷二十 第 960b 页 T33-0960.png
释,次问答释疑。初又二:初略立,次释。释中
初明前四味通后,次「若涅槃」下明涅槃法华
通至于前。初文自四,初明华严中二:初引
经释,次况结。初文又二:初明通至二经,次
明通至涅槃。初文言「二经」者,谓《般若》、《法华》,
以般若亦得名华严故,法华佛慧不殊初
故。次通至涅槃为二:初正引经,次「夫日」下
述意。初文者,彼经既有「住世无量劫」之言,又
见报身莲华藏海说心地法门等,故知华严
至涅槃后,以彼《像法决疑》结涅槃故。次述
意者,初出先照,既别得顿名,馀辉独及,与
先照何殊?则初后俱照高山,高山不异、照
体无别,是故初后俱是华严。况结可知。
次
「若脩」下酪味通后,又为四:初略立,次「何者」
下證成,三「释论」下以结集證成,四「当知」下总
结。次文者,二人虽于法华得记,此后犹作
三藏结戒之缘,故知三藏至后。言「迦留陀
夷」者,由非时入聚落为俗所疑,遂被打
杀埋马粪中,佛令诸比丘求觅不得,从马
粪出便入灭度。因斯佛制白入聚落,文在
《涅槃》,故知涅槃共结小藏。又如身子于法
华中而为请主,至灭度已,帝释供养已,收
取三衣付沙弥。沙弥持和尚三衣奉佛。帝
释以事白佛:若有所说当受持,先至阿难
所问已。阿难共来至佛所,佛问:汝和尚戒
身灭不?答言:不灭。乃至解脱知见身灭不?答
言:不灭。阿难言:彼恒说法教化无我,故忆
此耳。佛言:止止阿难,过去诸佛可非灭耶?
而五分不灭,何所忧愁耶?虽云五分不
初明前四味通后,次「若涅槃」下明涅槃法华
通至于前。初文自四,初明华严中二:初引
经释,次况结。初文又二:初明通至二经,次
明通至涅槃。初文言「二经」者,谓《般若》、《法华》,
以般若亦得名华严故,法华佛慧不殊初
故。次通至涅槃为二:初正引经,次「夫日」下
述意。初文者,彼经既有「住世无量劫」之言,又
见报身莲华藏海说心地法门等,故知华严
至涅槃后,以彼《像法决疑》结涅槃故。次述
意者,初出先照,既别得顿名,馀辉独及,与
先照何殊?则初后俱照高山,高山不异、照
体无别,是故初后俱是华严。况结可知。
次
「若脩」下酪味通后,又为四:初略立,次「何者」
下證成,三「释论」下以结集證成,四「当知」下总
结。次文者,二人虽于法华得记,此后犹作
三藏结戒之缘,故知三藏至后。言「迦留陀
夷」者,由非时入聚落为俗所疑,遂被打
杀埋马粪中,佛令诸比丘求觅不得,从马
粪出便入灭度。因斯佛制白入聚落,文在
《涅槃》,故知涅槃共结小藏。又如身子于法
华中而为请主,至灭度已,帝释供养已,收
取三衣付沙弥。沙弥持和尚三衣奉佛。帝
释以事白佛:若有所说当受持,先至阿难
所问已。阿难共来至佛所,佛问:汝和尚戒
身灭不?答言:不灭。乃至解脱知见身灭不?答
言:不灭。阿难言:彼恒说法教化无我,故忆
此耳。佛言:止止阿难,过去诸佛可非灭耶?
