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搜神記卷之一
目錄
儒氏源流釋氏源流道教源流(聖母附)
玉皇上帝(聖祖尊號附聖母尊號附)后土皇地祇
東華帝君(即東王公)西王母上元一品大帝
中元二品大帝下元三品大帝東嶽
南嶽西嶽北嶽中嶽四凟之神
五方之神太乙之精肩吾燭隂
雷神電神(風伯雨師附)
儒氏源流(九月十五日聖誕)
至聖文宣王魯曲阜昌平郷闕里其先宋人
也先聖曾大父曰孔防叔避宋華督之難徙
居於魯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長子曰孟皮
字伯尼有疾不任繼嗣次子則先聖是也魯
公元前552年
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先聖生是夕
有二龍繞室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也
母顔氏房聞奏鈞天之樂空中有聲云天感
生聖子故降以和樂笙鏞之音主而首上項
頂故因名丘字仲尼幼而䘮父葬於防山先
聖身長九尺二寸腰大十圍凡四十九衣反
首注面月角日準坐如龍蹲立如鳳峙望之
如朴就之如昇耳垂珠庭龜脊龍形虎掌胼
脇參膺河目海口山臍林背翼臂㪷唇注頭
龜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昌顔的
頤輔以驥齒眉有一十二彩目有六十四理
其頭似堯其顙似舜其頁須皋淘其肩類子
産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有大聖之德學極
天人道窮秘奥龜龍御負之書七政五緯之
事包犧黄帝之能堯舜周公之羡魯定公以
先聖爲中都宰一年四方諸侯皆則焉九年
始爲邑宰十年爲司空十一年爲大司寇攝
行相事十四年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
聞國政三月粥豚羔者弗節賈男女行者别
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
公元前484年
司皆于之以歸去魯十四年魯哀公十一年
先聖自衛反魯删詩書定禮樂成六藝晩而
喜易讀之窮天地之奥爲彖象文言繫辭以
發其秘告弟子於洙南泗北門徒三千愽徒
六萬達者七十二人昔先聖未生時有麟吐
玉書於闕里其文曰水精之子係周衰而素
王顔氏異之以繡紱繫麟角經宿而麟去至
公元前481年
哀公十四年西狩太野叔孫氏車子鋤商獲
獸以爲不祥先聖視之曰麟也胡爲來哉反
袂拭面泣涕沽衿叔孫聞之然後取之而繫
角之紱尚存先聖曰吾道窮矣乃因魯史而
作春秋又加褒貶而修中興之吿麟見而天
吿先聖之亡徴也先聖病夢在兩楹之間子
貢請見曰子方負杖逍遥於門曰賜汝何來
晩也先聖因嘆曰太山頽乎梁木壞乎哲人
萎乎因以涕下子貢曰天下無道乆矣莫能
公元前479年
宗予後七日没年七十三至魯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葬於魯城壯哀公十一年立廟
於舊宅守陵廟百户弟子皆服心喪三年畢
相訣而去則哭各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
冢側六年然后去弟子於廟藏先聖衣冠琴
瑟車書弟子及魯人徃從冢而冢百有餘室
因命曰孔氏魯世世相傳歲時奉祀於冢子
孫世襲不絶
聖朝崇奉追封尊號
大成至聖文宣王聖室鄆國夫人
聖父封齊國公聖母封魯國太夫人
釋氏源流(四月初八日聖誕)
釋迦牟尼佛姓刹利父淨飯天母清净妙位
登補處生兜率天上名曰勝善天人亦名護
明大士度諸天衆說補處行亦於十方界中
現身說法普耀經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
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自然捧雙
足東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分千指天地作
獅子吼聲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即周昭
公元前471年
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
年三月八日年十九歲欲求出家而自念言
當復可遇即於四門遊觀見四等事心有悲
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於是夜子
時有一天人名曰净居於窗牖中叉手白太
子言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之心歡喜即
逾城而去於檀特山中修道始於阿藍迦藍
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其非便捨去復至欝
頭藍佛處學三年不用處定知其非亦捨去
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
故經云以無心意無授行而悉摧伏諸外道
先歷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
故普集經云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
公元前623年
佛號天人師時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
歲也既而於鹿野苑中爲憍陳如等五人轉
四諦法輪而論道果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
吿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并
勅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断絶而說偈言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吿摩阿迦葉吾將金
縷僧伽黎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世佛