而五分不灭,何所忧愁耶?虽云五分不
卷二十 第 960c 页 T33-0960.png
灭,终是小乘中意,故三藏至后。当知声闻
虽得授记,小机未悟终自见小。舍利弗灭
度缘,出《增一》第九。三方等至后,中二:先立,
次「何者」下释。释中二:释、结。释中云「陀罗尼
云」者,是《方等陀罗尼》下卷,经云:「文殊师利
言:今我不知是大陀罗尼义之所趣向。念
已白佛言:世尊!如前所说,先于王城已
授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授声闻记。昔于
波罗柰授声闻记,我今少疑,欲有请问,惟
佛听许。舍利弗问文珠师利:世尊授记,不
久得菩提,各于世界,如今世尊。世尊不
虚,所言真实,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记,必
当如释迦牟尼。」言「至法华后」者,即指王城
授记,同于法华。舍卫国记,即指方等在法
华后。彼经下文又云:「舍利弗闻文殊得记,
问文殊师利:于汝意云何?文殊语舍利弗:
汝意云何?犹如枯树,更生华不?亦如山水,
还本处不?析石还合不?燋种生芽不?舍利
弗言:不也。文殊言:若不可得,云何问我得
记生欢喜不?授记无形,无相无我,无有
言语,无去来今,犹如野马,如是观者,乃名
得记。」此文是文殊破舍利弗得记之相,亦
同弹诃,仍似般若,亦可云般若在前意
也。
四明般若中二:先立,次「何者」下释。释中
二:初文正引经释,次「又释论」下引事證。
次
明后至初为二:先涅槃、次法华。初文二:初
立,次释。释中二:先据道理,次「大经」下證。次
法华中二:初分显秘,次结。云「通记」者,昔日
授记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无悕取,况约
虽得授记,小机未悟终自见小。舍利弗灭
度缘,出《增一》第九。三方等至后,中二:先立,
次「何者」下释。释中二:释、结。释中云「陀罗尼
云」者,是《方等陀罗尼》下卷,经云:「文殊师利
言:今我不知是大陀罗尼义之所趣向。念
已白佛言:世尊!如前所说,先于王城已
授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授声闻记。昔于
波罗柰授声闻记,我今少疑,欲有请问,惟
佛听许。舍利弗问文珠师利:世尊授记,不
久得菩提,各于世界,如今世尊。世尊不
虚,所言真实,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记,必
当如释迦牟尼。」言「至法华后」者,即指王城
授记,同于法华。舍卫国记,即指方等在法
华后。彼经下文又云:「舍利弗闻文殊得记,
问文殊师利:于汝意云何?文殊语舍利弗:
汝意云何?犹如枯树,更生华不?亦如山水,
还本处不?析石还合不?燋种生芽不?舍利
弗言:不也。文殊言:若不可得,云何问我得
记生欢喜不?授记无形,无相无我,无有
言语,无去来今,犹如野马,如是观者,乃名
得记。」此文是文殊破舍利弗得记之相,亦
同弹诃,仍似般若,亦可云般若在前意
也。
四明般若中二:先立,次「何者」下释。释中
二:初文正引经释,次「又释论」下引事證。
次
明后至初为二:先涅槃、次法华。初文二:初
立,次释。释中二:先据道理,次「大经」下證。次
法华中二:初分显秘,次结。云「通记」者,昔日
授记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无悕取,况约
卷二十 第 961a 页 T33-0961.png
秘密已记二乘,据斯以论通至鹿苑。次释
疑中云「别教复有四」者,别教十住脩生无
生,十行脩于无量,十向脩于无作,登地證
于无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佛法,具
足习于一十六门,亦名为四。
问:
住以习八,
何故行中更习十六?
答:
前是自行随用一
门,后为化他,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故十
六俱须广习。
二益不益中先叙意,次分释
释其浓淡。初约取用边为二:先释,次「不可」
下结。初文二,谓譬、合。次文二,先以譬结,次
「少分」下明譬意。初文亦二:先譬,次合。合又
二:先正合,次「于小」下以譬帖合。次譬意中,
言「少分譬喻不可全求」者,以华严为乳,但
取机生未堪入大,复在五味最初而说,是
故华严分喻初味,而未得于华严之顿,及
别圆两教俱有五味次第之相,复有不定及
秘密等。次约良医譬简,中三:初譬,次「佛亦
如是」下合,三「此若」下结。结中二:先结盈缩
意,次「此取」下结用譬意,不以味浓为乳、味
淡为酪,故知自约次第相生为譬,全用在
初故如乳,缩用居次故如酪。
三约行人中
二:先正释,次更问答料简。初文二:初正
约小乘行人得名不同,次「行人」下结不同
意。次问答中二:先问,次答。答中为三:即顿、
渐、不定。初文是顿,次「自有」下是渐,三「自有利
根」下不定。三文各二:先释,次引《大经》。以由
三例不同故,禀味亦多少不一,此即义当
于三,非即约行论三。何者?如二乘人至
醍醐时亦得名顿,如不定中见性之言并
疑中云「别教复有四」者,别教十住脩生无
生,十行脩于无量,十向脩于无作,登地證
于无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佛法,具
足习于一十六门,亦名为四。
问:
住以习八,
何故行中更习十六?
答:
前是自行随用一
门,后为化他,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故十
六俱须广习。
二益不益中先叙意,次分释
释其浓淡。初约取用边为二:先释,次「不可」
下结。初文二,谓譬、合。次文二,先以譬结,次
「少分」下明譬意。初文亦二:先譬,次合。合又
二:先正合,次「于小」下以譬帖合。次譬意中,
言「少分譬喻不可全求」者,以华严为乳,但
取机生未堪入大,复在五味最初而说,是
故华严分喻初味,而未得于华严之顿,及
别圆两教俱有五味次第之相,复有不定及
秘密等。次约良医譬简,中三:初譬,次「佛亦
如是」下合,三「此若」下结。结中二:先结盈缩
意,次「此取」下结用譬意,不以味浓为乳、味
淡为酪,故知自约次第相生为譬,全用在
初故如乳,缩用居次故如酪。
三约行人中
二:先正释,次更问答料简。初文二:初正
约小乘行人得名不同,次「行人」下结不同
意。次问答中二:先问,次答。答中为三:即顿、
渐、不定。初文是顿,次「自有」下是渐,三「自有利
根」下不定。三文各二:先释,次引《大经》。以由
三例不同故,禀味亦多少不一,此即义当
于三,非即约行论三。何者?如二乘人至
醍醐时亦得名顿,如不定中见性之言并
卷二十 第 961b 页 T33-0961.png
是顿义。由初问云禀味多少,是故答中还
依教相,出此三意。言「历二味乃至四味」者,
至第二味即便见性,故云二味,三四亦然。
第三历诸教中二:先总以五味对凡夫及
四教,次一一教各具五味。初文二:初引经,
次释譬。一一具五中,先略标,次各释,文自
为四,具如《止观》第三记。一一教中皆有顿
渐不定等三,是则非但五味名通,三教亦何
滞碍。「超果不定」者,一一教中既各用五味之
譬以譬于渐,若发宿习不历五味而能顿
超名之为顿,随发不同名为不定。
若尔,通
别菩萨云何复名超果之义?
答:
教道无超、
證道亦有,是故四教皆有渐顿不定等四。
圆
教中初文是顿,次「无差而差」去是渐,三「从佛」
去是不定。渐中言「约名字至究竟即判五味
相生」者,秖以五即次第对五。三云「从佛出
十二部经」者,是发不定,教虽是顿,由发不
定,即是从十二部教发则不定,即是顿中不
定教也。亦有超位以为圆中之顿也。言「可
约四善根」等者,五品外凡,未得名发,应
以断惑高下而判位也。应云:初信如乳,二
信至七信如酪,八九十信如生熟苏,始从
初住终至妙觉,并如醍醐,约此五味复论
不定。
次增数明教中,所以立此门者,正言
教门虽多,不出从实以开权、从权以合
实,以此例知,一切教门大意可解。于中
自二:先迹,次本。初迹中三,谓序、释、结。初如
文。次释一法中又二:初正明开合,次总结。
初又二:初从大一以开诸一,次从大一以
依教相,出此三意。言「历二味乃至四味」者,
至第二味即便见性,故云二味,三四亦然。
第三历诸教中二:先总以五味对凡夫及
四教,次一一教各具五味。初文二:初引经,
次释譬。一一具五中,先略标,次各释,文自
为四,具如《止观》第三记。一一教中皆有顿
渐不定等三,是则非但五味名通,三教亦何
滞碍。「超果不定」者,一一教中既各用五味之
譬以譬于渐,若发宿习不历五味而能顿
超名之为顿,随发不同名为不定。
若尔,通
别菩萨云何复名超果之义?