出世勿令朽壞摩訶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
善哉善哉我當依勅恭順佛故爾時世尊至
拘尸那城告諸大衆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
徃熙連河側娑羅雙樹下右脇累足泊然宴
寂復從棺起爲母說法特示雙足化婆耆并
說無常偈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時諸弟子即以香薪兢茶毗之燼後金棺如
故爾時大衆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凡俗諸猛熾何能致火爇
諸尊三昧火闍羅金色身
爾時金棺從坐而舉高七多羅樹徃反空中
化火三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
王五十二年壬辰歲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
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後漢明帝
夜夢金人身長大項有曰月光以問群臣或
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
於是遣使到天竺問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
來沙門云佛長一丈六尺黄金色項中佩日
月光變化無大無所不通故能通萬物而大
濟群生云
道教源流(二月十五日聖生)
金闕玄元太上老君聖紀按洞玄靈寳元始
上帝貞教九符經道君造皇帝曰昔天地未
分隂陽未判濛洪杳㝠㝠涬大梵廖廓無光
結聖自然中有百千萬重正氣而化生妙無
聖君歷尊號曰妙無上帝自然元始天尊一
號天寳丈人經九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
萬劫次結百千萬重眞氣而化生妙有聖君
自稱妙有大帝虛無玉晨大道君一號靈寳
丈人經八億八千八百八十億劫次結百千
萬道氣化生混沌聖君紀號至真大帝萬變
混沌玄元老君一號神寳丈人又按老君聖
紀經太上老君居太清境乃元氣之祖宗天
地之根本於至寐至虛之内太初太始之先
惟數御運布氣融精開化天地所歷成壤三
儀不可量計其化身周遍塵沙世界亦非筭
數紀極開闢之後觀世代之澆流隨時立教
代爲帝師達立法度或流九天或傳四海自
三皇而上歷代帝王咸宗奉焉是知天上天
下道氣之内皆老君之化也垂億萬之法無
不濟度蓋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老子曰吾乃
生乎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乎太素之
元立於太渺之端浮游幽虛之中出入杳冥
之門故葛玄序道德經云老子體自然而然
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始終不
可稱載又云世人謂老子降於殷代老子之
號始於無數劫甚杳杳冥冥渺邈乆遠矣開
闢已前復下爲帝師代代不絶人莫能知之
按老子傳記自開闢之前下至殷湯代代爲
王者師皆化身降世當殷湯四十七年庚申
始示誕生之跡自太清常道境乘太陽日精
化五色玄黄大如彈丸時玉女晝寂流入口
公元前1266年
中吞之有孕懷八十一歲至武丁九年庚辰
剖玉女左腋而生生而色白號曰老子生於
李樹之下指樹曰此吾姓也名耳字伯陽自
殷武丁九年庚辰下至秦昭王九年西昇崑
崙計九百九十六年矣
按李石續愽物志云唐高祖武德三年晋州
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見白衣父老呼善行曰
爲吾語唐天子吾爲老君即汝祖也高祖因
立廟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註道德真經
今學者約之両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
京師號玄元宫諸州號紫極宫尋改西京爲
太清宫東京爲太微宫皆置學生尊號曰
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公元前301年
宋國朝會要曰宋真宗太平祥符六年八月
十一日制謹奉上
尊號曰
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聖母尊號
公元前304年
唐武后光宅三年九月甲寅追尊
聖母曰先天太后
祖殿在亳州太清宫是也
玉皇上帝(正月初九日聖生)
按聖紀所載云徃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
藥其國王者名曰淨德時王有后名寳月光
王乃無嗣常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將老而
無太子身或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
念已即便勅下詔諸道衆於諸宫殿依諸科
教懸諸旛蓋清净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
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夜寳月光
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凈
之儔駕五色龍輿擁不景旌蔭明霞蓋是時
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身諸毛孔放
百億光照諸宫殿作百寳色幢節前道浮空
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
前白道君言令王無嗣願乞此子爲社稷主
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后言願
特賜汝是時皇后禮謝道君而乃收之皇后
公元前255年
收已便從夢歸覺而有孕懷一年於丙午歲
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宫當生之時身寳光
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厭幼而敏慧