答:
教道无超、
證道亦有,是故四教皆有渐顿不定等四。
圆
教中初文是顿,次「无差而差」去是渐,三「从佛」
去是不定。渐中言「约名字至究竟即判五味
相生」者,秖以五即次第对五。三云「从佛出
十二部经」者,是发不定,教虽是顿,由发不
定,即是从十二部教发则不定,即是顿中不
定教也。亦有超位以为圆中之顿也。言「可
约四善根」等者,五品外凡,未得名发,应
以断惑高下而判位也。应云:初信如乳,二
信至七信如酪,八九十信如生熟苏,始从
初住终至妙觉,并如醍醐,约此五味复论
不定。
次增数明教中,所以立此门者,正言
教门虽多,不出从实以开权、从权以合
实,以此例知,一切教门大意可解。于中
自二:先迹,次本。初迹中三,谓序、释、结。初如
文。次释一法中又二:初正明开合,次总结。
初又二:初从大一以开诸一,次从大一以
卷二十 第 961c 页 T33-0961.png
开小一,皆先开次合。初言「一乘」者,皆取四
教中大乘,故云「俱求佛果」。所言「本」者,即圆
一乘也。次二法中二,先明开合,次总结。次
三法中,但列二种三法,亦应论开合相,文
略可见。次二种四法,如文。次五法中,亦二
种不同,五中亦有横竖二五,初列二五,次
二开合。次六法中唯一种,便列七八,于中
初列,次「初开」下示开合相。次七八二法者,
于法相论开合,开即成八,合即成七。
次
本门者,例于迹门,又为三:先标,次立本
门三种法相,谓亦有顿渐不定,三正明开
合。次又二:初通示本从一佛界开出无量
形类,次结此等形类不出顿等三法。次正
开合中准望于迹本,但是此诸开合之法,在
久本上故即成本,例应可解,欲令易见故
更明之,但是本初成道作斯设化耳。初一
法中亦先开合,次结。约二法论开合中「本是
如来藏」者,即是法华正体一实之理,故名为
藏。实理之中备有同体权实之法,名为半
满,众生不解是故开出带半之满,如般若
部对二乘半以明于满。又亦不解,是故更
开破半之满,谓方等部,凡所说大多破二
乘。又亦不解,更开单半,谓鹿苑教。所言二
者,由立半名,以对于满。然法华前未有半
名,来至法华涅槃等部说于教意,方称为
半。鹿苑唯小,故永不立半教之名,方等弹
斥小乘绝分,何半之有?般若付财尚无悕
取,犹属他人亦不名半。如世半字堪助
成满,故名为半。今以此半而对于满,故亦
教中大乘,故云「俱求佛果」。所言「本」者,即圆
一乘也。次二法中二,先明开合,次总结。次
三法中,但列二种三法,亦应论开合相,文
略可见。次二种四法,如文。次五法中,亦二
种不同,五中亦有横竖二五,初列二五,次
二开合。次六法中唯一种,便列七八,于中
初列,次「初开」下示开合相。次七八二法者,
于法相论开合,开即成八,合即成七。
次
本门者,例于迹门,又为三:先标,次立本
门三种法相,谓亦有顿渐不定,三正明开
合。次又二:初通示本从一佛界开出无量
形类,次结此等形类不出顿等三法。次正
开合中准望于迹本,但是此诸开合之法,在
久本上故即成本,例应可解,欲令易见故
更明之,但是本初成道作斯设化耳。初一
法中亦先开合,次结。约二法论开合中「本是
如来藏」者,即是法华正体一实之理,故名为
藏。实理之中备有同体权实之法,名为半
满,众生不解是故开出带半之满,如般若
部对二乘半以明于满。又亦不解,是故更
开破半之满,谓方等部,凡所说大多破二
乘。又亦不解,更开单半,谓鹿苑教。所言二
者,由立半名,以对于满。然法华前未有半
名,来至法华涅槃等部说于教意,方称为
半。鹿苑唯小,故永不立半教之名,方等弹
斥小乘绝分,何半之有?般若付财尚无悕
取,犹属他人亦不名半。如世半字堪助
成满,故名为半。今以此半而对于满,故亦
卷二十 第 962a 页 T33-0962.png
名半,此从不思议二,开思议之二,今合思议之二,归于不思议二,不思议二纯一醍
醐。
○从「记者私录异同」下是章安杂录随己
异闻,不关于记大师说也。故不依文次,亦
无深浅。于中为二:初杂记异闻,次「惟文」下
述己推师结前生后。
初文为四:初料简
般若与法华以辨同异,二明经论诸藏离
合,三明四教名义所凭,四破古五时七阶
不同。初文二:先难,次「有人」下会通。初文者,
初列经文竟,次结问云此三种云何通者?
一者据会宗大明似般若胜于法华,二者
据第百卷则法华胜于般若,三者但是异名
则似二经齐等。一论三文似如相反,云何会
通?次会通中但会前二不会第三,以会
前二知同异故。于前二中先会般若胜,次
会法华胜。初文二:先引他会,次明今会。初
他会中二:先会,次问答释疑。初文三:初义
立二慧,次「又般若」下引證,三「善众经」下结
胜。初又二:先立,次「般若」下结。结中云「谓盛
明此二」者,谓自契无相及以化物,自行为
实、化物为权,般若盛明权实二慧,此乃通
方未足申于般若为胜。次引證中先引第
一义悉檀意,次一部以明二慧,与难意同
此意未显。次释疑中问如文。答大品最初
专明此二,故当名耳。「今谓」去章安破,先斥
云「还是大论文」者,前之三文既有相违,还
引论语,何名会通?故于诸经法华为最。
从「会通者」去章安会通,但语般若部中有
醐。
○从「记者私录异同」下是章安杂录随己
异闻,不关于记大师说也。故不依文次,亦
无深浅。于中为二:初杂记异闻,次「惟文」下
述己推师结前生后。
初文为四:初料简
般若与法华以辨同异,二明经论诸藏离
合,三明四教名义所凭,四破古五时七阶
不同。初文二:先难,次「有人」下会通。初文者,
初列经文竟,次结问云此三种云何通者?
一者据会宗大明似般若胜于法华,二者
据第百卷则法华胜于般若,三者但是异名
则似二经齐等。一论三文似如相反,云何会
通?次会通中但会前二不会第三,以会
前二知同异故。于前二中先会般若胜,次
会法华胜。初文二:先引他会,次明今会。初
他会中二:先会,次问答释疑。初文三:初义
立二慧,次「又般若」下引證,三「善众经」下结
胜。初又二:先立,次「般若」下结。结中云「谓盛
明此二」者,谓自契无相及以化物,自行为
实、化物为权,般若盛明权实二慧,此乃通
方未足申于般若为胜。次引證中先引第
一义悉檀意,次一部以明二慧,与难意同
此意未显。次释疑中问如文。答大品最初
专明此二,故当名耳。「今谓」去章安破,先斥
云「还是大论文」者,前之三文既有相违,还
引论语,何名会通?故于诸经法华为最。
从「会通者」去章安会通,但语般若部中有
卷二十 第 962b 页 T33-0962.png
不共理,则所引三文理自无违。何者?不共般
若摄一切法,何妨法华亦入其中。法华开
显无非一切种智,此则初义无违,虽同种
智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此则第二义无违。
般若秖是种智,种智不过权实,妙法秖是开
权显实,况五佛章门皆是种智?故知名异意
义不殊,此则第三义无违。
次「他会通」去会
第二义,又二:先古师会,次今会。初又二:先
会,次问答释疑。初文二:初古会,次「然密」下
今判。初文中初至「其事难」者,此亦明他会
义未周,他亦不知指何为昔?何教二乘不
能具破?故但(云云)。然判法华胜般若,此
则可然。又准论文言「法华是秘密」者,须知
密秘,语同意别,如前云是显非密,谓非
覆隐之密,如前教有二乘发心,不令未发
者知,故是覆密。今望般若为密者,此是秘
妙之密,般若中无,法华为胜。前已委释不
能重叙,故复(云云)。又他人引论譬者,昔
以烦恼生死为毒,今以入生死,不断烦
恼,如用毒为药,亦不知指何菩萨断与
不断?又言菩萨是佛因者,如般若中三种
菩萨,二教菩萨至果无人,用何菩萨为何
佛因?而言易解非秘密耶?具如破光宅
中说。又复方等般若中圆,何曾不明二乘作
佛?何时不明用毒为药?但不显露对二
乘说,则名为秘。次今判中,欲辨别意助
明秘妙之密,是故显密通大小等,则大密小
显,故明衍中菩萨断惑,于密复更以一意
直显,即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云「阙此一
若摄一切法,何妨法华亦入其中。法华开
显无非一切种智,此则初义无违,虽同种
智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此则第二义无违。
般若秖是种智,种智不过权实,妙法秖是开
权显实,况五佛章门皆是种智?故知名异意