長而願善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則寳盡
皆散施窮之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飢饉
癃殘一切衆生亡愛和遜歌謡有□化及遐
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加慶當爾之後
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金浮生吿敕大臣嗣
位有道逐捨其國於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
成超度過是劫已歷八百劫身常捨其國爲
郡生故割愛學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藥治
病拯救衆生令其安樂此劫盡已又歷八百
劫廣行方便啓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
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此已後再
歷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捨己血肉如
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
然覺王如來
公元前300年
宋真宗實録曰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上對侍
臣曰自元符之降朕欲與天下臣庶同上王
公元前306年
皇聖號至天僖元年正月辛丑朔帝詣大初
殿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曰
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聖祖尊號
御製靈遇記曰景德初王中正遇司命真君
公元前303年
傳藥金法上之四年十一月降劉承規之真
公元前302年
舍五年始奉上徽號曰
九天司命天尊宋真宗實録曰大中祥符五
公元前303年
年十月十七日上景德四年先降神人傳
玉皇命云今汝祖趙有名此月二十四日降
如庚真元事至日天尊降延恩殿閏十月己
巳加號
號聖祖上靈高道九天赦命保生天尊
聖母尊號
公元前306年
國朝會要曰天禧元年三月六日册上聖母
尊號曰
元天大聖后
公元前302年
先是大中祥符五年制加上聖祖母號候充
州太極觀成擇日奉上至是詔王旦等行册
禮
后土皇地祇(三月十八日聖生)
天地未分混而爲一二儀憂判隂陽定位故
清氣騰而爲陽天濁氣降而爲隂地爲陽天
者五太相傳五夫定位上施日月參著玄象
爲隂地者五行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
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隂天公地母也世界曰
后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謂土母正廟
在分隂宋眞宗朝大中祥符其年七月二十
三日詔封后土皇地祇其年駕幸華隂親祀
之今楊州蕃釐觀后土祠也殿前瓊花一株
香色柯葉絶異非世之常品
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絶習在道氣疑寂湛體無爲將欲
殷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
而生木公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
之氣理於東方亦號王公焉與金母皆挺質
太元毓神玄奥於東方溟涬之中分大道醇
精之氣而成形與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天
地陶鈞萬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
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居方諸之上按塵外
記方諸山在東海之内其諸司命三十五所
以隸天上人間罪福帝君爲大司命緫統之
山有東華臺帝君常以丁卯日登臺四望學
道之人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王二曰三
天真皇三曰太上眞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
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
人凡此品次昇天之時先拜木公後謁金母
受事既訖方得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而觀
元始故漢初有四五小兒戲於路中一兒詩
曰着青裙上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皆莫
之知唯子房徃拜焉曰此東王公之玉童也
昔元始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
二儀役御隂陽始封皇上元君與東華扶桑
公元前254年
大帝等校量水火定平劫數中皇元年太上
於玉清瓊房金闕上官授帝寳經花圖玉訣
使傳後學玉名合真之人故玄綱云東華不
秘於真訣是也紫府者帝君校功行之所夫
海内有三島而十洲列其中上島三洲謂蓬
萊方丈瀛洲也中島三洲謂芙蓉閬苑瑤池
也下島三洲謂赤城玄關桃源也三島九州
鼎峙混一之中又有洲曰紫府踞三島之間
乃帝君之别理遷轉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
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
轉真聖入虛無洞天凡三遷也皆帝君主之
釋之名也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
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