义不殊,此则第三义无违。
次「他会通」去会
第二义,又二:先古师会,次今会。初又二:先
会,次问答释疑。初文二:初古会,次「然密」下
今判。初文中初至「其事难」者,此亦明他会
义未周,他亦不知指何为昔?何教二乘不
能具破?故但(云云)。然判法华胜般若,此
则可然。又准论文言「法华是秘密」者,须知
密秘,语同意别,如前云是显非密,谓非
覆隐之密,如前教有二乘发心,不令未发
者知,故是覆密。今望般若为密者,此是秘
妙之密,般若中无,法华为胜。前已委释不
能重叙,故复(云云)。又他人引论譬者,昔
以烦恼生死为毒,今以入生死,不断烦
恼,如用毒为药,亦不知指何菩萨断与
不断?又言菩萨是佛因者,如般若中三种
菩萨,二教菩萨至果无人,用何菩萨为何
佛因?而言易解非秘密耶?具如破光宅
中说。又复方等般若中圆,何曾不明二乘作
佛?何时不明用毒为药?但不显露对二
乘说,则名为秘。次今判中,欲辨别意助
明秘妙之密,是故显密通大小等,则大密小
显,故明衍中菩萨断惑,于密复更以一意
直显,即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云「阙此一
卷二十 第 962c 页 T33-0962.png
条」等也。
次料简释疑中更一问答,以第一
文显示义深为问答意者,今言显示不与
前同,故般若浅易。次问者,般若望法华既
未显了,何故称大?答文可见。次一问答,亦
未显理,故章安立问责竟,次亦以共不共
破。
次从「众经论」去明诸藏离合者,以诸藏
义通于诸经,自古释经经前立门,皆有藏
部所摄一门。今既法华遍收诸教,所以用
藏遍通诸经,是故章安于诸经论凡所明
藏,并能遍收一切诸经,故始自二藏终至
八藏,皆以一期佛教通之。初列二藏乃至
八藏,次从「通二藏者」下,通诸藏意入今四
教及以八教。初以二藏通四教者,以声闻
藏通三藏教,以菩萨藏通于三教,谓摩诃
衍藏。次通三藏者,声闻藏通三藏教,杂
藏通通教别教,别教虽是独菩萨法,带方
便故亦入实故,故名为杂。后菩萨藏通于
圆教。次通四藏者,即以一教各对一藏,
故云「相通」,非谓四中更互相通。但藏与教
一一互通,声闻杂菩萨佛,次第以对四教,意
义可见。若四互通,具如前四名互显,但教体
已定不可互有。次以八教通八藏者,前三
如文,且指鹿苑为渐之初,次方等后即是
般若,是故次列通别圆三,正指此三为般
若部。不论法华者,以法华部非八数故,故
第一卷结教相云「今法华是定非不定」等。
前八教中虽有显露,望秘名显,犹为权教
近迹所覆,是故不同法华之显。又八教中
虽有圆教带偏明圆,犹属于渐,故前文云
次料简释疑中更一问答,以第一
文显示义深为问答意者,今言显示不与
前同,故般若浅易。次问者,般若望法华既
未显了,何故称大?答文可见。次一问答,亦
未显理,故章安立问责竟,次亦以共不共
破。
次从「众经论」去明诸藏离合者,以诸藏
义通于诸经,自古释经经前立门,皆有藏
部所摄一门。今既法华遍收诸教,所以用
藏遍通诸经,是故章安于诸经论凡所明
藏,并能遍收一切诸经,故始自二藏终至
八藏,皆以一期佛教通之。初列二藏乃至
八藏,次从「通二藏者」下,通诸藏意入今四
教及以八教。初以二藏通四教者,以声闻
藏通三藏教,以菩萨藏通于三教,谓摩诃
衍藏。次通三藏者,声闻藏通三藏教,杂
藏通通教别教,别教虽是独菩萨法,带方
便故亦入实故,故名为杂。后菩萨藏通于
圆教。次通四藏者,即以一教各对一藏,
故云「相通」,非谓四中更互相通。但藏与教
一一互通,声闻杂菩萨佛,次第以对四教,意
义可见。若四互通,具如前四名互显,但教体
已定不可互有。次以八教通八藏者,前三
如文,且指鹿苑为渐之初,次方等后即是
般若,是故次列通别圆三,正指此三为般
若部。不论法华者,以法华部非八数故,故
第一卷结教相云「今法华是定非不定」等。
前八教中虽有显露,望秘名显,犹为权教
近迹所覆,是故不同法华之显。又八教中
虽有圆教带偏明圆,犹属于渐,故前文云
卷二十 第 963a 页 T33-0963.png
「渐开四教」。今法华圆开偏显圆圆外无法。
三明四教名义所凭中又二:先明他问答,
次今引教会通。初文问四教出何经者,
答中乃引阿含四教者,但同有四,非即藏
等,亦一往语耳。然教定体与今不同。次今
文会通二:先通经,次通论。初文先引《月灯
三昧经》,次章安会释。又二:先会一重,次「彼经」
下指广。初又二:先别对,次通对,一一教皆
具四句。次指广者,彼经因月光童子菩萨
问,佛为广说。至第六卷初,佛告月光童子,
有四种言论不可思议,谓诸行等四,下去诸
文一一皆安不可思议。复有四相应法,谓
诸行等,文如前列。四门、四语、四音声、四清净
语、四语言道、四种密语、四辨才、四脩多罗、四多
闻、四种断无明智,如是等总有七十七科四
法,一一皆云诸行及不思议等,如云:一者
诸行法门不可思议,二者诃责门不可思议,
三者烦恼门不可思议,四者清净门不可思
议,乃至诸行断无明智不可思议,乃至清净
断无明智不可思议,诸四皆尔。故与四教义
甚相应。如断无明智,四教各有当教无明,
馀皆准此以义消释。次约《地论》第七十波罗
蜜者,于中二:先引论,次会。初文者,《地持》
第七以十二住摄一切位,释第七住菩萨,
即当第七远行地。能依为住,所依为地,此
论自以十二住为能依,不得以行前十住
以为能依,向后十地以为所依,于念念中
具十波罗蜜乃至四释。今借四释以对四
教,若借高位念念具法,以成初心具法之
三明四教名义所凭中又二:先明他问答,
次今引教会通。初文问四教出何经者,
答中乃引阿含四教者,但同有四,非即藏
等,亦一往语耳。然教定体与今不同。次今
文会通二:先通经,次通论。初文先引《月灯
三昧经》,次章安会释。又二:先会一重,次「彼经」
下指广。初又二:先别对,次通对,一一教皆
具四句。次指广者,彼经因月光童子菩萨
问,佛为广说。至第六卷初,佛告月光童子,
有四种言论不可思议,谓诸行等四,下去诸
文一一皆安不可思议。复有四相应法,谓
诸行等,文如前列。四门、四语、四音声、四清净
语、四语言道、四种密语、四辨才、四脩多罗、四多
闻、四种断无明智,如是等总有七十七科四
法,一一皆云诸行及不思议等,如云:一者
诸行法门不可思议,二者诃责门不可思议,
三者烦恼门不可思议,四者清净门不可思
议,乃至诸行断无明智不可思议,乃至清净
断无明智不可思议,诸四皆尔。故与四教义
甚相应。如断无明智,四教各有当教无明,
馀皆准此以义消释。次约《地论》第七十波罗
蜜者,于中二:先引论,次会。初文者,《地持》
第七以十二住摄一切位,释第七住菩萨,
即当第七远行地。能依为住,所依为地,此
论自以十二住为能依,不得以行前十住
以为能依,向后十地以为所依,于念念中
具十波罗蜜乃至四释。今借四释以对四
教,若借高位念念具法,以成初心具法之
卷二十 第 963b 页 T33-0963.png
意,以證圆门初后不二,故得用也。亦可一
一教皆具四家。
四判教不同者为三:先略
述古异,次「今验」下破,三「人情」下今立。初文
又三:先立渐顿,次立了不了,三立一音。
初顿渐中云「渐有七阶五时」者,恐将五时
之前人天为两阶,二乘为二阶,并馀三时
名为七阶。次破中,但破前二,不破一音,既
破渐顿,一音自坏。于前又二:先破顿渐,次
「然大品法华」下破了不了。初又二:先总破顿
渐,次别破渐中七阶五时。初又三:先破,次
「然不无」下纵,三「但不可」下略示。次「人言」下别
破七阶五时者,先破初时人天二阶,次「人
言第二时」下破馀四时五阶。初破第二时,次
「人言第三」下破第三时,言「四十年」下破第四
时,然「大品」下正破第五时,兼破了不了。于
中二:先广破,次「若尔诞公」下结难。初文又
二:先对四经明皆有了,次「复应」下总约诸
经明皆有了。初文三:先引《大经》明三经名
异体同,次「大品」下明三经义同言异,三「人以」
下引人为验。初如文。次文中云「维摩佛身
离五非常」者,如净名室内为诸国王长者
说法云:「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
离此非常,得五常身。」如阿难章云:「如来身
者,即是法身,一非思欲身,二佛为世尊,三