居紫府統三十五司命遷轉虛官較品真仙
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九氣生化万彙也帝君
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衆聖爲生物之王
易曰帝出乎震是也故曰東華紫府少陽帝
君又真教元符經云昔二儀未分溟涬濛洪
如鷄子玄黄之中也自然有盤古真人移古
就今是曰盤古乃是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
王游行虛空之中又有太元聖母化生天脊
脉中經一劫天王行施聖母遂生天皇號上
皇元年始世主萬六千歲受元始上帝符命
爲東宫大帝扶桑大君東皇公號曰元陽父
考之仙經或號東王公或號青童君或號方
諸君或號青提君名號雖殊即一東華也
公元前249年
聖朝至元六年正月日上尊號曰
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西王母(七月十八日生)
西王母者乃九靈大妙龜山金母也號太虛
九光龜臺金母焉吾乃西華之至妙洞隂之
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爲將欲賛助玄
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
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
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
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神於伊
川厥姓縱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毓玄奥於眇
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而成形與東王
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柔順
之本爲極隂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
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咸所隸焉
所居崑崙之圃閬風之苑玉揚玄臺九層左
帶瑶池右環翠水女五華林娟蘭青娥瑶姬
公元前929年
玉巵周穆王三十五年命八駿使西巡狩至
崑崙賔謁祠見之持白璧重錦以爲王母壽
焉時王母以瑶池珍饗紫府瓊漿九天仙藥
公元前249年
於穆王燕於瑶池七月七日降漢武帝殿母
進蟠桃七校於帝自食其二帝欲留校母曰
此桃非世間所有三千年一實忽東方朔於
牖間窺之母指之曰此兒已三偷吾桃矣是
日𠇮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笛王子登彈入
琅之璈許飛瓊鼓靈虛之簧安法興歌玄
以爲武帝壽焉
東王公
相傳東王公與玉女投壺裊而脫誤不接者
天爲之笑開口流光今電是也
上元一品帝
上元一品九氣天宫紫薇大帝即延生之符
始陽之氣結成至真處玄都元陽七寳紫薇
上宫總主上宫諸天帝王上聖高真參羅萬
象星君每至正月十五日上元月日天官考
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大
神仙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
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潜動
生化之期並俟天官集聖之日録奏分别隨
業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轉輪隨業生𣦸善惡
隨縁無復差别
中元二品大帝(七月十五日聖生)
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九土無極世
界洞空清虛之宫總主五岳帝君並二十四
治山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每至十月十五
日中元月日地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
國土之中上至諸大神仙升臨之籍星宿照
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
魚龍變化飛走潜動生化之期並俟地官集
聖之日録奏分别隨業改形隨福受報隨劫
轉輪隨業生死善惡隨緣無復差别
下元三品大帝
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隂大帝洞元風澤之
炁晨洁之精金靈長樂之宫總主九江水帝
四瀆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每至十
月十五日下元月日水官考籍大千世界之
内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大神仙升臨之籍
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孝限之
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潜動生化之期並俟
水官集聖之日録奏分别隨生改形隨福受
報隨劫轉輪隨業生死善惡隨縁無復差别
宜悉知之
東嶽(三月二十八日生)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神神
靈之府也在兖州奉符縣今太安州是也以
梁父山爲儲副東方朔神異經曰昔盤古氏
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曰胥勃氏胥
勃氏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輪王金輪王
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彌輪仙女也彌輪