佛身无漏,四佛身无为,五不堕诸数。」三引
人又为五:初寄隐本,次「又舍利弗」下寄显
本,三「又涅槃」下引互指同,四「又法华」下龙女
所得同,五「大智论」下明所付同。故知诸经同
皆明常,有何不了?诸经及结可见。次「人情」
一教皆具四家。
四判教不同者为三:先略
述古异,次「今验」下破,三「人情」下今立。初文
又三:先立渐顿,次立了不了,三立一音。
初顿渐中云「渐有七阶五时」者,恐将五时
之前人天为两阶,二乘为二阶,并馀三时
名为七阶。次破中,但破前二,不破一音,既
破渐顿,一音自坏。于前又二:先破顿渐,次
「然大品法华」下破了不了。初又二:先总破顿
渐,次别破渐中七阶五时。初又三:先破,次
「然不无」下纵,三「但不可」下略示。次「人言」下别
破七阶五时者,先破初时人天二阶,次「人
言第二时」下破馀四时五阶。初破第二时,次
「人言第三」下破第三时,言「四十年」下破第四
时,然「大品」下正破第五时,兼破了不了。于
中二:先广破,次「若尔诞公」下结难。初文又
二:先对四经明皆有了,次「复应」下总约诸
经明皆有了。初文三:先引《大经》明三经名
异体同,次「大品」下明三经义同言异,三「人以」
下引人为验。初如文。次文中云「维摩佛身
离五非常」者,如净名室内为诸国王长者
说法云:「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
离此非常,得五常身。」如阿难章云:「如来身
者,即是法身,一非思欲身,二佛为世尊,三
佛身无漏,四佛身无为,五不堕诸数。」三引
人又为五:初寄隐本,次「又舍利弗」下寄显
本,三「又涅槃」下引互指同,四「又法华」下龙女
所得同,五「大智论」下明所付同。故知诸经同
皆明常,有何不了?诸经及结可见。次「人情」
卷二十 第 963c 页 T33-0963.png
下明今意者,先结生,「摩得」下正释。又为五:
先引文立藏;次「然教必」下对藏分人;三「然
此」下简于傍正,明立藏意;四问答释妨;五
「今之」下开藏对教。初文又三:初引《摩得论》
文,次「又」下引结集者,三「龙树」下引《大论》。次
文又二:初略分。次「声闻藏中」下释出所以,
于中先释二种声闻,次「菩萨藏」下释出二菩
萨。三四如文。第五对教又二:初正对,次「非
唯」下叹结,次「惟文略」下述己推师。又三:先
述记者意,次「师云」下述禀师作意,三「此备」下
结此生下。初又二:先述略意,次「若申」下
述须广意,先法,次喻。述师中二:先谦退,次
「虽」下劝叹,又三:先教,次观,三「圆通」下结。初教
中云「若能寻七义」等者,是第一卷中七番
共解。次通十妙者,用通解七来通十妙。初
以七义通十妙竟,回此通义入一一妙,
皆以七义一一释之。「研别体七」者,将通解
之七,研于别解,皆使具七,虽即用七五章
钩锁终自宛然,章章科科,七义无阙。结中
初句结教,次「遍朗」下结观。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
先引文立藏;次「然教必」下对藏分人;三「然
此」下简于傍正,明立藏意;四问答释妨;五
「今之」下开藏对教。初文又三:初引《摩得论》
文,次「又」下引结集者,三「龙树」下引《大论》。次
文又二:初略分。次「声闻藏中」下释出所以,
于中先释二种声闻,次「菩萨藏」下释出二菩
萨。三四如文。第五对教又二:初正对,次「非
唯」下叹结,次「惟文略」下述己推师。又三:先
述记者意,次「师云」下述禀师作意,三「此备」下
结此生下。初又二:先述略意,次「若申」下
述须广意,先法,次喻。述师中二:先谦退,次
「虽」下劝叹,又三:先教,次观,三「圆通」下结。初教
中云「若能寻七义」等者,是第一卷中七番
共解。次通十妙者,用通解七来通十妙。初
以七义通十妙竟,回此通义入一一妙,
皆以七义一一释之。「研别体七」者,将通解
之七,研于别解,皆使具七,虽即用七五章
钩锁终自宛然,章章科科,七义无阙。结中
初句结教,次「遍朗」下结观。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