仙女夜夣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
蟬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東岳帝君也
金蟬氏即東華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長白
山中至伏羲氏封爲古歲爲太華真人掌天
仙六籍遂以歲爲姓諱崇其古歲者乃五岳
之前無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其
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至神農朝賜天符都
官號名府君至漢明帝封太山元帥掌人世
居民貴賤高下之分禄枓長短之事十八地
獄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聖帝自堯
舜禹湯周秦漢魏之世只有天都府君之較
公元前253年
按唐會要曰武后垂拱二年七月初一日封
公元前141年
東岳爲神岳天中王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四
月初一日尊爲天齊君玄宗開元十三年加
封天齊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十五
日詔封
公元前138年
東岳天齊仁聖王至祥符四年五月日尊爲
帝號
東岳天齊仁聖帝
淑明皇后
聖朝加封大生二字餘封如故
帝五子
宣靈侯
惠靈侯和惠夫人
至聖炳靈王永泰夫人
居仁盡鑒尊師
佑靈侯淑惠夫人
帝一女
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頂玉女娘娘是也)
南嶽
南嶽衡山衡州衡山縣是也以霍山爲儲副
東方朔神異經云
姓崇諱覃南嶽主於世界星辰分野之地兼
麟甲水族龍魚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二
十五日追尊帝號
司天昭聖帝景明皇后
聖朝加封大化二字餘封如故
西嶽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隂縣是也以太白山爲
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善諱□西岳者
主管世界金銀銅鐵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
羽毛飛鳥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
帝號
金天順聖帝
肅明皇后
聖朝加封大利二字餘封如故
北嶽
北嶽恒山在定州曲陽縣是也以嵱峒山爲
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晨諱㟧北嶽者
主於世界江河淮濟兼虎豹走獸之類蛇虺
昆蟲等屬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號
安天玄聖帝
靜明皇后
聖朝加封大貞二字餘封如故
中嶽
中嶽嵩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也以少
室山爲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惲諱善
中岳者主於世界地澤川谷溝渠山林樹木
之屬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號
中天崇聖帝
正明皇后
聖朝加封大寧二字餘封如故
四瀆神
江瀆神即楚屈原大夫也唐始封二字公宋
加四字公
本朝加封四字王號廣源順濟王
河瀆神即漢陳平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
字公
本朝加封四字王號靈源弘濟王
淮瀆神即唐裴度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
字公
本朝加封四字王號長源候濟王
濟瀆神即楚作大夫也唐始封一字公宋加
四字公
本朝加封四字王號清源漢濟王
五方之神
武王伐紂都洛邑天大雨雪甲子朔五神車
騎止王門之外欲謁武王王曰諸神各有名
乎師尚父曰南海神名祝融北海神名玄冥
東海神名勾芒西海神名蓐收河泊名馮修
使謁者以名召之神皆警而見武王王曰何
以教之神曰天伐殷立周謹來受命各奉其
使武王曰子歲時無廢禮焉按傳共工氏子
曰龍主社爲后土神少昊子曰重主木爲勾
芒神顓頊子黎喜火爲祝融神少昊第二子
該主金爲蓐收神少昊第三子熙王水爲玄
冥神
太乙
天神也按漢書劉向校書天禄閣有老人着
黄衣植青藜而進見向在暗中遂出杖端火
照向讀書向問其姓名答曰我太乙之精
肩吾
按山海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
吾司之其神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司天之九
部及帝之囿時莊子所謂肩吾得之以處太
山是也
燭隂
海外鍾山之神名曰燭隂即燭龍也其神視
爲書瞑爲夜吹爲冬呼爲夏不飲不食不息
氣息爲風身長千里人面蛇身一足赤色在
無䏿之國
雷神(六月二十四日生)
廟在雷州之西南八里昔郷人嘗造雷鼓雷
車置廟中有以魚彘肉同食者立爲霆震舊
記云陳天建初州民陳氏者因獵獲一卵圍
及尺餘携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
文在手曰雷州後養成名文玉郷俗呼爲雷
種後爲本州刺史殁而有靈鄉人廟祀之隂
雨則有電光吼声自廟而出宋元累封王爵
廟號顯震德祐中更名威化國史補雷州春
夏多雷秋日則伏地中其狀如彘人取而食
之又雅州瓦屋山有雷洞投以瓦石應手電
震
電神
相傳東王公與玉女投壺□而脫誤不接者
天爲之笑開口流光今之閃電是也
風伯
飛廉是也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身似
鹿頭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
雨師
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
渤可枯
捜神記卷之一(終)